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个“我”的周旋

——《立论》重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目的:直到今天,“野草”在中国吹拂了将近百年,阐释延伸也步履不停。《野草》作为极具张力的象征主义诗学的散文诗集,《立论》平淡朴实,更像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或开放性结局的论说文。词句上的相对平实使鲁迅一贯的思想缠绕显得举重若轻,甚至让人疑惑它和其他晦涩艰深的篇章的共通性何在。学界更多从对外部世界“瞒和骗”的反对及对中庸主义的批判角度解读。(剩余525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