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5年0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28.89
目录

评论

小说《欲望的旗帜》的艺术解构
[摘 要] 1995年,格非的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出版。作为“先锋派”作家,格非前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消解是显而易见的。《欲望的旗帜》这部小说依然保持了先锋的叙事风格,但作者融入了对现实的关注。小说以中国南方的一所大学为...
鲁迅《伤逝》对当代青年爱情观的启示
[摘 要] 基于对鲁迅经典小说《伤逝》的深入剖析,聚焦于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的深刻根源,结合当代青年爱情观的现状,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通过细致分析文化冲突、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个性解放与成长的关系,以及爱情观念中理解与责任承担的角色,揭示了这...
透视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
[摘 要] 聚焦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展开文本细读与文学批评。从细节、语言、形式等方面深入剖析这部作品,能更精准地把握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领略张爱玲独特的文字风格与修辞艺术。同时结合相关文学批评理论,揭示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人性、社会...
范柳原人物形象再解读
[摘 要]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中对男主人公范柳原的叙述多从女主人公白流苏的视角展开。作为一名寡妇,白流苏是封建时代的边缘女性,其身世凄凉、处境尴尬,她压抑着自己对爱情的冲动,将婚姻视为扬眉吐气的利刃。通过文本细读与深入分析,不难...
“知音其难”何以知
[摘 要] 《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八篇,论述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从“音实难知”“知实难逢”两个角度论述了知音其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知音之法。意在进一步从“...
以“俄狄浦斯情结”解读《伏羲伏羲》中生存悲剧的必然走势
[摘 要]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典型代表,刘恒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中将西方的“俄狄浦斯情结”本土化,描述了传统农村家庭的两代人在“俄狄浦斯情结”的驱动下引发的种种事端和悲剧结局,造成了对封建礼教藩篱的冲击,以及封建等级格局...
骑士文学滥觞的终结者
[摘 要]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对16世纪愈发庸俗化的骑士文学宣判了死刑,也为人文主义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荒诞化诠释模式。通过研究《堂吉诃德》对骑士文学的滑稽化模仿以及其反讽叙事模式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浅析《堂吉诃德》成...
从“青春迷茫”到“自我救赎”:霍尔顿心灵成长的双重视角解读
[摘 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考尔菲德在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中,经历了自我认同的挣扎,探索着从“青春迷茫”到“自我救赎”的心灵成长过程。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虚伪与功利产生强烈的反感,他在学校的失败与孤独感使得身份认同成为...
维柯诗性智慧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解析
[摘 要] 维柯在其开创性作品《新科学》中提出了诗性智慧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文化起源的奥秘及其发展演进的脉络,而且对启蒙思想、现代美学体系以及认识论思想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借助对诗性智慧的深入解读与阐释,我们能够更...
浅谈卡西尔的《人论》
[摘 要] 《人论》这部作品虽然以探讨人为主题,但作者卡西尔却用了大量篇幅来分析人类文化。这种看似偏离主题的做法,使得深入探究《人论》的核心观点、明确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关键。认识自我是人类哲学的终极追求,而卡西尔的《人论》则是对“...

传播

跨越国界的文学之旅:余华作品海外传播探析
[摘 要] 余华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许多代表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余华作品的海外传播得益于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然而,文化差异和翻译难题仍是其海外传播的主要障碍。通过比较余华...
论期待视野与影视化改编对《活着》在日韩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摘 要] 《活着》作为余华从先锋派作家转向新写实主义风格的典型之作,深刻体现了余华写作的世界性和人类性风格,在日本和韩国的研究者与普通的读者之中都产生了规模巨大的传播度与接受度。对比两种身份读者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可以充分感受到期待视野在《...

