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5年1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28.89
目录

推荐

试论《儒林外史》对18世纪城市生活的书写
[摘要」《儒林外史》中有关城市生活的书写绝非作为小说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那么简单,而是以城市交游生活场景、士人的文化消费形态和情景、城市园林建造、城市中游荡的闲逛者等,勾勒出 18世纪城市生活中较有特色的社会图景,不仅可以作为历史文...
现代性视域下宁夏鲁奖作家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摘要」宁夏鲁奖作家小说中不乏对城市的书写,通过对笔下人物城市生活经历的描写,折射出宁夏在城市化过程中经历的心酸与阵痛。小说的城市书写展示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苦涩、郁闷又无奈的异质化生活,同时又以细致的景观描写揭示了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凸显了...

研究

村上春树《弃猫》的多重审视研究
[摘要」《弃猫》是村上春树的“自传体随笔”,先辈、自我、历史和创伤的多重审视构成其主体内容。审视先辈包括审视祖父、父亲辈,父亲的三次被征召是主线;审视自我方面,“我”是主线“父亲”之下的副线,此线贯穿始终;审视历史方面,作为自传体随笔,《弃...
安徒生童话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研究
[摘要」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他的160 多篇童话故事大致抒写了四个主题:成长主题、现世苦难主题、追求幸福主题和追求真理主题。通过四个主题的抒写,安徒生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对于个人成长的困境、人间疾苦的根源、追求幸福和真理的真谛的思考与洞...
《雪国》中“雪”与“火”的意象探究
[摘要」《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被誉为“珠玉之精华”,是日本文坛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通过“雪”的世外桃源、“雪”一样的叶子,以及“火”的拯救与净化、“火”一样的驹子这两种意象,构成了小说中“雪”与“火”、“叶子”与“驹子”、“灵”与“...
多视角叙事下《达洛卫夫人》中达洛卫夫人的形象建构研究
[摘要」以热奈特叙事视角理论为框架,结合《达洛卫夫人》文本的深度细读,系统探讨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三种叙事视角如何通过细节铺陈、内心挖掘与客观映射,共同构建达洛卫夫人的立体形象。零聚焦叙事通过伦敦社会全景与社交细节,塑造了其作为一战后贵族...
自然礼赞与生态哲思:英国当代诗人菲利普·拉金诗中的四季
[摘要」从生态批评视角剖析菲利普·拉金诗集中关于四季描写的诗,通过解读诗中对四季景象与自然万物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呈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以及季节循环意义的思考,聚焦于其中所体现的拉金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理解其诗歌的生态价值提...
“非理性”的理性考量
[摘要」19世纪的俄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理性主义思潮的盛行,使人们陷入复杂的精神困境,《地下室手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小说主人公“地下室人”呈现出的反常言行、扭曲心理以及对理性主义的抗拒,具有鲜明的“非理...
自由的悖论与爱的救赎
[摘要」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探讨了人类自由的复杂处境:个体通过挣脱传统束缚获得自由,但却因其消极本质而陷入孤独、异化与不安全感。由此引发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源于个体不安全感、意识觉醒与社会阻碍,表现为权威依赖、破坏欲及机械趋同三种形式,使个...
西方哲学中“孝”的存在形态与内涵探究
[摘要」西方伦理中是否有“孝”这一概念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部分学者认为西方哲学中存在“孝”这一概念,并探讨了东西方文化中“孝”概念的演变;还有部分学者和文化评论家认为西方伦理体系中没有“孝”观念,认为“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产物。对于学...
《韩非子》人性论“利”思想的相关思考
[摘要」韩非子作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动荡变革时期的政治需要,而人性观是其政治学说的基础。韩非子强调人总是趋利避害,认为人性自私自利,需要通过法律和制度加以约束和引导。着重探讨“...
格物何以必至贯通
[摘要」朱子在对《大学》进行诠释时,极其注重其中的“格物致知”,并作了《格物致知补传》。在《格物致知补传》中,他提出了“豁然贯通”这一说法,“豁然贯通”是格物致知工夫用力之久可以达到的效验,且他认为这是可以达到的。只有在每一事物上获得真知,...
《主角》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研究
[摘要」在当今文学界,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的研究日渐升温。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赋予人们一种解析性别问题的新颖观点:性别并不由原始生理性别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逐步形塑而成。在此理论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蕴含的性别意识成为研...
从遮蔽到凸显:张爱玲文学史书写考察
[摘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不写,到20世纪80年后的缩写或简写,再到21世纪的“张爱玲热”,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张爱玲的文学史书写呈现出由遮蔽到凸显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存在自律与他律两方面的因素,自律层面受限于文学史家及其个体文学...
误读与发现:海外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
[摘要」海外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以一种现代视野和西学理论发掘了中国文学的独特之处。在跨文化和跨语际的沟通中,海外汉学界的学术成果一度引发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孙康宜为中心切入海外汉学界的中国文学后发现,方法和思维差异造成误读的同时,也突...

比较

唐传奇《李娃传》与敦煌变文叙事模式比较
[摘要」以唐传奇《李娃传》与敦煌变文两种不同的古代文学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在文本叙事模式上的显著差异。在细读文本后,从叙事学理论的视角,着重探讨这两种不同文学形式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以及时空处理上的差异。《李娃传》作为唐...
《蝇王》与《一出好戏》的互文性分析
[摘要」《蝇王》是荒岛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借孩童的故事探讨了“性恶论”这一严肃主题。《一出好戏》是黄渤执导并主演的电影,讲述了外出团建的老板和员工因意外而流落荒岛期间发生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二者均为荒岛题材作品,虽体裁不同,却具有很强的互文...

