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贯通育人教学实践与反思

——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注重学段衔接与学科整合”的要求,而初高数学教学长期存在“知识断层陡、思维跨度大、方法论差异显著"等衔接困境。反比例函数作为初中阶段函数的最后一个研究对象,既是分式函数研究的起点,又是函数思想方法深化的重要载体。利用反比例函数构建初高中贯通育人路径,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具有以下特殊价值:1.知识桥梁性:通过反比例函数向分式函数、对勾函数的拓展,实现从“整式函数"到“分式复合函数”的自然过渡;2.方法奠基性:函数研究的一般路径(解析式 图象特征 代数性质 实际应用)在此得到系统性强化;3.素养贯通性: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几何直观与高中阶段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在此交汇。(剩余216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