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2021年06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化综合
《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     展开
原价:¥25.00   促销价:¥12.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专家论坛丨三维平衡,赢在心理
教育一直是热点问题,但目前社会围绕教育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刻的焦虑,如此情形值得重视和思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评价标准单一、社会化环境不足、短期目标过重等问题,这些将在多方面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身健康成长。只有多...
本期策划丨父亲节,为父亲撑起一把关爱之伞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提起父亲,我们可能会想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可能会想到“父爱如山”—父爱的含蓄和深沉;还有可能想到筷子兄弟的歌曲《父亲》,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一生要强的爸爸 / 我能为你做...
本期策划丨无悔过往,不惧未来
2021年3月27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13岁小姑娘蹲在路边,对陌生男子絮絮叨叨了一小时,为啥?》的文章,写的是四川自贡一位名叫艾露露的13岁女生救下一名欲跳桥轻生男性的故事。大家都为小姑娘的机智勇敢点赞。 文中提到:“男子被...
本期策划丨宝爸也会产前或产后抑郁吗
现今,公众大都已经认识到母亲在怀孕期间和生产后期会有一定概率罹患抑郁,称为产前或产后抑郁,但对于父亲是否会患产前或产后抑郁知之甚少,尽管由于角色的转变,父亲也经常参与到育儿中。 宝爸会有产前或产后抑郁吗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新手”父亲都能适...
本期策划丨如何维系良好的父子关系
副标题摘自鲁迅先生1919年著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文章距今已经百余年,我们的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世代传承的思想走过了时移俗易,父子亲情也因情随事迁发生变化。然而,当我们阅读《曾国藩家训》、品味朱自清的《背影》,感叹傅雷的《万金家书》,依然...
本期策划丨做好“打工人”和“顶梁柱”
当今社会竞争强、节奏快,“压力山大”已然成了大众口中的流行语。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中年男性更是一个高压人群,他们一面需要处理本职工作中的繁忙事务,一面还要面对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 网络上有人调侃,这个年纪的男人要“洒得了汗水、忍得住泪水、吞得...
热点追踪丨“珍爱生活,远离毒品”不是一个 空洞的口号
本刊编辑 因为我们国家禁毒力度很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离毒品很远。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此次我们有幸邀请到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敏老师,请他为读者解答和科普相关问题。 陈敏 毒品好比城市的下水道,人們不刻意去观察根本感受不到,但...
心理师园地丨当心理咨询师成为来访者
前一段时间,我读完了法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安德烈主编的《内在疗愈》。在书中,这位心理学家讨论了“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心理师”。他提到,一个心理师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工作会影响到治疗。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需要在面对来访者时...
心理师园地丨从绘画解读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上)
小K是一位大学生,中等匀称的身材,白白的皮肤,染黄的头发。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她话不多,表情也没有太多变化,询问病史期间逻辑能力很好,记忆力也很好,三岁时发生的一些事情也能很好地描述细节和当下的感受。 小K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非自杀性自...
心理师园地丨不能动弹、痛得想死却又不能死
案例 一个略显奇怪的求助来电 热线接进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很诡异地低声问到:“姐姐,您多大了?”一听到这种声音,加上喊“姐姐”,声音有气无力,时间又在清晨,不免让人产生“骚扰电话”的联想, 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不反对,不质问,我带着这样的警...
育儿与家庭丨缺失父爱的家庭丧失了什么
“丧偶式育儿”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而在当今社会,“丧偶式育儿”多指的是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失,我将之解读为“三缺”...
育儿与家庭丨学区房背后的“教育焦虑”
最近,我们的手机被一线城市高房价的新闻刷了屏,诸如“一夜之间,上海学区房跳涨100万”“学区房无房可售”等等,不论哪一条消息都牵动着那些“老父亲/老母亲”的心。那些“鸡娃”父母更是提早嗅到了学区房要暴涨的消息,纷纷加入了抢学区的战斗中。 优...
育儿与家庭丨切莫让“兴趣班”摧毁了孩子的兴趣
现在一到寒暑假或者新学期开学,各类兴趣班、补习班的报名就非常火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给孩子补知识、补见识、补特长、补体格,可谓“十全大补”。 我们说,家长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一心想让孩子高起点且不落后,可是“补”得多了就很容易...
