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5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东方焦点

文明探源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摘要:文明探源在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揭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多元一体格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为世界文明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因此,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
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世遗泉州”的外宣创译研究
摘要:如何更好地打造“世遗泉州”名片,提高泉州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外宣翻译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译者对于创译策略的运用,能够助推中国特色叙事话语体系建设,从而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翻译过程中,译者须强化对闽南文化的创译,进一步提升文化感召力和话语...

杂项珍玩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龙初探
摘要: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区发现一座墓葬,从丰厚的陪葬品以及出土器物的铭文判断,其为商代王后妇好的墓葬。文章以妇好墓出土的龙形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从而阐释其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和价值。 关键词:妇...
海昏侯墓出土镇综合研究
摘要:海昏侯墓出土55件青铜镇,依据器物形制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动物形镇、人物形镇和博山形镇。这批保存完好的西汉列侯墓葬出土青铜镇,为探究西汉席镇形制演变、铸造工艺及礼仪制度提供重要实证。海昏侯墓因墓主身份确切,其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标型学价值...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元明两代玉器概览
摘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其馆藏的元明两代玉器,以礼仪器、实用器与装饰器为主,各具时代特色,造型丰富,纹饰题材多样,多运用写实手...
大同关帝庙窖藏出土明代道教造像鉴赏
摘要:大同关帝庙窖藏造像数量众多,其雕刻技艺之精湛、种类之全,实属罕见。出土造像56座,其中佛教造像38件、道教造像18件,另有底座10件。更难能可贵的是,部分造像带有纪年铭文,最早者为明正统四年(1439),最晚者为明崇祯五年(1632)...

学术研究

试论东周齐墓出土青铜剑的使用方式
摘要:文章以山东地区东周齐墓出土的青铜剑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该地区齐墓中青铜剑的考古发现情况,并依据剑茎的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青铜剑的攻击方式,并结合剑茎上的残留物进行分析,力图还原青铜剑剑茎的...
济宁汉代画像石镂刻艺术特征探究
摘要:围绕济宁汉画像石进行镂刻艺术特征探究,旨在梳理当地文化脉络,发掘汉画像石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文章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分别从文物溯源、艺术风格剖析、手工技法等多角度展开对济宁汉画像石的镂刻艺...
《礼记》中器物的“物序”研究
基金项目:文章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华‘三礼’设计伦理阐释与建构研究”(22ZDA105)、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基金“《礼记》中的设计伦理研究”(23XS0017)阶段性成果 摘要:《礼记》位列“三礼”(《礼记》《周礼》《仪礼...
许昌汉代车马出行图画像砖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摘要:许昌作为汉魏都城,其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典型的地域特色,是厚葬祭祀礼仪的产物。其中,汉代车马出行图画像砖体现汉代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留恋以及对“灵魂不灭”“羽化升仙”的追求,其形神兼备的雕刻技艺和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生动...
甘谷大佛的文化及价值
摘要:甘谷大佛作为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其独特的面部塑造技艺,不仅吸收犍陀罗和笈多式佛教艺术手法,还表现出塑像艺术的本土文化特色,是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反映渭河流域唐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文化和价值,值得探索和研究。文...
许昌馆藏汉代凤凰纹画像空心砖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文物和文献资料,对许昌市博物馆馆藏汉代凤凰纹画像空心砖进行研究,诠释许昌汉画像空心砖的纹饰特点,进而揭示凤凰纹的文化内涵及其绵延不绝的影响力。 关键词:凤凰纹画像砖;纹饰特点;文化内涵;影响力 在许昌市博物馆“许之昌——许昌历...
五台山佛光寺空间理法初探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图解分析等方法,对五台山佛光寺园林的历史沿革、选址类型、伽蓝建筑、空间布局和景观序列等进行梳理与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五台山佛光寺园林景观与建筑相融合的空间理法,揭示其如何营造人文与自然和谐、体现佛教的精神内涵...
明式家具中透视出的儒道思想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具随处可见且不可或缺。纵观世界家具领域,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典范,已经走向国际舞台。圈椅作为明式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椅型,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文章以明式圈椅作为研究切入点,并与北欧瓦格纳圈椅进...
浅析18世纪中叶之后的新疆天山南部玉石贸易
摘要: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新疆正式纳入清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南疆玉石也被纳入官采之物,但内地商民私贩玉石从未间断,同时南疆官采玉石通过变价转售商民,南疆玉石贸易呈繁盛之势。高朴案发生后,乾隆帝严禁南疆玉石贩运,至清嘉庆四年(1799...
湖南祠堂装饰艺术的现代演变及其动因探析
课题项目:文章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祠堂装饰艺术的现代演变研究”(20YBA091)、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智时代民间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2401001058)阶段性成果 摘要:文章在湖南...
江油雾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及审美内涵探究
摘要:江油雾山石刻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四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江油雾山石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自身优势和文化内涵,形成较为独特的民间雕刻工艺风格。文章对江油雾山石刻展开论述,重点对其表达方式及美学意蕴...

