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及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合作探究教学法,设计探究问题或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合作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求解数学问题时,学生除了要独立思考外,还要和同伴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合作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多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自我.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集思广益,以获得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交流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又锻炼了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对其今后学业发展有长期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数学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教师将合作探究教学法运用于中学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数学学习更深入,拓宽学习领域和知识视野.在合作探究氛围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各种方法,确保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寻知识.另外,组内的讨论与沟通也可以让学生触及自主学习时忽略的观点与看法,这样就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既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又能开阔思路,为日后求解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而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必须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与途径.这种教学模式,既要求学生担负起解决问题的重任,又要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科学设置小组,确保有效合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保证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教师能合理分配学习小组是关键.合理分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征,确保组内学生可以能力互补,从而促进有能力的学生在帮助其他同伴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也可以让能力稍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支持与启发.此外,教师要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且合理分工,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职责,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之前,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剩余150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