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4年1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东方焦点

顺美博物纵横
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县城东路30号顺美陶瓷文化工业园区内,矗立着一座集收藏、研究、传承、发展于一体的顺美海丝陶瓷历史博物馆。它以德化窑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经、瓷器的不同类别为纬,尽显德化窑古陶瓷的风姿。 一、缘起:“顺美”底款青花瓷盘 顺美海...
由李白书迹辨《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真伪
摘要:唐代诗人李白传世的诗篇很多,但是目前公认的传世书法真迹只有《上阳台帖》。近年日本又发现署名为李白的唐人纸本《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国内部分权威鉴定专家也认可这件作品为唐人真迹,但是否确认为李白真迹,均未作出明确的推断。文章拟从李白书法...
图像学视域下抗战木刻的宣传策略
摘要:抗战时期,木刻艺术因其材料易得、制作简便、容易复制与传播的特点,迅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它生动记录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更以强烈的情感传达中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念和民族精神,成为激励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力量,各种题...

杂项珍玩

春秋蟠螭纹带盖青铜方鼎探究
摘要:商周时期人们创造了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堪称中国青铜发展史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铸造的众多青铜礼器中,方鼎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章以济宁市博物馆馆藏春秋蟠螭纹带盖青铜方鼎为例,对该方鼎的铸造工艺、造型特征、纹饰特点及其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观念...
清代外销漆扇银底彩绘技艺探析
摘要:文章以黑漆描金银底彩绘外销漆扇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外销扇的兴起和发展,然后结合博物馆及文物商店收藏的实物分析银底彩绘漆扇的工艺技法和风格趣味,探讨此类外销漆扇转变及式微的原因,从中窥见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外销扇;银底...

学术研究

古蜀文明三星堆祭祀物的视觉崇拜与元素分析
摘要:文章对古蜀文明三星堆祭祀物的视觉崇拜与元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三星堆祭祀活动的文化背景,包括祭祀坑的发掘历史和典型文物的出土情况;其次,从太阳崇拜、鸟类崇拜和眼睛崇拜三个方面对祭祀物进行元素分析,展示古蜀人对太阳、鸟类和眼睛的崇拜之情...
秦廿六年铜诏版考释
摘要: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法、二重证据法和历史比较法,对秦廿六年铜诏版进行考释,逐字逐句解读铭文背后隐藏的历史信息,将文物全方位呈现在世人面前。铜诏版铭文的“廿六年”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尽灭诸侯国,完成大一统,建立皇帝制度,派遣丞相隗状和王...
青铜戈在古代社会中的角色与象征意义分析
摘要:青铜戈不仅是战争中的利器,更是权力、地位以及文化象征的体现。在古代社会中,持有青铜戈往往象征一种特定的身份与地位,同时也承载对权力的象征意义。文章通过对青铜戈在古代社会的角色与象征意义展开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权力关...
山西晋侯鸟尊分析
摘要:国之瑰宝,跨越古今,器物之中蕴含深意。每一件珍贵的文物都是古人精湛技艺和卓越智慧的结晶,铭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烙印。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山西文物闻名遐迩,在出土器物中,商周时期青铜器颇负盛名。山西博物院共有50...
“楚公逆”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宋时嘉鱼县曾出土“楚公逆”铭文钟,经清代学者孙诒让考证,“楚公逆”当为西周晚期楚君熊鄂,此后学界便广泛沿用“楚公逆”为熊鄂的观点。借助于梳理与“楚公逆”相关铭文释读、钟的形制、晋楚关系等的研究,能够促进对清代以来“楚公逆”研究史的理解...
桂林西山摩崖造像视觉文化价值的构建与呈现
基金资助:202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视觉文化视阈下桂林西山摩崖造像的文化价值研究”(编号:YCSW2024172);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2022年度课题“桂林西山摩崖造像考释研究”(编号:DC220000197...
传统戏台上的文脉承传
摘要:山西作为戏曲之乡,戏台建筑遍布城乡。晋中介休市的后土庙存有规模建制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明代戏台,至今仍在搭台唱戏,发挥着社会作用。建立在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后土文化活动,已成为当地的文化特色。文旅的特色发展,要以地方建筑为场域、文化传承为目的...

