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大观》杂志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卷首语

拐弯
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许多聪明人没能走上成功之路,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

醉墨艺海

说舍得
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 的过程。 我们不否认我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比如面对金钱、权势、声名和感情,欲望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这头猛兽常常使我们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产生了太多的悲剧:有...
浪漫的灵魂
外国记者几乎无所不问。一位加拿大记者问我:“你对女孩子感兴趣吗?你能举出三个给你特殊印象国家的女孩子加以评论吗?” 我先告诉他,给我印象最美的是波兰的女孩子。我住在波兰卢布林大学时,常常坐在矮矮的石墙上,欣赏着那些在校园里走来走去的女孩子们...

绚丽画彩

徽风皖韵人丹青
摘要:新安画派是明清时期徽州地域文化与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交融的艺术结晶。本文从地域文化、艺术实践与美学建构三方面展开研究,揭示其独特艺术体系的形成机制。皖南秀丽的山水地貌为画家提供创作源泉,而徽商崛起与程朱理学浸润形成的人文环境,则塑造了“人...
从画面一角到心灵图景
摘要:本文围绕西方静物画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化展开研究,通过梳理艺术史脉络,分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与艺术思潮,揭示这一转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与艺术自身发展逻辑。研究发现,从静物画的写实萌芽,到现代主义时期的观念革新,西方静物画逐渐突破客观再现的...
当代珐琅图像生成的路径
摘要:对于以青绿山水为核心的关联实践与制作型艺术形态而言,传统符号与文化内涵的架构方式各不相同。将其整合为当代参照结构,就会形成新的文化故事与创作主题。视觉符号设计通过运用当代参照结构,能够充分展现作品的文化内涵,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汉画像石迎宾宴饮图的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5)20-0013-03 摘,要:汉画像石作为汉代石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丰富的题材和各具特色的形式美。其中,迎宾宴饮图以其独特的构图布局、生动的造型刻画及丰富的...
从单一到多元:当代油画创作的材料革新与审美檀变
摘要:本文聚焦当代油画创作,深入探究材料革新驱动下的审美嬉变历程。通过剖析传统油画材料的单一性,阐述当代油画因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创作思维、技法及题材等方面呈现的多元态势。以综合材料为例,解读其质感美、肌理美与情感美对审美体验的拓展,并梳理立...

美术与设计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应用
摘要:传统美术色彩是民族文化艺术中最具生命活力的一部分,也是当下平面设计不断继承、借鉴及创新的关键元素。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色彩作为民族共同心理认同与文化基因的视觉载体,不仅是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也是极具辨识度的符号系统。通过融入传统美术色...
融合视觉感知理论的汉画像石信息可视化设计
摘要:汉画像石是汉代社会图像记忆的重要载体,其信息可视化传播仍缺乏系统性的界面设计与视觉表达支持。本文聚焦现有可视化平台中存在的视觉呈现混乱与感知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视觉感知理论,从图像结构、视觉编码和界面层级三个维度提炼视觉特征,构建兼具标...
油画的色彩表现与技法的应用
摘,要:在美术发展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油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表现力丰富的绘画媒介,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色彩作为油画艺术的重要语言因素,不仅是艺术家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关键手段,也是观众感受作品艺术感染力的主要途径。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
非遗活化视角下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转译路径
摘要:非遗活化视角下,多元化的文化以及创新的设计转译路径是活用非遗资源的关键所在。非遗不只是古老的手艺和民俗知识的遗产,更是民族深层的文化烙印。将这些传统文化精髓以当代的美学方式及日常表达形式重塑转换,既能带来文化价值增值,又能提升其商业价...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转译与数字化重构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从以往传统的图文格式向多媒体格式转变,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形态。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文化转译视角下恩施公共雕塑的民俗再现
摘要:民俗文化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一种经过历史沉淀形成的特色文化。恩施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以其独具一格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的游客。本文通过对恩施公共雕塑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分析与研究,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目的,通过建...
贵州空申村苗族服饰纹样艺术在几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空申村的传统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服饰图案的造型语言、符号隐喻与文化内涵,提取其中的纹样元素,融入几架家具设计中,使几架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民族风格。同时,结合几架设计方案及现代家具批量化生产的现状...
后物派在艺术设计中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厘清物派至后物派的理论发展逻辑,探索后物派“场”的强化、叙事性介入等核心特征及其为艺术设计开拓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新路径。在研究方法上,结合文献分析阐述后物派的核心理念,基于保科豊巳工作营《Post一Modemn实践:关系...
身体在场与意义生成:基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博物馆叙事空间用户体验设计
摘要:随着博物馆在公众文化、社会、审美生活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张,传统的、以信息展示为中心的展陈方式已经逐渐脱离了当代用户在博物馆中实现“在场感”与寻找“意义共鸣”的体验需求。如何优化博物馆叙事空间中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博物馆功能及内容设计中的关...
创意色彩表达在非遗茶文化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非遗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在非遗茶文化的现代创意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聚焦非遗茶文化设计中的创意色彩表达,系统分析其应用路径与方法:首先,解构传统茶文化...