博物之窗

浅析园林类博物馆的讲解要点
摘要:园林类博物馆是开展中国传统园林技艺研究、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等的重要阵地,与之相应的博物馆讲解工作应当对园林的特点及相关知识进行充分而富有趣味地展现。文章从揭示园林空间营造匠心、欣赏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之融合、解读园林意境...
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特色博物馆高质量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热”是提升地方文化知名度的重要契机,地方特色博物馆建设发展也迎来挑战。如何突破面临的困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当前地方特色博物馆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盘活文物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和自身建设、促进...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中的设计美学创新与实践案例研究
摘要:针对数字时代传统博物馆文物展览的局限性问题,以及文物数字化保护过程中设计美学形式创新的需要,文章以南京“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为例,剖析科技赋能博物馆视域下艺术与科技融合呈现的全新设计美学形式。通过本次实践案例研究,提出博物馆在今后应运用...
新时代视角下柳州工业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探讨
摘要:近年来,工业类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步入快车道。综合类工业博物馆、专题类工业博物馆充分利用工业遗址、遗存或现有厂区,不断谱写新的建设篇章。文章以柳州工业博物馆为例,从建设历程、文物保护、库房建设、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公共服务、管理运营等方...
博物馆展览场景建构中的创新装饰装修技术
摘要:博物馆展览场景构建在文化传播和艺术展示中占有重要地位,创新运用装饰装修技术对改善展览效果、强化观众体验具有显著意义。文章以博物馆室内展陈装饰建设人员为视角,对博物馆展览场景构建和创新装饰装修技术进行探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现阶段博物馆展...
中小型博物馆基于馆藏办展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行业发展,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博物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博物馆精品展览遍地开花。然而,不少中小型博物馆依然面临着藏品不足办展难的挑战。为了跟上博物馆行业的总体发展脚步,中小型博物馆可通过文物调拨、考古发掘出土文...
地铁振动对邻近博物馆及文物的影响与措施研究
摘要:地铁运行引发的环境振动,会对振动敏感的博物馆文物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国内关于地铁振动对邻近博物馆文物的影响以及保护馆藏文物措施的研究成果不多。文章通过分析地铁振动产生的原因与传播特性、地铁振动对博物馆及馆藏文物的影响,提出宜采取综合减...
博物馆巡回展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
摘要:博物馆巡回展览作为连接城乡文化资源的重要纽带,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文章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巡回展览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与创新举措,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展陈模式、深化资源整合、强化赋能效应等路...