说陶论瓷

结晶釉与粉彩结合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陶瓷艺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不断涌现。结晶釉和粉彩作为陶瓷艺术中两种重要的装饰技法,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旨在探讨结晶釉与粉彩结合技术,分析二者结合后的艺术效果和技术难点,以期为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品书读画

《张玄墓志》蕴含的中和之美
摘要:纵观整个书法史,留存下来的优秀碑帖不计其数。《张玄墓志》用笔方圆结合、线条刚柔并济、结体疏密相生,能够从众多优秀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分不开的。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审美原则——中和,在该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从...
对工笔人物画“意象美”的探析
摘要: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门类之一,长期以来对工笔人物画的探究从未停息过。通过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研究,可以领略到它的“意象美”,并且透过画面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画面或含蓄、或忧郁、或动人,好似画家将自己的心事娓娓道来,在观者与画...
《五鹿山房图》小考
摘要:美国弗利尔美术馆馆藏一册晚明苏州画家李士达所绘的《五鹿山房图》,其合作者为陆士仁,后有陈元素、王骥德二人的题跋。此册属于别号图,但未见别号者的款署或钤印。文章将结合文献,在考证画家与题跋者生平交游的基础上,试确定此图是为谁而作。 关...
从屏风与挂轴谈对创作形式的接受与选择
摘要:石涛晚年寓居扬州,并在这座商业城市以画为生,此时的创作也成为其传世作品的主要部分。从现存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屏风、挂轴、扇面、册页等传统的中国书画装饰形式,其中以挂轴为最主要的形式,而屏风创作在石涛的作品中也极为出彩。文章选取屏风与挂...
基于水彩画角度分析任伯年花鸟作品的色彩运用
摘要:任伯年作为晚清海派绘画的杰出代表,其花鸟作品融合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方绘画技法,在色彩运用上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从水彩画的角度出发,分析任伯年花鸟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并探讨其色彩的对比、过渡和层次性,以揭示任伯年在色彩运用上的创新之处,...
徐熙笔墨风格对于谢稚柳的影响
摘要:谢稚柳作为近现代书画名家,在众多领域中都有杰出成就。他不仅诗书画兼具,而且在鉴定领域也独树一帜。其书画创作具有自己独特的阐发,区别于宋元时期的绘画风格,将水墨与色彩完美融为一体。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谢稚柳对于画史的补充及其自身风格的转变...
解读林风眠静物画的艺术语言
摘要:林风眠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人物,提出将东方传统艺术与西方新风格融为一体的“中西调和”艺术主张。他笔下的绘画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西化色彩,但画面中又饱含东方意境和韵味。他在革新绘画创作上是探索者和成功者,对推动近现...
周思聪作品中的女性关怀
摘要:被誉为“女性画家先锋”的周思聪,其作品格调高雅,具有丰富的内涵。她用女性的敏锐视角观察生活,将其自身经历融入作品,在主题创作中体现悲悯的人文情怀,使作品充满深沉的人道关怀。这不仅仅是对女性题材的重视,更多的是深层次地关注和理解女性的内...
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视域下的主题性创作
摘要:王裕亮的历史题材绘画作品《陈宝琛》在艺术创作上有一突出特色,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融合。首先,追求历史的真实,置于历史背景中表现人物、场景、事件,在历史真实中展现艺术真实,实现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认知、教育功能;其次,历史真实服...

艺术品鉴

刘梦媛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刘梦媛(199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研究生作品选登
《临秋塘白鹭》 宣梦莹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古韵》 王笑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竹君》 张广霞作 青岛黄海学院 《2024·夏》 张雨萌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印记》 丁玉旖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解构》 ...