教师“心”干线丨我是教师,我快抑郁了
高一年级的年轻教师小王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见面就对我说:“田老师,我快抑郁了,怎么办?”我看他满脸疲惫、神色憔悴,知道这绝不是一句玩笑。 据了解,小王每周的课时多,教学任务重,近期还要准备一节公开课。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德育方面的任务也不轻,学...
教师“心”干线丨心理教师怎样上好心理课
中小学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被称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心育活动形式,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课进入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比较晚,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
社工师之窗丨与精神障碍患者相处的这三年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也是一名投身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过去的三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陪患者“聊天”是我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与众不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医务社工感到无...
心身保健丨莫让恐惧心理阻止疫苗接种的脚步
疫苗的发现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受到启迪,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消灭了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现在,脊髓灰质炎将成为第二个被消灭的疾病。麻疹等更多的传染病因为疫苗的出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
金色时光丨老人为什么总爱“折腾”儿女
经常在咨询时会听到照顾老人的儿女们委屈和无奈地说:我的老爸、老妈可把我给“折腾”苦了,好吃好喝、一日三餐换着样地做,怎么照顾他(她)都不满意,怎么说也不听话,我都要崩溃了…… 照顾老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和老人不经常在一起生活的儿...
金色时光丨身心俱疲的看娃老人
赵阿姨的儿子在国外定居,前一段时间从国外传来了好消息:儿媳妇怀孕了。儿子希望赵阿姨能出国和他们团聚,一方面可以疗慰漂泊异乡的思亲之苦,另一方面想让赵阿姨尽快适应国外的生活,能帮忙照顾怀孕的儿媳,也为将来照看孙子做准备。这本是件大喜事,可是得...
影视解读丨寄存希望,过好每一分钟
一个声称自己能“看见未来”的患癌男孩韦一航,遇见了一个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马小远,两人都有着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一个温情且现实的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命题—死亡随时都可能到来,我们要做的就...
德芬说丨《情绪自由 人生更轻盈》: 最真实的你,都藏在压抑的情绪里
2021年4月23日,知名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女士的新书《情绪自由 人生更轻盈》在各平台上正式上架,《情绪自由 人生更轻盈》为张德芬重磅新作,直击现代都市人的情绪困境,献上深化、务实、入世的情绪疗愈指南。 书中有一句对于德芬老师来说很特别的话...
心理诊室丨音乐给孤独症患儿带来希望
东东是一名4岁男孩,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有社会交往障碍、言语表达障碍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东东刚进院时,医生就特意和我交代了他的特点—完全不能忍受人唱歌的声音,不知是出于对声音本身的排斥还是家人唱歌不好听的原因,请我关注一下。我做特殊儿童...
心理诊室丨在不确定中确定地前行
小陈是一名高一女生,她来心理门诊的原因是遇到了选择困难,纠结自己是参加艺考还是参加高考。选择的背后,既有对自我的迷茫,更有对未来结果不确定的担心。 心理困扰 被打破的平静 第一次在心理诊室见到小陈,她衣着得体,彬彬有礼,简单自我介绍后,就开...
心理诊室丨夫妻俩在为谁争吵?
来到咨询室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孩子在校或在家“出问题了”,让家长“着急了”,才无奈前来。谈的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不觉呈现了家庭的模样和关系。而这些关系貌似比问题更引人关注。 一名初三男生,寒假后不愿意上学,一会头痛,一会胸闷,一会肚子疼,一会...
心理诊室丨罹患焦虑症的高考生
对于小林,我印象比较深刻,我翻看咨询记录,显示高二下半学期他曾前来寻求帮助,一共咨询了三次。小林个性温和有礼貌,爱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性格比较敏感脆弱。 他被诊断出中度焦虑 “老师,我觉得我的脑子转不过来了。”他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我说到。语气...
排忧解难丨该怎样面对不服管教的学生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今年教六年级。正值复习期间,上课时有个男孩子不注意听讲,我走到他面前,督促他认真听讲并且订正,然而当我转身后,他用黑水笔在我的背后端端正正写了“SB”两个字母,下课后其他孩子告诉了我,我才知道。当时我真想把...
