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地理学框架下学前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探究
——基于“TALIS强势开端”全球数据的定性比较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问题提出
构建保障人们享有终身受教育权利并巩固教育作为公共利益地位的新社会契约是当前全球各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共同目标11,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起点,是保障社会公共福祉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进入学前教育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时代[2,各国及国际组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不仅在结构上保证了人园率、经费投人、教师准入等基本指标达标,如全球幼儿入园率从1970年的 16% 上升到2020年的 61%,2022 年全球 85% 学前教师均接受过职业培训[3],而且在过程上促使了课程内容、园所环境、师幼互动等具体动能的提升,但不同国家在学前儿童发展水平上仍有所差异,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调查显示,与英美幼儿相比,爱沙尼亚幼儿能更准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亲社会行为更多,但破坏性也更强[4。(剩余237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