评论

现代性冲击下游牧文明的主体性重构
[摘要」以索南才让小说《找信号》为研究对象,从人与马的关系切入,深入剖析游牧文明在现代技术冲击下遭遇的侵蚀危机,揭示这一过程中牧民的孤独与失落情绪。通过文本细读法,结合文化人类学理论,探究现代技术如何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改变传统的游牧生活,为理...
“双生”的镜像世界
[摘要」乔叶的作品《我是真的热爱你》以“双生”的人物设置模式,使双胞胎姐妹冷红、冷紫互相映照,形成镜像,通过镜像的角色、迥异的命运轨道形成叙事张力,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与精神挣扎,也指向了人性中关于自我认知的复杂性。冷红与冷紫...
患“病”的儿童
[摘要」《四世同堂》中人物的非正常死亡由生理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所致。聚焦患有精神性疾病的小顺儿和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妞子两个儿童形象,通过分析造成二人不同结局的社会和文化等多重病因、病症表现和治病过程,揭示儿童形象疾病书写对反思社会文化和蕴含内...
新世纪徐则臣乡土小说中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
[摘要」新世纪以来,农民工进城促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离乡”热潮,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荒芜与衰败,生存家园与心灵家园的双重失落使得从前所构建的乡土乌托邦逐步消解。以“70后”作家代表徐则臣在新世纪发表的乡土小说为例...
流动的城市:论《骆驼祥子》中的海洋隐喻
[摘要」以老舍的《骆驼祥子》为研究目标,聚焦祥子在现代都市中的身份变化:从“探险者”到“漂泊者”再到“沉沦者”,其堕落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异化。繁华的北平如浩瀚而神秘的未知海洋,激发出人们潜藏心底的欲望,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希望的...
传统叙事的新生:论《海上花列传》的叙事策略与社会批判
[摘要]《海上花列传》作为晚清吴语小说的典范,展现了传统文人在社会转型期对文学叙事的创造性转化。韩邦庆通过“穿插藏闪”技法,融合《儒林外史》系列笔法,构建多线交织的市井生态网络,以“重作轻抹法”实现场景的自然过渡,突破章回体线性叙事的局限。...
从“六便士”到“月亮”:论《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物质与精神张力
[摘要」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深刻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张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哲学意涵。研究通过分析“六便士”与“月亮”的意象、斯特里克兰的极端选择、其他角色的命运及文本的开放性叙事,揭示了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的...
论《死屋手记》中的囚犯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以高度纪实性的写作手法描写了千奇百怪的囚犯和他们惊心动魄的故事,试图从囚犯入狱的原因、囚犯入狱后的态度、囚犯入狱后的最终命运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此作详细分析。...
《疯癫与文明》视角下疯癫形象者的困境突围与自我重塑
[摘要」以《疯癫与文明》为视角,通过梳理疯癫在放逐、禁闭、服从时代受理性规训的发展历程,揭示其从边缘化到被完全控制的过程,探讨疯癫形象者的困境与出路。研究分析权力规训机制下疯癫者的话语权、身体自主权和时间感知权被剥夺的异化困境,提出从消除偏...
生命诗学视域下《糜骨之壤》现代性人类生存困境探析
[摘要」波兰杰出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长篇小说《糜骨之壤》于2009年发表,因其独特的生态叙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细腻的笔触下,托卡尔丘克实现了一个绝妙生态叙事的组元,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扭曲且反常的...
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哈姆雷特》中奥菲莉亚与葛楚德的命运探析
[摘要」在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中,奥菲莉亚与葛楚德犹如男权社会牢笼中的两只困鸟,其悲剧命运构成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范本。通过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透镜,人们得以窥见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在男性霸权下的生存困境。这两位女性角色的悲剧性结局...

翻译

中英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分析
[摘要」全球化发展促使中英文学交流日益频繁,因语言体系、历史文化、思维模式的不同,中英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聚焦中英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深入剖析中英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探讨在翻译过程...

杂谈

陌生化理论下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生态话语分析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虽短小精悍,但极注重写作技巧,环境描写多次出现其作品中。以其早期作品《大川之水》为例,基于俄国陌生化理论的视角,结合生态话语探究模式分析其作品中体现的“陌生化”生态语句,考察作者早期的生态思想观。研究表明,芥川龙之介...
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文本研究
[摘要]富弼《范文正公淹墓志铭》在书写程式、曲笔使用、事实剪裁等方面对宋代墓志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从中可窥富弼与范仲淹关系之一斑,亦是研究宋代士大夫道统观念与“庆历党争”的重要史料。[关键词]《范文正公淹墓志铭》;范仲淹;富弼;墓志铭;道德...
毫端寻往迹,关中两文宗
[摘要」《清初关中学脉诗册》作为关中文坛的重要历史文献,对于研究明清之际关中地区的文化传承、学术发展和遗民心态具有深远的影响。回顾关中文坛的历史发展,分析其在明清之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以及遗民群体的形成和特点,通过对傅山、李因笃等作者的个人...
相关杂志
  • 意林

    意林

    2025年12期
    ¥3.69
  • 读者

    读者

    2025年17期
    ¥7.00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9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4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6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8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8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15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8期
    ¥5.00
  • 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5年24期
    ¥28.89
  • 现代阅读

    现代阅读

    2025年16期
    ¥12.5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4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