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机械组成及抗蚀性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对公路边坡土壤机械组成和抗蚀性的影响。[方法]以乔木、乔草、乔灌草和草地模式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卡钦斯基制土壤粒径分级标准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在单一指标抗蚀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计算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综合评价其抗蚀性差异。[结果]公路边坡不同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乔草和乔灌草模式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乔灌草模式土壤颗粒组成排序为砂粒>粗粉粒>中细粉粒>黏粒,乔木、乔草和草地植被模式的土壤颗粒组成排序为砂粒>中细粉粒>粗粉粒>黏粒;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比重排序为乔灌草>草地>乔草>乔木,分形维数排序为乔木>乔草>草地>乔灌草,平均重量直径排序为草地>乔灌草>乔木>乔草,土壤水稳性指数的排序为乔草>乔灌草>草地>乔木,土壤抗蚀性指数排序为乔灌草>乔草>草地>乔木,乔灌草模式土壤抗蚀性指数最大,表明其为公路边坡土壤的最佳护坡植被模式。(剩余1354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