舞蹈与舞台

话剧《上海屋檐下》的空间叙事与氛围构建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5)20-0049-03摘,要:话剧《上海屋檐下》以独特视角聚焦老上海弄堂的方寸空间。研究其艺术成就,关键在于理解其空间与氛围的构建艺术。本文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本剧...
“音舞融合” 舞蹈创编实践
摘要:“音舞融合”是音符与肢体的交融。音乐属于听觉艺术,舞蹈属于视听综合艺术,舞蹈融入音乐这一听觉艺术,达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境界。在创编实践中运用“音舞融合”的方法,除了提升舞蹈演员的表现力与创编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创编实...
情感表现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摘要:情感表现在舞蹈表演中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增强舞蹈艺术的整体感染力,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的情感,还能够塑造出十分鲜明的舞蹈人物形象,也有助于传达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不同类型的舞蹈表演中,民族舞借助特色动作和音乐体现民族情感,芭...
当代戏曲艺术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
摘要: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与数字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戏曲面临观众老龄化、传承断层、市场萎缩等生存危机。本文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理论指引,结合京剧、昆曲、越剧、川剧及新兴小剧场戏曲的实践案例,系统分析戏曲创新的四维路径:文本叙事现...
汉唐古典舞普及性基训
摘要:汉唐古典舞的普及性基训课中,舞姿塑形训练是衔接历史文化与当代实践的核心纽带。本文对舞姿塑形训练在普及性基训课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舞姿塑形训练的核心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音乐律动

自然与简约的交融:瓦斯克斯《绿色风景·夏》的音乐赏析
摘要:《绿色风景·夏》是拉脱维亚作曲家彼得里斯·瓦斯克斯的钢琴曲,整部作品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音乐氛围,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生命的思考,彰显其创作灵感源于自然。文章围绕《绿色风景·夏》展开音乐分析,探讨了瓦斯...
长号音乐演绎中的情感表达与技巧
摘要:长号作为一件具有独特魅力的铜管乐器,在音乐表演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音色多变,表现力很强,演奏者可以借由它将各类复杂情感传递出去。本文深入剖析了长号音乐演绎时的情感表达与相关技巧,论述了情感表达对于长号演奏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影响情感表...
听见色香味
摘要:本文聚焦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探究其如何开创性地实现从听觉到嗅觉、视觉、味觉的多感官通感体验,从而奠定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核心。研究揭示,德彪西吸收象征主义诗歌、印象派绘画及异国音乐的影响,凭借其独特的声音“炼金术”,颠覆了传统音乐的表达范...
17世纪初意大利作曲家马里尼与卡斯特洛的奏鸣曲
摘要:17世纪早期,随着器乐体裁的不断发展,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马里尼与卡斯特洛在1629年分别出版了两卷以奏鸣曲为主的器乐曲集《奏鸣曲及其他器乐曲集》《现代风格的奏鸣曲集》,并且在曲集封面上同时标注了“现代”标题,以彰显自己的创作才华。曲集...
信息时代背景下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
一 摘要:客家山歌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一,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客家山歌传承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传承与创新方向,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众多学者重点...
数字声场中的琵琶音色重构
一 摘要:本文基于数字声场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声音维度延展的特性,以及琵琶音色蕴含东方美学特质的文化底蕴,从声场叙事、音色嫁接、情感转译、文化转码四个方面,对数字声场环境下琵琶音色重构与传统乐器在电子音乐中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将电子...
合唱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平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5)20-0083-03摘,要:合唱表演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表演者需要通过声音的音色、音调、力度、节奏等元素,传递声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故事。在音乐艺术中,情感表...
文化自信下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方式
摘要: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理念深入普及与推广,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弘扬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其依据开放包容、凸显特色、多元交融的原则,深入挖掘民族音乐资源,调整优化民族音乐呈现形式,创新性、动态性传承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与...
舒伯特晚期奏鸣曲D.958-D.960风格转型路径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舒伯特晚期三部钢琴奏鸣曲D.958、D.959与D.960在风格上的转型特征。文章从创作背景出发,结合乐谱分析与音乐形式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三部作品在结构、和声、调性与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手法,研究发现,舒伯特在晚期作品中...
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美学价值与演奏技巧
摘要: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承前启后的巨匠,其晚年室内乐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誉为“天鹅之歌”。他的晚期名作《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创作于1894年,其标志性的充满哲思与内省的音乐语言令众多中提琴演...
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创新运用与文化传承
摘要: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现代音乐创作又急需文化底蕴支撑,二者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聚焦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创新运用与文化传承,深入剖析传统音乐元素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分析其在传承民族文...

