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珠”为窗,看蒙古时代欧亚大陆的动态交流

——读托马斯·爱尔森《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以黄金、玉石、珍珠等为代表的天然奢侈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竞逐的财富。其中,外形圆润、富有光泽的“珍珠”颇受长居于草原的蒙古人青睐,为众多奢侈品之首。这种海洋珍宝不仅具有高昂的市场价值,还承载了诸多文化意涵,在蒙古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那么,珍珠为何备受蒙古人偏爱?蒙古帝国如何从地理遥远、气候多样的地域提取与运输这种来自海洋的宝藏?13—14世纪欧亚世界广袤复杂的交流网络何以形成?这些问题的答案可在蒙古帝国史、内陆欧亚历史与文化专家托马斯·爱尔森(Thomas Allsen,1940—2019)所著的《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The Steppe and the Sea: Pearls in the Mongol Empire)中寻得,作者从全球史视野出发,爬梳数量庞大的多语言史料,尝试以珍珠为窗口,观察蒙古的政治文化以及其对整个欧亚大陆文化和商品流通的深远影响,并在长时段的比较下探研了陆上贸易和海上贸易的相互联系与泛欧亚交流网络的形成。(剩余1553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