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的儿童

——论《四世同堂》儿童形象的疾病书写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引言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带有隐喻意义,正如《疾病的隐喻》中所说的“疾病常常被用作隐喻,来使社会腐败或不公正的指控显得活灵活现”「1]。老舍《四世同堂》中的人物都不是生命到达极值的正常死亡,而是非正常死亡。导致死亡的病症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疾病;一种则是精神性疾病。这里的“生理性疾病”等同于医学上的“疾病”概念,指的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2];“精神性疾病”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丧失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产生的精神委顿现象,表现为行为的异化,如同“鲁迅在《“圣武”》中提到的‘缺乏精神燃料’造成的国民性疾病”「3]。(剩余667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