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综...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荣誉表彰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摘要:进行荣誉表彰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荣誉表彰工作历经民主革命时期的初步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推进与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恢复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后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国家治理的鲜明...
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逻辑理路论析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探索、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其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实践、世界、时代逻辑和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完善路向
摘要:政治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件,在引领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筑牢自我革命防错纠偏机制、创新自我革命全面领导制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回顾政治监督的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监督注重严格政治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
摘要:近代的“西学东渐"和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让中国学术奉西方范式为圭桌,使其出现了学术失语现象,表现之一是大量使用英美学术概念和术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中国哲学、中国理论和中国术语回应“中国之问”,为解答“世...

中国哲学

论墨家的“重利”仁学
摘要:“兼爱”虽是墨子十大主张的中心,但“兼爱”既是“仁义”的实际内容,又是“仁人”实现“仁义”的手段,因此,“仁义”才是其整体思想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在两者的关系上,墨子虽常以“仁”“义”并提,甚至有时“仁”“义”可相互替用,但从其主要方面...
“四端”是心还是情?
摘要:朱熹将孟子所言“四端”理解为情;戴震则视其为心,且进一步指出“四端”属心之才。这一理解分歧体现了两人心性论的差异。在人何以作恶的问题上,朱子认为心之本体纯善,但心感物而动后,会产生善情与不善情,而“四端”是性所发用之善情。戴震则通过区...

数字法学研究

刑事司法数字化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摘要: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已成为新一轮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我国刑事司法的数字化改革体现出公正与效率兼顾的价值特性。在司法权依靠数字技术扩张的同时,技术应用设计的流水线化、不同诉讼程序中技术应用的同质化、技术应用目的与价值预设的理想化...
数字时代司法治理范式的变革与完善
摘要:数字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平台治理、软法治理、协同治理的兴起,并未湮灭司法治理的存在价值。基于平台自律正当化、立法主旨准确贯彻与协同效益实质体现的需求,司法治理的留存仍有必要。应当立足于宏观管控与适度放权、裁决争议和有效引导、职权能动与司法...
数字仲裁:面向、局限与展望
摘要:仲裁数字化变革是全球范围内的必然趋势。数字仲裁发展在理论上呈现出三重递进面向,分别是传统仲裁线上化、数字技术自主化和仲裁审理智能化。我国数字仲裁实践已有与各个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应用和呈现,但在整体上仍存在机构间发展不均衡、数字服务建设各...

经济学·新质生产力研究

DeepSeek提振消费的 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要:提振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DeepSeek,通过构建智能消费预测模型,深度解析消费行为,为破解有效需求不足提供了技术突破。DepSeek提振消费的价值意蕴体现为赋能消费群体,解锁便捷个性体验;激活消费市场...

新时代乡村振兴研究

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价值意蕴、逻辑向度与推进策略
摘要:加快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手段和缓解相对贫困的关键举措,也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现阶段,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政策具有较为明显...
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群体新内生动力机制培育
摘要:农村低收入群体作为相对贫困治理主体,在现行兜底型社会政策的帮扶过程中,普遍存在内生导向模糊、内生能力薄弱和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过渡期后,全面激发农村低收入群体内生动力已成为常态化帮扶的根本着力点与政策发力基点。基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多重逻辑与探索路径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蕴含改革创新、协调推进、绿色生态、开放互动和成果共享等多重要求。在理论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生态保护以及农村土地...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双线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在分科设置课程的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学习活动方式,致力于实现课程综合化与实践化。然而,目前在其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以及学习组织形式等方面仍存有不同观点。基于伯恩斯坦的教育边界理论所构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双线程”...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学习轨迹理论的启示
摘要: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不能着眼于“静态化”的片段,而应聚焦于学生学习轨迹的变化,即学生在特定概念学习中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历程。学习轨迹理论对学生学习进程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杜威“教育即生长”、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维果斯基“...
在叙事中进入历史:教学认识“两次倒转”机制再诠释
摘要:“两次倒转”教学机制是教学认识论在回应知识学习与素养发展相结合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教学叙事是“倒转”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叙事展开知识陈述序列、逻辑和情节,承载并传递意义,实现间接与直接经验、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叙事将复杂...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印度对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过积极的尝试和实质性的推动,但目前尚未将中文纳入可供中小学学生选修的外语语种。印度中小学外语教学政策对中文教育发展影响巨大: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潜力巨大,但中文教育政策缺位导致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空间受限...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探索
摘要:《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小学阶段)作为中文教学实践标准,为海外低龄中文教学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和参考。《大纲》在“中文培优”项目中的应用,本质上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英国外语教育体系的衔接,具有重要价值,能助力解决“中文培优&qu...

巴蜀论丛

“东州士"的本义与蜀汉政治史研究的概念嫁接问题
摘要:学界习用“东州士”指称蜀汉外来政治势力中的刘璋旧部,并从中引申出“东州集团”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符合史料的原始涵义,易生误导。目前仅见于《华阳国志》的“东州士”,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英雄记》中“东州兵”的同义词,指的是刘焉、刘璋...
清中叶川江场镇客长(保)制与基层市场秩序
摘要:清朝康乾时期,随着移民社会形成和农产品商品化推进,川江场镇经济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川江场镇客长(保)制应运而生。该制度通过将客长(保)赋予“职役化身份”,使其与具有民间权威的会首、行帮等组织协作,在官方律例缺位的情况下,构建起一种“...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对于土地问题的探索(1946-1949)
摘要:以往在“革命与改良”的二元视野下,学界批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是未触动土地问题的改良主义。事实上,平教会在1946一1949年的华西实验区阶段,囿于多种因素,提出了系统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即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以此为载...

会议综述

重访近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现场
为推动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2025年3月29日,首届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省社科基地中国...
首届西部师范大学教育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一2035年)》,促进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发西部地区师范大学教育学青年学者的教育使命感及其互鉴共进精神,2025年5月16日,由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的"...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