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2023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化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2.00
目录

专家论坛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护佑美好未来
儿童心理健康对于孩子个体的全面发展、身心成长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了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
良药,毒药?谨防镇静催眠药滥用
在接连几个月都睡不着、早醒后,小王决定前往医院就诊。医生综合评估后给小王开具了少量处方药酒石酸唑吡坦片,并叮嘱每天一片,定期复诊。最初的几天,小王在服用一片药后,入睡困难情况逐渐改善,睡眠质量也有变好。一段时间后,小王感觉原本的用药量不足以...

本期策划

孩子不是逃避学习,是抑郁了
小晨读初三,最近半个月总是感觉没有精神,疲惫不堪,但是晚上睡觉又睡不着,头痛头晕,以前爱吃的食物现在也不想吃了;以前喜欢的同学和朋友,现在也不想来往和交流了;不想上学,就想一个人待着;即使去上学,也总是走神,讲课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助你走出黑暗
抑郁症作为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带来的消极状态能持续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就像丘吉尔说的“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抑郁症并不等于抑郁情绪,不能仅靠自我缓解和自我激励就能好转,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那么,...
以药物为剑,祛抑郁之疾
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因很多人总觉得抑郁症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觉得只是自己心情不太好,状态不太对,所以对于药物治疗也会持怀疑的态度。希望通过此文可以为大家解惑,了解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方方面面。 是治病...

热点话题

用“心”治疗,早日康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出“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民众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与高度重视。 目前,常见精神疾病的急性期治疗,...

大咖谈“心疗”

不易察觉的强迫症状,你会识别吗?
最近我在门诊接诊的患者多数有强迫症(强迫障碍),又不时应邀讲授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临床专业人员常常认为强迫症的治疗比较困难,我以前也曾这样看待过强迫症。其实识别强迫症有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里就专门谈谈强迫症的诊断与识别。 强迫症...
整合四重自我,实现全域健康
加拿大科学院院士、麦吉尔大学犹太医学中心劳伦斯·科尔迈尔教授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出个人中心、社会中心、自然中心、宇宙中心四类自我。目前全世界都学习、运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心理学,却不大关心其个人中心自我的前设,问题很大—— 因后三类...

育儿与家庭

为人父母者,如何做好家庭与心理双重建设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原生家庭成了很火的词。关注原生家庭消极影响方面的居多,而辛辛苦苦、不会表达的父母却成了原罪。我认为更应该多一些原生家庭的积极文章,让有需求的人能够通过这类作品找到与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方法,努力做好自己,寻...
父母起冲突,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虽然大家都期盼家和万事兴,但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老师经常说的那样:“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反而是稀缺的例外。”冲突不可避免,关系密切的家人更是如此。那在家庭中,父母起冲突总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吗? 父母冲突特征对孩子的影响 我曾在...
“情绪红绿灯”管理坏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是我们依旧控制不住自己,选择了生气;我们明知道负面情绪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可是我们依旧会纵容坏情绪渗透进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明知道发脾气会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很多伤害,但是我们偏偏把最坏的...

心理诊室

被否认的感受
小林来到咨询室的时候,双眼无神,她说她的心里很乱,有好几个声音在说话、在骂她,她评价自己冷血、恶心,对朋友反感、对亲人冷漠、想伤害小动物,也会用指甲抠伤自己。她反复说着“我很讨厌自己,我是活在黑暗里的人”。当我问她,“你愿意从黑暗里走出来吗...
“玫瑰少年”的烦恼
“老师,我好苦恼,我在班里没有朋友,男生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不和我玩,几位平时交往比较多的女生对我忽冷忽热,我经常感到好孤单。”这是小文第一次来到咨询中心的开场白,说着眼睛里还泛着泪花。 我让小文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心病防治

悲喜交替的王老汉
起病: 突然“消失”的背后 今年62岁的老王,平时在社区可是个活跃人物,经常喜欢外出,可最近街坊邻居却总不见他下楼,对此都感到莫名其妙,心说他这是怎么了,难道病啦?正当大家胡乱猜测之时,有知情人透露:老王家孩子出事了。听说他儿子遭人诓骗,不...
家人面临自杀危机,如何应对
一些公众人物的自杀去世,经常会在新闻上持续一段时间的热度,这时精神心理门诊和急诊的诊室中就会遇到前来咨询的患者亲属,一方面是对自家患者自杀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对自杀这个问题的无措与无奈。作为常年在精神科急诊工作的我,也会接到亲朋好友的电...
医不好的嗳气、打嗝
张晓兰,一位中年女性,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走进我的诊室,以故作轻松开玩笑的方式和我打招呼:“医生,您看看我有没有精神心理疾病?”陪诊的丈夫则显着一脸的不耐烦。 抑郁症的“别样”表现 我了解了张晓兰的一些基本情况,她近两年总是反酸、烧心、嗳...