考古发现

GIS视角下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聚落分布研究
摘要: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指主要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早期青铜文化,年代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或二里岗文化相当,地表遗址以石城或土城为主要特征,城内房址多为石砌墙。文章以许宏《先秦城邑考古》一书中所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和城址群为基础材料,收集...
软锤技术实验考古学发展综述
摘要:实验考古学是考古学家理解和解释过去行为、制造技术和物质文化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范围涉及石器的分类、形态、制作技术、功能、废弃研究等,其中,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包含多种不同的实验研究。它涉及石器工业的多个方面,包括琢石和磨石制品的还原...
新媒体时代考古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研究
摘要:考古遗址的互动体验展示已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领域,但现有展示手段常常无法充分发挥互动技术潜力,导致遗址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引入互动技术能够改善遗址的展示效果,使文化传播更加有效,同时这种新型的展示方式能够为文化...
浅谈北京出土汉晋时期扁壶
摘要:扁壶是北京汉晋时期墓葬中不常见的随葬品,目前所见皆出土于同时期墓葬,为陶质,器身横截面分为扁圆形和扁方形两种,足有锥形足、长方形棱足、圈足、平底无足四种。文章对2023年之前公布的北京出土汉晋时期扁壶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就其形制、年代以...
山东地区窑炉遗迹考释三题
摘要:宋金时期是山东地区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间窑炉的形制和燃料发生转变。在窑址发掘报告中均有对窑炉结构的详细描述,学者对此也多有探讨。文章梳理淄博博山大街窑址、磁村窑址、枣庄中陈郝窑址遗迹中三处尚未明确的问题,通过比较法和文献法进行探讨分...
南京郭家山温氏家族墓M9墓墓主身份探疑
摘要:南京下关地区郭家山温氏家族墓中的编号M9墓,至今仍被学界大多认为是东晋温峤墓葬。但是,证之以历史典籍,此墓葬所处位置与文献记载的温峤葬地不符;细考发掘报告,此墓规制亦与礼制情实不合;此墓中的“砖质墓志”实为铭文墓砖,确证此点对墓主考定...
连州慧光塔建造年代探讨
摘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慧光塔新发现“丁丑年四月八造”铭文砖。对现存方志中关于慧光塔始建年代“宋炎始四年”“宋泰始四年”(468)的记载提出疑问,基于形制年代研究、文献解读等方法,探讨塔的建造年代,以及其与史载光孝寺之联系。今存宋代形制慧...
武冈浪石古村石刻楹联伦理教化价值研究
摘要:浪石古村石刻楹联作为中国楹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产物,也是浪石居民意识形态与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楹联文化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楹联文化能够推动社会主...

博物之窗

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设计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摘要: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应运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应避免实体博物馆的意义消解。数字化设计的合理规划能够丰富与扩展文物展陈的内容和方式,实现人与物的双向交互。博物馆智慧化趋势下的数字化风险加深与实体博物馆的冲突,技术的过...
因人施讲 分众寓教
摘要:国际博物馆协会将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定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该主题表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日益凸显,而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讲解服务。文章针对部分博物馆讲解服务单一匮乏和讲解词空洞乏味、千篇一律的现状...
博物馆文物活化策略与实践案例研究
摘要:博物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不仅承担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重任,还融合学术研究的前沿探索、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为最大化博物馆的功能效应,需精心策划贴近公众兴趣与需求的精品展览,通过创新性的叙述手法,将文物背...
如银岁月 美意延年
摘要:山西传统银饰具有美好的寓意与象征,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如银岁月 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策展团队通过对馆藏银饰的整理与研究,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以物说史,映射出晋作工艺及其背后流传的山西历史文...
纪念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纪念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一些纪念馆的数字化建设面临起步晚、推进难的困境,导致其在文物信息化管理、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方面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基于此,文章以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为例...

艺人心语

卧室类古典家具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
卧室类古典家具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相融合的过程。其涉及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还包括对家具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提升家居环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也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和便捷的生活体验。 由笔者设计制作的双月洞梅花...
当代佛像雕塑生漆脱胎和贴金工艺的审美价值与工艺探索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重要类型,其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在佛像塑造上的应用,种类繁多,有木雕、玉石雕、泥塑、铜雕、脱胎漆器、贴金等。而其中的生漆脱胎和贴金工艺在大尊佛像上的融合应用,塑造出精美绝伦、流传...
清玩雅物:寻自然之道,品文化气韵
艺术的境界,即让心灵净化与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中体会到宇宙的广博。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作为雕刻对象的寿山石雕,往往意境清远又充满人文气息。广阔的大自然赋予匠人们丰富的灵感,而他们也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通过石雕表达出来。 面对寿山石雕,笔者仿...
遥遥相望:品山石之韵,静凡尘之心
宋代黄榦有诗《寿山》曰:“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寿山石作为“四大国石”之一,质地莹润、色彩绚丽、易于雕琢,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不可多得的瑰宝。将寿山石雕刻成印章,是古代帝王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乾隆皇帝的寿山田黄...
红旗如画,迎风飘扬
木材为纸、刻刀作笔、榔头化劲,刃尖均匀地破开表面,留下细密的木屑,轻轻吹开,便显露出娟秀或飘逸的笔画。古往今来,帝王碑刻、摩崖石刻、名家牌匾,各有其精妙之处。在诸多艺术作品中,刻字成为历史长河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备受青睐。 “刀痕流淌前朝...
柴烧:侘寂美学,窑色如天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制作技艺,烧窑难度较高。一件优秀的柴烧作品,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以土为骨,以火为衣。 在窑火燃烧过程中,完全燃烧的灰烬会随着气流飘散,在达到1360 ℃以上时木灰开始熔融,变幻出不同色彩的釉,被称为“自...