研究

东南亚琼籍华人诗歌创作中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分析
[摘 要] 东南亚琼籍华人诗歌是华文诗歌的重要一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研究以东南亚琼籍华人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研究表明,东南亚琼籍华人诗歌创作在主题、背景、语言等方面,都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所在东南亚...
论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文学创作的土壤,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文学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观。通过分析这些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的文化根基和艺术魅力。基于此...
用审美心理距离探究《我的阿勒泰》中的非主要女性人物书写
[摘 要] 《我的阿勒泰》在成功影视化后,通过影视画面将阿勒泰的绝美风光展现在大众眼前——那里有蓝天白云、连绵的草原、神秘的森林,以及淳朴的牧民和哈萨克族人,这些画面引发了广大媒体的争相转发,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李娟的散文作品。这部作品之所以...
《聊斋志异》“双美一夫”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 要]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经典之作,描述了很多奇幻的爱情故事,其中就包括非常经典的“双美一夫”叙事模式的故事,其原型可追溯到《山海经》中帝俊与两个妻子之间的故事。蒲松龄笔下的“双美一夫”故事,既符合大多相似模式下的创作特点,又独具特...
简论晚清学者张裕钊在保定莲池书院任教期间的诗文创作
[摘 要] 张裕钊,直隶总督曾国藩高足,“曾门四弟子”之一,曾于光绪九年(1883年)任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离任,任教期间教导学生修习中华传统文化,并创作了许多雅韵高致的诗、文,与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晚辈后学...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种取向
[摘 要] 以“史华慈—张灏”“余英时—王汎森”“沟口雄三—汪晖”三种思想史研究取向为中心,探讨他们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史华慈的研究方法由一些关切、预设和问题意识组成,张灏继承了这种问题式的研究方式;余英时和王汎森在思想史上偏向学术思想史,...
阳明心学核心思想与三大家思想的关系探究
[摘 要] 阳明心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这些思想为传统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新的视角。探究阳...
浅析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摘 要] 汉代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统一中央集权制发展到关键阶段,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初所奉行的黄老无为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积极有为的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更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领域的一项重要...
对孟子自由理念的理解—— 一种天赋的道德自由
[摘 要] 孟子提出了一种人在道德层面上不受干涉的、天赋的自由状态,形成了独具儒家特色的自由理念。孟子提出的这种道德自由,使人能够自由地选择是否顺从本心并依照道德而行,同时也使人的选择受到人欲和天命的限制。不过虽然人欲和天命限制了人对自由...
论道德的本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
[摘 要] 道德是社会性的产物,反映了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和期望,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则。道德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本质一直是哲学探讨的核心议题。深入剖析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理性与情感相互交...
浅谈儒家《诗经》的去乐化
[摘 要] 先秦时期儒家《诗经》中的“诗”与今日之纯粹形式上的“诗”有着很大的不同。纵观来看,“诗”在先秦时期经历了一个略微冗长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如今来看大致可分为几种,即西周礼乐制度下作为礼乐附庸的“诗”,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时期作为...
从《巴黎圣母院》到《许三观卖血记》:中西文学中的审丑艺术探究
[摘 要]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在诗歌、戏剧、小说和文学理论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余华是中国20世纪的先锋派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评价。运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乳媪与《伪君子》中桃丽娜的形象对比
[摘 要]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乳媪与莫里哀《伪君子》中的机智女仆桃丽娜,均扮演了男女主角爱情历程中的关键“中间人”角色。她们凭借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巧妙地推动着主人公爱情故事的起伏跌宕,最终引导朱丽叶和玛丽亚娜走向了...
波普尔知识观的理论演化解析
[摘 要] 在遵循波普尔知识观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对客观知识理论进行全面解读。首先,研究梳理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分界问题,进一步认清分界问题对于知识观理论发展的支撑作用。然后,系统分析波普尔对于归纳法、主观主义知识论和理性...

翻译

《克兰福镇》汉译本中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摘 要] 当代的中国译者对来源于西方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进行了理论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便是其中之一。该理论强调在创作中充分体现女性和译者的主体性,减少创作中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通过宣传性别平等、女性意识、提高译者主体性,来改变传统译文依附于...
译介主体变迁下的《论语》法译路径探究
[摘 要] 《论语》法译的译介主体主要有教会人员、国外汉学家和学者以及国内本土学者。传教士译介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国外汉学家和学者的译介力求“客观化”,不可避免“西方化”特征;国内本土学者的译介展现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动积极态度。中西学者...
《中国评论》关于中国神话的译介研究
[摘 要] 《中国评论》作为19世纪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刊物,为西方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并对汉学研究和中国神话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国评论》中神话故事的传播特征、表达方式以及其在西方社会中的接受情况,揭示了中国神...
相关杂志
  • 读者

    读者

    2025年09期
    ¥7.00
  • 意林

    意林

    2025年02期
    ¥3.69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5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2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2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4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4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07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4期
    ¥4.29
  • 北方人

    北方人

    2025年04期
    ¥4.89
  • 扬子江文学评论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5年02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4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