情绪与压力管理

莫让死亡焦虑淹没你的人生
朋友A的父亲半年前因急病去世,从坐上救护车到抢救无效,不过短短的48小时。 A在两天的时间里经历了父亲病危到去世的全过程。在送走了父亲以后, A就失去了联络,过了半年才主动联系了我。 再次见面,我惊觉他的变化:从一个精致帅气的年轻小伙,变成...
学会与“不确定性”相处
朋友大林约我吃饭叙旧,席间多喝了几杯,对我说起了他的纠结:他今年36岁,上学时的追求是文学创作,但为了生活不得不把精力都放在赚钱上。如今他认为自己不再年轻,如果再不完全投入到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创作中,老了以后会后悔,可他担心未来会出现什么意外...
改变自己,从戒掉抱怨开始
丽坤刚入职的时候,带着满腔的热血全力投身公司。几年后,看着和自己同时入职以及比自己晚入职的同事,不是升职就是加薪,好像什么好事都与自己无关,她开始有了想法。 有一天,丽坤心里烦闷得不行,很想淋漓尽致地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于是,她悄悄打开自己...

心理师园地

从家庭治疗视角看孩子拒绝返校
一进治疗室,妈妈就说:女儿这周很糟糕,情绪低落,急死人。为了让13岁的孩子尽快好起来,父母带着孩子东奔西走,遍访名医,医生给出两个方案:要么上学,要么住院。那么,他们家怎么决定呢?妈妈说:女儿想好得快一点,所以选择住院,在等床位。 作为家庭...
咨访关系中的困境(下)
一些新手咨询师在面对咨询中的困境时,常常不知所措。他们为此会来督导,寻求破解之道。可督导师也不会直接给出办法,而是帮助他们先缓解焦虑、平复心情。其中的一部分人由此悟到关键所在:咨询并不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是帮助来访者降低焦虑,这样他们的内心...
面对伦理困境,你该如何决策?
作为心理咨询师,在面对以下情境时该如何处理呢? “来访者突然向咨询师赠送礼物、来访者想要咨询师的联系方式、来访者希望咨询师对自己的越轨行为(偷窃、偷窥行为)保密、来访者邀请咨询师聚餐或发生肢体接触……” 这些让咨询师感到头痛、困惑不已的情境...
心理健康讲座的五大技巧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我发现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仅仅只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已很难满足受众的渴望。特别是一个课件只是临时改头换面在标题上做文章,总用一成不变的结构和内容反复面对不同的群体时,尴尬的场景就会时有发生,即老师在台上讲得是...
一名幼儿教师焦虑情绪叙事治疗实录(下)
第三部分 寻找支线故事,解构与重构 咨询师:从我们之前聊的这些可以感觉到,这个沙漏真的给你带来很多影响,但是,我想知道,这个沙漏是无时无刻都在你身边吗?有没有什么时候它在你身边的感觉不那么强烈,或者它不在你身边? 龙龙老师:我想想,好像有,...

心身保健

抚平痛苦,点亮希望
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冲击。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癌症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副作用。研究表明,持有积极态度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痛苦感、恶心和呕吐等副作用方面比消极的患者要少。这是因为积极...

心理传播工作室

“弱关系”的交流能让生活更美好
作为繁忙生活中的一员,无论沟通是否有着必要性,我们每天都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人际交流。数据显示,人们每周都会和自己认识但却不太了解的人有着多达几十次的互动。而在一些交流中,你甚至从始至终都不清楚对方的名字叫什么。这些与“半生不熟”的人之间倾向...
为什么被闹钟叫醒这么痛苦?
“叮铃当当当……”,每天清晨,我烦人的闹钟就会准时响起,它是我专门从闹钟库中挑选的最悠扬、最动听也最不烦人的音乐。但我每天被它唤醒后,依然会陷入一段时间的烦躁中,以及持续一个上午甚至整天的昏昏沉沉。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种问题呢?仅仅是因为...