影视与数字化

动漫媒介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表达
摘要:本文探讨了动漫媒介在传承与创新表达中国茶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指出,中国茶文化虽底蕴深厚,但在当代传播中面临受众老龄化、形式单一化、年轻代际认知隔阂及国际化表达不足等挑战。动漫媒介凭借其强大的视觉表现力、情感共鸣机制、动态叙...
《我的阿勒泰》的影视改编研究
摘要:在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趋势下,《我的阿勒泰》的影视改编是文学改编作品的成功范例。本文以网络剧《我的阿勒泰》为研究对象,从内容改编和视听语言两方面展开分析。本研究在内容分析方面,着重主题搭建、人物塑造、情节铺设三个层面的转化;在视听语言...
生成式AI驱动的剧本创作范式转型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崛起,正深刻改变着影视剧本创作的传统范式。本文从剧作家、编剧等创作者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AIGC在剧本创作中的革命性影响。研究聚焦于AIGC如何在创意生成阶段辅助选题策划与情节...
寄生与被寄生:电影《寄生虫》的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析
摘要:电影《寄生虫》自上映以来引发热议,它通过叙事的方式,揭示社会阶层之间的问题,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寄生虫》为研究对象,借助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深入剖析影片中“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阶层对立冲突。...
传播学视域下沉浸式交互空间的媒介特征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现代技术的成熟应用,沉浸式交互空间作为一种数字艺术新形态,呈现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艺术作品和巨大的艺术发展潜力。本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深入分析沉浸式交互空间的媒介属性,探讨沉浸式交互空间中媒介主体的多元化,简述沉浸式交...
影像的伦理修辞:胡炳榴“故乡三部曲”的视听意指
一 摘要:胡炳榴的“故乡三部曲”(《乡情》《乡音》《乡民》)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乡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视听语言探讨有关20世纪80年代青年的伦理议题。导演运用群山、雾气、榨油坊等视觉符号隐喻封闭的伦理环境,并通过火车声、木撞声等音响设计延伸...
从水墨到数字:意境美学在追光动画中的转译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意境美学理论为核心理论,剖析追光动画系列电影在动画创作中的实践路径,通过技术转译与艺术重构的双重创新,追光动画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兼具现代审美价值与文化深度的动画语言。研究表明,意境美学理论为国产动画电影构建了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
县级融媒体播音语言体系的艺术符号重构路径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县级融媒体播音语言体系面临传播渠道多元化与受众审美变化的新挑战。本文探讨艺术符号在播音语言中的内涵与价值,分析县级融媒体播音语言体系现存问题,提出艺术符号重构的路径,包括语音符号的审美重构,语义符号的情感化重构以及...