排忧解难丨我是否该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Q老师,您好! 我最近两个月总是身体不适,心慌得厉害,严重的时候出现胸闷、喘不上气、大汗淋漓的情况,感觉自己快死了。有一天晚上比较严重,就让家人带我去了急诊,但是检查后医生说心脏没有什么问题,给用了点镇静药就好了。我不放心,又去多家医院心脏...
排忧解难丨怎样平衡学习与追星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以前,我从不追星,觉得那些粉丝们太疯狂,他们为明星浪费了太多时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会走上这条路。也许是风水轮流转,也许是缘分!本不在意明星的我,在寒假的时候只是因为无聊,随便搜了一下,看到了一个偶像团...
心理与生活丨为什么我们喜欢聊八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埃姆勒(Nicholas Emler)在考察谈话内容时发现,在我们的日常谈话中,80%-90%是闲言碎语,其中有65%的内容是八卦。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梅根·罗宾斯(Megan R...
心理与生活丨解读“我好,你不好”式沟通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
心理与生活丨别让你“过度的补偿心理”害了你
我遇到过这么一个咨询案例,一个女大学生失恋了,情绪很低落,一直走不出失恋的悲伤。这时候为了达到心理平衡,她启动了补偿心理机制,开始疯狂购物、不受控制地暴饮暴食、随便找个替代对象然后火速分手……显然,这样的补偿机制不利于她走出悲伤的阴影,不然...
情绪与压力管理丨为什么养育者总感到内疚?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有一句名言:“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我最近对这句话有所体会,但原因并不在我的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身上,而是我自己。 具体来说,是在我准备养猫的时候。 我在知乎上搜索到一个问题:养猫需要做什么...
情绪与压力管理丨 如何缓解 “共情疲劳”
“共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CF)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外学者约翰逊(1992)的一份护土工作疲倦的研究当中,其后创伤学家菲格利(1995)在自己的研究中首次对共情疲劳进行了阐释:共情疲劳即照护者在对患者共情的前提下间接接...
情绪与压力管理丨焦虑,不是我们的敌人
你焦虑吗?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是的。” 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你我之中:社交焦虑、买房焦虑、学历焦虑、身材焦虑、容貌焦虑、年龄焦虑…… 总而言之,让人焦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焦虑往往是串联在一起的,解...
心理健康资讯丨别让科技侵扰成为你育儿路上的阻力
如果您经常带孩子在小区里玩,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幕:父母或者是祖父母一边看着孩子并提醒“注意安全”“慢点儿”,一边可能在拿着手机刷短视频或回微信信息。又或者在新冠疫情笼罩之时,成年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宅在家里玩着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我们可...
新书推荐丨新书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是当代对文化心理学的阐述,展现了诸多全球性心理学实验研究,全面介绍了文化的差异在进化、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社会化、人格、动机、认知、情绪、人际吸引、道德以及身心健康等领域的影响。本书大量对比了东方和西方文化,以文化的视角开辟心...
心病防治丨治疗“抑郁症”,切不可一叶障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健康。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对于抑郁症的科普宣传铺天盖地,如果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保驾护航,很容易造成大众对抑郁症的“草木皆兵”。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抑...
心病防治丨走近“学校恐惧症”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语录》 可我常常觉得,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更别说它属不属于我。我的太阳很久不再升起,而在漫长的黑暗...
心病防治丨浅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策略
2020年12月15日,四川泸州一小区内,一名学生留下字条后跳楼。字条上写着:“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绝望”等文字。这则“小学生留绝望字条后跳楼”的新闻曾经轰动一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是时代进步的呼唤,在2019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
读·作·编互动丨夜深了,你是不想睡还是睡不着?
2021年3月14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新冠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疫情前90%的人集中在20时至24时就寝,约50%受访者起床时间在7时左右。疫情期间全民宅在家中,凌晨后就寝人数超过50%,人们的睡眠时间推迟2个小时左右...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心理与健康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心理与健康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心理与健康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