校园心理

羞耻感是可以治愈的
昔日同窗小杨,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然而高考时竟考了一个很低的分数。一开始,小杨故意表现得云淡风轻,但没坚持几天就情绪崩溃了,总在家里哭,经常反复说一句话:完了,一切都完了,我的人生没有意义了。 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小杨选择复读,但自...
中学生,做好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老师,为什么一到考试我就感觉特别紧张?” “为什么我总是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我和父母越来越难以相处?” “我如何才能在班里交到朋友?” 这些问题既蕴含着学生想要找到应对之策的急切,也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无助与迷茫,更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
爱有尺,行有度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们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些许转变,已年满18岁的同学被划入了成年人的范畴,同时被赋予了社会意义上“可以谈恋爱”的标签,许多大学生也都对“恋爱”非常向往。 然而,事物都是两面的,大学生也常常因恋爱问题陷入心理困扰。其中,恋爱观的...

心理健康资讯

记忆为何有偏差?
你是不是偶尔对自己的记忆力不太自信?有几次,你离家前忘了带钥匙;还有几次,你出门后忘了炉子上的火是不是真的关了。 但是有时候,你对自己的记忆力又相当自信。在难过的时候,你想起你爱人说过的一句话,那句话深深地刺痛着你,你对他说过那句话从不怀疑...

社会心理服务资讯

“心理科普+文明实践”助力青岛城阳“四区一园”建设
在青岛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历史时期,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的青岛市城阳区,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以奋发有为、勇立潮头的精神,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进区、胶东经济圈...

心理与生活

爱情中,如何走出讨好的怪圈?
小宇和小美相恋已有一年多,某天两个人准备出门,小宇突然说:“你为什么要把头发扎起来?”“因为夏天热啊。”小美说。“能有多热?大街上其他女生怎么不会把头发扎起来?”“我扎起来不好看吗?”“我不喜欢你扎头发。”于是小美默默放下扎头发的皮筋,忍着...
做个普通人也挺好
曾经老师在课堂上这样提问:“你们长大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还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吗?是不是很多人都说要成为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大明星,也可能说了要考清华、北大? 然而回到现实中,许多年过去了,我们既没有成为出色的大人物,也没有成为自...

排忧解难

孩子在学校“拒绝”说话是病吗?
Q老师,您好! 我家孩子今年小学一年级,老师多次反映说她在学校与同学、老师都不讲话,上课小动作很多,容易走神,班主任课下想单独跟她沟通,但都无果,孩子无任何反应。我观察了孩子很久,孩子应该算是活泼的孩子,她在小区经常跟着小朋友跑来跑去,很爱...
为什么孩子只能听好话?
Q老师,您好! 我家孩子佳佳5岁了,她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尤其是家人。家人不能说她一星半点儿的不好,也不能称赞别的孩子,否则她就会又哭又闹,非要说她才是最好的,最优秀的。 我很有耐心地跟她讲,她有她优秀的地方,别人也有别人优秀的地方,不...

德芬说

卢熠翎品牌成长之旅
(嘉宾:卢熠翎。主持人:郭绅钰) 2023年,张德芬空间CEO、知名心理学作家卢熠翎先生受邀参加CCTV《对话品牌》栏目,作为中国心理健康行业、健康中国行动的积极践行者,接受了知名央视主持人郭绅钰的专访,与其探讨品牌成长的故事,感受品牌的力...

影视解读

从失败中获得成长
《最初的梦想》是一部由导演涅提·蒂瓦里执导的印度励志电影。该电影讲述了少年拉加夫因为高考失利而跳楼自杀,在医院抢救时父亲和他的大学室友向拉加夫讲述他们在运动场被贴上“失败者”却“逆袭”的故事。 面对失败,无法承受之重 为了考上全印...

读·作·编互动

你最孤独的瞬间是如何度过的?
泰戈尔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当今城市一种普遍的情绪。热闹的城市,难免也会有孤独的身影。人来人往,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现,我们依旧感到孤独。孤独本是人生常态,是惧怕孤独,还是享受孤独,也可以是一种选择。孤独存在...
相关杂志
  • 读书

    读书

    2025年04期
    ¥9.00
  • 书屋

    书屋

    2025年04期
    ¥6.00
  • 天涯

    天涯

    2025年02期
    ¥12.00
  • 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

    2023年12期
    ¥6.00
  •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

    2025年02期
    ¥12.60
  • 湘潮

    湘潮

    2025年02期
    ¥4.29
  • 寻根

    寻根

    2025年01期
    ¥9.00
  • 牡丹

    牡丹

    2025年05期
    ¥4.09
  •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

    2025年03期
    ¥6.00
  • 党员生活·下

    党员生活·下

    2025年04期
    ¥4.89
  • 史学集刊

    史学集刊

    2025年03期
    ¥7.29
  • 人民长江

    人民长江

    2025年04期
    ¥19.2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心理与健康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心理与健康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