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基于《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内忧外患交织的特殊历史时期。当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思潮冲击传统儒家教育模式,科学民主思想与“儿童本位"理念开始兴起,新式学校逐步取代了私塾,但家庭教育仍深陷在重知识灌输、轻人格培养的困境中,亟须实现科学化转型。陈鹤琴基于留美时学习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创办中国首个现代幼儿园一一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实践以及长期观察子女成长的实证研究,针对当时家庭教育中过度依赖体罚、忽视儿童心理发展等问题,提出融合中西的“活教育"理念,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通过生活实践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与情感,致力于通过科学化和本土化的教育方案,提升我国家庭教育的质量,为提升现代国民素质提供实践路径。(剩余584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