文博纵横

文旅融合背景下古代建筑类遗址博物馆吸引青年游客路径
摘要:隋唐洛阳城宫城区是洛阳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宫城区内的遗址博物馆承担着遗址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双重任务。遗址保护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而文旅融合发展是文化遗产得以阐释和传播的途径。隋唐洛阳城宫城区通过展陈、文化表演项目、沉浸式场景和...

文物保护

法治视域下《喀什古城保护条例》的实施
摘要:2024年5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古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新疆首次以“城”为单位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顶格”保护。喀什古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专属?法规实施有着怎样的意义?文章以法治视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中的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初始期(1990—1996)、探索期(1996—2004)之后,现正处于发展期。作为用以专门指导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的技术文件,它仍显年轻,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笔者接触多年相关...
曲阜孔林围墙保护研究
摘要:孔林,又称至圣林,是我国目前保存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历史延续性最完整的氏族墓地。孔林四周环绕的围墙总长达7.25千米,墙高近4米,厚度约为0.8米,总面积达到3000亩。孔林围墙整体保存现状较好,但由于缺乏系统修缮,部分区域已出现墙帽...
木结构建筑保护与修缮研究
摘要:受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影响,现存木结构建筑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修缮是留住建筑历史信息的有益尝试。研究以郑州文庙尊经阁保护修缮工程为例,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建筑残损情况及原因进行阐述,分别从拆除工程、屋面工程...
浅析木质文物保护研究新进展
摘要:木质文物作为考古出土的重要有机质文物的一部分,由于其一直面临出土量大、糟朽严重、后续保护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对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因而引起广泛重视。文章从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加固研究方面入手,综述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
孤山镇近现代建筑浅析
摘要:孤山镇现存近现代建筑类型多样、风格多元,既有乡土建筑的地域特点,也有受中外文化交流、交融影响的风格特征。文章对这些建筑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保护、研究、利用的角度加以阐述。 关键词:孤山;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 引言 孤山镇...

艺坛走笔

在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看中国科举制度
摘要:文章以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馆藏科举匾额为研究对象,从匾额的文化价值、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出发,介绍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文化价值,以及馆藏匾额中的科举文化元素,包括出身、考试、官职等,探讨如何传承保护...
哈尔滨大剧院设计意匠探究
摘要:文章以哈尔滨大剧院的造型风格为参考,旨在探讨哈尔滨大剧院的设计缘起和设计思想等问题,此外还讨论了哈尔滨大剧院在地域文化表达上的独特性。最后,文章总结哈尔滨大剧院在当代建筑领域的意义和影响,并探讨它如何成为哈尔滨乃至中国建筑创新和文化自...

文创天地

博物馆文创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连云港市博物馆作为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文化地标,坐落于市中心的核心地带,是一座展现当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众多珍贵文物,其中,西汉简牍书法艺术精品《神乌赋》尤为珍贵,它不仅代表古代书法艺术的高峰,更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
婺州砖雕文化基因提取与设计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2022年度金华市社科联一般立项课题“婺州砖雕文化基因提取与设计应用研究”(编号:YB2022130)研究成果;2024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古民居砖雕艺术活态保护与文脉传承研究”(编号:2024N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
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创IP设计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创设计现状,以“壮族文化展”为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创IP的设计与发展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遵循“文化为核、艺术为睛、品牌为策”的设计原则,挖掘和分析壮族文化的显性因子与隐性...
网红经济背景下地方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摘要:地方文创产品作为承载丰富地域文化元素的特色商品,其推广不仅关乎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更关系到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网红经济推动下,地方文创产品得以借助网红的流量优势快速进入大众视野,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深入剖析网红经...

工艺美术

对古兽印钮雕刻文化元素与造型艺术的探索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古兽印钮雕刻中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及造型设计艺术。古兽印钮雕刻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提炼古兽形象,并融入地域文化符号,同时运用传统雕刻技艺展现艺术精髓。在造型设计上,要尊重传统文化,注重整体与局部、形态与色彩、线条与质感的关系,...
山水人物雕刻: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情怀的转化
摘要:文章对山水人物雕刻的艺术特点及其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情怀的转化进行探讨。首先,回顾山水人物雕刻的历史背景;其次,分析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关系,强调自然景观作为情感载体的作用;接着,详细阐述山水人物雕刻的艺术特点,包括构图、造型、线条运用、...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3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2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4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1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4年06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04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0期
    ¥15.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02期
    ¥21.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4年11期
    ¥9.00
  • 音乐爱好者

    音乐爱好者

    2025年02期
    ¥16.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