品书读画

文徵明《雪景山水图》考辨
摘要:文徵明的雪景山水作品真伪混杂,文章对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两轴文徵明《雪景山水图》进行笔墨、钤印、款识等的比对,认为其与文徵明公认真迹存在差异,并尝试探讨可能存在的代笔画家。 关键词:文徵明;雪景山水;代笔;陆士仁 雪景山...
论“道”作为美之本源
摘要:对中国古典美学来说,“道”或许可以说是一个总范畴,老子的美学则是中国美学的起点。老子提出的相关范畴,如“道”“气”“象”“虚”“实”等,对后世中国美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老子构建起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后又逐渐从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
赵古泥:篆刻艺术的独特贡献者
摘要:赵古泥活跃于风云变幻的民国时期艺坛,犹如一颗划破苍穹的耀眼星辰,在篆刻与书法的广袤天地留下浓墨重彩且不可磨灭的印记。文章深度挖掘其艺术生涯的熠熠华光,全方位剖析他在篆刻艺术里独树一帜的风格密码、开创性的技法变革,以及这些成就所激荡起的...
少数民族史诗的视觉重构
摘要:彝族史诗《阿鲁举热》是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重要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价值。随着数字化和视觉文化的发展,传统口述史诗正逐步走向图像化传播。其中,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为史诗的现代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文章以《阿鲁举热》绘本...
岩彩画:东方艺术瑰宝在当代的新生
摘要:岩彩画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美术,隋唐时期曾极盛,影响远至日本。宋元时期,它逐渐衰落,被水墨画取代。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岩彩画借助科技力量重新焕发活力,其深沉的色彩和特殊的质感再次受到瞩目。经长时间发展,岩彩画不断创新,CG技术的融...

艺术品鉴

于香江畔挥毫 在画境中溯源
陈勉良,1950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新兴县。17岁开始习岭南画艺,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岭南画派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强调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注重写生与创新。陈勉良在这一传统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勉良擅长山水...
灵韵逸彩
李开能,1961年10月生于四川省西昌市。1982年7月毕业于西昌师范学校美术班。1982年7月至1985年8月,任教于西昌县礼州小学。1989年7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唐勇力工...
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笔锋独舞
在当代书法的多元格局中,甘肃书法家陈浦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他的书法作品,犹如西北大地上的山川河岳,既有雄浑豪迈的气魄,又蕴含细腻入微的人文情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得精妙平衡,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鲜活样本。 陈浦书...
笔墨凝紫韵 墨下绘琳琅
谭和平,字弘川。九三学社社员,“新蜀中五老七贤”艺术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第七届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以及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一级美术师,重庆市十三届政协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三届、第四届重庆市美术家协...
墨色游龙
潘绍端(潘龙生),广东佛山人。现为台湾海峡两岸文教经贸宗教交流协会佛山分会会长、金盾影视中心书画研究院院士、中文宣三百书画院国画院高级画师、广州美术学院刘其敏教授入室弟子。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生班,得关山月、王肇民等大师教导。 潘绍端...
笔墨丹青颂华章
王剑英,笔名碧翠,祖籍江西,自幼酷爱书画,现为中名联机构签约书画家、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荣获省、地、市级奖项:2004年宜春首届“环保杯”书法展览二等奖;2011年樟树市“迎盛会、颂药都”书法展览一等奖;2014年樟树市第45届药交会...
墨韵寄情 丹青绘梦
杨学文,职业画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名誉理事,现为大学美术教师。大学期间学习国画,后进修于湖北省国画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 她多年来主攻山水和花鸟,通过描绘自然山水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节描绘,既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精髓,又融...
我笔下的天山情怀
我出生在天山南麓,这片雄伟的山脉始终让我魂牵梦萦。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每当沿途远眺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我的心中总会涌起难以抑制的澎湃之情。天山巍峨的身姿、层叠的峰峦、悠远的意境,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拿出画笔,将眼前的山川湖泊、草原村落,连同内心的...
云中漫步于钟华山水画卷
‌沉浸于钟华的山水画卷,在喧嚣尘世之外有一方静谧的天地,那是四川女画家钟华用画笔勾勒出的山水世界。她的画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份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宁静与美好,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灵魂的漫游。 观钟华的山水画,如同初见她时,宛如天使在人间,带...
细腻的色彩 自由的笔触
欣赏赵艳霞的水彩画,不难发现其扎实的运笔功底和对色彩的独到见解。她的作品钟情于自然和生活,画面色彩丰富、清新明快,以女性特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情感描绘大自然的生命物象。赵艳霞深耕水彩画创作,以传统水彩画为基础,不断研究、尝试意境的表达和画面形...
澄怀味象 造化自然
中国山水画在笔墨的基础上重意境、重气韵,画家将自己对生活、自然的真切感受和认识,与笔墨素养相融合,不管是山水画、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能直观表达画家的主观创作意图,这样便有石涛“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艺术境界。曾学愚的山水画创作从外在的造化中获...
戚梦雅系列作品欣赏
戚梦雅简介 戚梦雅(200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蔡露瑶(1987—),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 指导教师简介: 贾韬(1988—),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博士,常州大...