文化保护

扬州民歌音乐形态
摘要:扬州民歌作为中国民歌文化中的瑰宝,其特点与所在的地域风貌、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扬州地处南北交界,音乐风格融合了南方的温婉与北方的豪放等地域特点。本文主要以研究扬州民歌音乐形态为目的,简要阐述了扬州民歌的种类以及艺术特点...
胶东年画与关中年画的色谱对比
1 摘要:胶东年画与关中年画均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色彩运用上,二者各有千秋,表现出地域文化、民俗传统及审美取向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本文通过色谱分析技术,结合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对胶东年画和关中年画的色彩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
非遗活态传承视角下瑶族纹样在陶瓷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摘要:根据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当前陶瓷行业需解决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合,产品设计与现代消费、审美需求对接的问题。少数民族...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戏剧类非遗传承
摘要:在数字技术与媒介生态深度变革的当下,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从线下场域转向虚拟空间的时代挑战。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戏剧非遗依托剧场物理空间构建观演关系,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线上戏剧”的二次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破圈效应...
基层文化艺术的供需匹配
摘要:本文以城乡社区歌舞表演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剖析了基层文化艺术领域的供需匹配问题。通过解构乡村民俗歌舞与城市大众歌舞的艺术本体特征,揭示了当前存在的供需错位困境,包括供给端的艺术简化、文化失真及专业度缺失,需求端的审美升级、文化认同及深度...
盐城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东台发绣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法,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梳理其历史脉络、工艺特色与传承现状。当前保护路径仍依赖于政策扶持与技艺留存,但产品设计转化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嵌入当代生活场景。为此,文章从政府、高校育人、企业协同...
阆中丝毯美学价值及传承路径
摘要:本论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阆中丝毯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跨学科研究框架,深入剖析其美学价值,系统梳理在现代社会面临的传承困境。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设计传承策略,为阆中丝毯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
“人·艺·地”共生:非遗音乐在社区活态传承的运行机制
摘要:社区音乐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场域。本文提出“人·艺·地”共生框架:“人”作为传承主体,“艺”作为创新内容,“地”作为文脉根基,三者形成有机互动关系。在这一框架下,主体推动内容创新...
非遗保护视角下“武乡秧歌”的声乐艺术价值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武乡秧歌的传承面临许多挑战。本研究从非遗保护角度分析武乡秧歌的声乐艺术价值,即以武乡秧歌为对象,依托家乡文化、武乡秧歌声乐的艺术特点,通过专业知识了解武乡秧歌的保护意义,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针对性地为武乡...

艺教论坛

新疆地域民间舞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摘要:新疆地域民间舞蹈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本文以新疆地域民族舞蹈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其教学价值,深入探讨资源搜集整理、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开发等开发路径,并结合教学模式创新、...
乡村美育视域下石头画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摘要:基于乡村美育持续推进的现实背景,艺术教育的功能正逐步从技法训练过渡至创造力激发。石头画作为自然材料与艺术表达相融合的创作形式,因其取材简便易行、表现灵活多样,与乡村教育条件契合,并且教学实践表明,此种形式对学生审美感知、联想思维与个性...
数字化转型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专创教育融合路径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下,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深化专创融合教育以应对行业变革。本文以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为例,通过数据揭示了当前专创融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创新一创意一创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强化数智技术融合的课程建设;创新项目式教学方...
高中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实践策略
摘要:德育教育的高中美术教学化是确保我国中等教育阶段实现全面德育目标、形成系统性、立体化、多维度德育体系的核心策略。如何将高中美术教学与道德教育体系整合,最大化发挥美术学科内在的教育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今阶段高中美术教学面临的重...
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成为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的重要路径。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以“文理交融”课程体系、“多元协同”教学团队、“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为核心的创新框架,并通过课前精准规划、课中多维互动、课后持续...

佳作赏析

《中式雅韵》环境设计
《中式雅韵》环境设计...
《西南传统文化博物馆》环境设计
《西南传统文化博物馆》环境设计...
《林间絮语》水彩
《林间絮语》水彩 ​...
《春晓》曲谱
作者简介:申涛( 1985- ),男,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从事作曲、音乐制作等研究。...
《繁花吝啬》油画
《繁花吝啬》, 8000m×500m ,油画...
《似水流年》油画
《似水流年》, 50cm×30cm ,油画...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9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9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8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6期
    ¥18.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6期
    ¥12.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8期
    ¥9.90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8期
    ¥28.89
  • 剧作家

    剧作家

    2025年05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