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姆·基弗作品中的“卡塔西斯”作用探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的目的在于“净化”,即“卡塔西斯”。安塞姆·基弗作为战后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作品既是德国悲剧精神的情感表现,又是一场跨越时空界线的诗画对话。文章从图像学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挖掘安塞姆·基弗艺术创作背后的理论来源,以“卡塔西斯”这一经典概念为切入点,围绕基弗的作品《玛格丽特》中德国身份的认同性与自我精神的塑造性,探讨其作品背后隐含的深层美学意义与内涵。(剩余521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