文物保护

探究秦始皇陵内城垣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方式
摘要:内城垣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考古及旅游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年代久远,且长期遭受风雨侵蚀及多种人为因素影响,秦始皇陵内城垣及相关遗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文章详细论...
馆藏文物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
摘要:在当下,现代仪器分析检测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结合愈发紧密。通过科学的分析检测判断文物的保存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方案,是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几种常用的馆藏文物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应用案例加以阐述。 关...
临沭县出土铜器保护与防腐蚀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针对临沭县出土商周至汉代铜器的保护需求,系统研究当地出土铜器的腐蚀特征及其防护技术。通过对典型器物如铜剑、铜镜、铜带钩等进行检测分析,发现临沭县出土铜器主要存在点蚀、均匀腐蚀和应力腐蚀等问题。实验采用苯骈三唑作为缓蚀剂,结合真空喷涂技...
现场文物保护临时加固材料的新发展
摘要:在环境复杂的考古发掘现场,对不同材质的脆弱文物进行提取且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信息,一直是现场保护的难点。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脆弱文物进行加固,提升其物理性能,确保其能够整体提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临时加固材料一般分为物理加固材料和化学...
文物建筑屋顶保护修缮技术研究
摘要:文物建筑是重现历史、传承记忆的重要文化载体,郑州文庙大成殿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背后承载着中原地区官式建筑营建文明以及文庙所特有的建构文化。文章立足于文物建筑屋面渗漏的基本现状,结合郑州文庙大成殿修缮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从屋面拆卸...
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与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
摘要:临沭县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拥有18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需要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体系。通过环境监测、防护设施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等技术要素的整合,实施预防性保护、修复加固、数字化记录和展陈环境控制等关键...
低级别文物保护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摘要:低级别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毛细血管”,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89.7 %。其尽管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却面临着低保护投入、高损毁率、低重视率的现状,如何破解是低级别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从低级别文物保护的现状、困境及出...

考古发现

约特干遗址出土兽面—鬼脸陶塑形象研究
摘要:约特干是于阗国的重要遗址,出土大量陶塑,以动物、人物形象居多,其中一类陶塑为兽面—鬼脸形象,即人、兽、鬼怪杂糅而成的一种形象。兽面形象是人面与动物相结合的一种造型,可分狮面与熊面两种;鬼脸形象则是艺术化的人面。兽面—鬼脸陶塑形象既受到...
商代车马随葬制度变迁探究
摘要:车马坑是指考古发掘出土的专门用于埋马匹和马车的坑,是一种专门埋葬车马的遗迹。车马坑是车马随葬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车马随葬制度是从商代开始的、只在贵族阶层出现的一种随葬制度。商代车马坑在随葬范围、墓主人身份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各有特...

说陶论瓷

磁州窑棕黄釉印花碗研究
摘要:观台窑是著名古陶瓷学者陈万里在1951年调查中发现的,并首次报道这个窑址。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原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联合对观台磁州窑址再次进行发掘,出土器物丰富,为磁州窑研究提供第一手系...

史藏钩沉

谈丰子恺抗战漫画“轰炸”系列的纪实性
摘要:丰子恺所绘抗战漫画“轰炸”系列,秉持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原则,依据画家自身对抗战时期社会状态的真情实感,创作出具有浓郁写实性、显著典型性和强烈视觉张力的纪实性抗战漫画作品。他通过自己的漫画,真实记录中国民众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遭遇,号召广大...

非遗传承

传统非遗的当代表达和生存路径
摘要:孔府菜是经世代相传的典型官府菜,融合中国南北菜肴之所长,凝聚儒家文化的丰厚底蕴,是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绚丽瑰宝。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阜九如堂孔府菜博物馆依照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
曲阜楷木雕刻传承过程中的多元力量及角色分析
摘要:曲阜楷木雕刻从儒家文化的沃土中诞生,历经世代相传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民间艺人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展现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
高职美术教育专业融入非遗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明与民族智慧的体现。国家为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扶持,并强调高等院校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界首彩陶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6年...
非遗视域下壮锦活态传承与文创设计创新研究
摘要:壮锦作为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壮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记忆和广西人民的智慧。在工业化和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壮锦技艺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市场需求萎缩等问题。文章以非遗活态传承为理论框架,结合壮锦文创设计实践,探讨...
玉田泥塑的艺术特色及传承研究
摘要:玉田泥塑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从玉田泥塑的造型、色彩、类型出发,对玉田泥塑文化及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并针对当前玉田泥塑发展、传承现状,从不同角度提出保护和传承玉田泥塑的一...
基于高校课程体系助力非遗活态化传承
摘要:文章以泉州花灯为例,针对当前花灯传承中存在的载体单一、机制落后、内涵流失、主体缺位等问题,基于“非遗+数字+育人”三维协同目标,将非遗项目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认知—转化—应用”三阶教学体系,以激发青年群体的传承活力...

文创天地

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感知真实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摘要: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将感知真实性概念应用于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消费体验的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感知真实性与品牌形象、感知价值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感知真实性在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过程中发挥着重...
传统和谐观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影响
摘要: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和谐观处处可见。同时,和谐观深刻影响当代产品设计,注重产品自身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从而达到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和谐统一;产品设计;造物思想;传统文化 “中和为美”在中...
非遗文化视觉符号融入麦克风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对非遗文化视觉符号融入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通过分析非遗文化视觉符号的特征与内涵,提出将非遗文化视觉符号融入麦克风产品造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包括尊重非遗文化的本真性、保持辨识度、结合现代审美与功能进行创新等。...

工艺美术

谈谈如何让薄意作品线条更具高级感
摘要:文章深入探讨线条在薄意艺术作品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作品高级感的影响。首先,强调线条的表现力与空间的关系、与情感的联系以及与创新的关系,指出线条不仅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更是传达雕刻师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其次,详细讨论如何通过提升线条的...
浅析福建的琉璃文创
摘要:文章以福州马鞍墙元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福建琉璃文创产业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路径。通过对福州马鞍墙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的深入分析,结合琉璃工艺的技术特性,系统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研究表明,将福州马鞍墙...
试论中国画与当代木雕创作的借鉴与融合
摘要: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形成独特的笔墨程式和艺术风格。而当代木雕创作则是在传统木雕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展现全新的艺术风貌。近年来,随着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画与当代木雕创作之间的借...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手工艺本质再发现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AI技术被推向风口浪尖。事实上,以大数据、强算法为基础的AI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面对传统手工艺,AI技术通过海量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并衍生出新的创作能力。那么,AI技术介入手工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
宁夏固原魏氏砖雕艺术发展探究
摘要:固原魏氏砖雕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折射出当地民众的审美风貌和思想意识,其在不断发展中诠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融并生。文章侧重对固原魏氏砖雕艺术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作...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5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5年03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4年24期
    ¥21.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5年02期
    ¥9.00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3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