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综...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理论研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中的科学思维
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的形成发展是以坚持科学思维为前提的,既是在实践中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结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增强科学思...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多维审视
摘要:在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的使命任务,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坚定历史自信极其重要。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建立在对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自信,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敢于斗争的历史审视
摘要: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高贵品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巨大胜利,其中明...

中国哲学

性本自然:扬雄人性论的定性
摘要:对于扬雄人性论的性质,目前学界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性善恶混论三种主要的观点。这三种观点皆是就扬雄某一方面的言论而作出的判断,而非对其整体哲学进行考察后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对扬雄人性的来源、善恶论的来源和教化理论的形式三个方面的深入探析,可...
魏晋士人具身审美探析
摘要:魏晋士人的具身审美,即魏晋士人关于自我形象的建构,并以此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体验。其内涵的核心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证,表现在士人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浓厚的生命体验上。以具身美学的视野切入,可拓展魏晋士人审美研究的空间。一方面,通过抽象的思...
中和之美:儒家审美理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中和之美”以“中庸”哲学为原则,以“中和”尺度为标准,倡导凡事叩其两端而取其中的“贵和持中”思想。“中和之美”在儒家美学思想中占有独特地位,成为中华美学精神鲜活的审美因子和价值内核。“中和之美”已融入中华文化,在艺术上表现为“非和弗...

法学

穿透式金融审判的理论基石与制度进路
摘要:穿透式审判思维在金融司法领域的广泛运用并非纯粹的法律适用问题,而是源自我国政法传统的塑造与金融法适应性提升的必然结果,反映出法院寻求金融治理功能的客观需要。在实践中,穿透式金融审判以“通谋虚伪表示”与“公序良俗转介”为主要实施方式,不...
债务人自行管理中管理人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摘要: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属于新一轮《企业破产法》修改的重点。在我国债务人自行管理的实践中,管理人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释债权人对该模式滥用的顾虑,继而提升其适用率。但现行法律规定对于管理人的功能定位存在单一化的缺陷,制约了债务人自行管理...
法条竞合的司法适用困境与解决进路研究
摘要:通过对2019-2022年间涉及法条竞合的236份刑事裁判文书的案件事实、判决结果等基础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与样本分析,力求从司法实践的维度揭示法条竞合理论的微观运行样态,从而发现其在审判实践中面临的“真问题”。研究发现,司法人员对法条...

经济学:新质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域下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意义重大。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域下,生产力、生产方式、生...

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数字文旅体验式消费场景系统的构建研究
摘要:作为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化适时融入数字经济语境,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路径。基于游客UGC数据分析,采用LDA主题模型和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出诗赋曲艺创意休闲、荆楚历史文博展陈、大江大湖行浸游艺三大荆楚文化消费...
经济与情感: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的双重逻辑及机制
摘要:后现代消费中民宿作为乡村旅游重要的消费场所和空间,其符号消费现象客观存在,探讨其消费空间的符号生产与建构有助于乡村民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符号消费和空间生产理论,提出后现代消费中乡村民宿空间符号建构分析框架,并以成都明月村为案例地的...

教育学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经验与进路
摘要:教育是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教师教育则在这一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经历了移植与内生阶段(1949-1977年)、转型与规制阶段(1978-2000年)、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师教育评价政策的演进、逻辑与展望
摘要:以1949-2023年有关教师教育评价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研究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将教师教育评价的相关政策放置于国家整体教育评价的宏观框架中,从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和确立、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两个维度开展政策文本分析...
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演进、阶段成就与未来趋向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回顾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到2002年,是城乡分立的教育综合改革期;2002年到2012年,是统筹城乡的教育综合改革期;2012年以来,是全局统筹的教育综合...
博士生压力的社会根源及其纾解
摘要:博士生面临的压力,主要包括导生关系紧张和社会偏见带来的情感枯竭,以及论文发表困境和就业前景引发的本领恐慌。情感枯竭和本领恐慌,虽然在微观层面都表现为博士生的心理问题,但实际上是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问题。社会结构引发的问题,很难因博士生个...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构拟
摘要: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国际中...

文学研究

“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的生成、接受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文学常识而广泛提...
李商隐诗技形成的社会文化考察
摘要: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李商隐诗技形成的原因,可以发现李商隐的历史处境与文学创作之间有更深层次的关联:其诗堆积典故,来自当时社会由上而下的“以知识为外饰”的好尚,李商隐以写作幕府公文为出路,亦有追随公共风气的必要,这也影响了他的诗作;其诗辞...
总结与新变:《汉文典•文章典》的文体思想
摘要:来裕恂《汉文典·文章典》蕴含着比较系统而丰富的文体思想。来裕恂文体概念涵括体裁、体类、语体与风格等多层含义;其文体体类观分类标准多元、分类层次清晰;其文体类型观兼顾书体与篇体;其文体价值观推崇正体、重视载道经世、追求语体的雅...

巴蜀论丛

司马相如赋异文的类型与价值
摘要:司马相如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史记》系列、《汉书》系列、《文选》系列等不同的版本系统。对不同版本系统中的赋篇进行文字比勘,汇集其中的异文资料,发现古籍中各种各样的异文类型,大都可以从相如赋中找到例证,堪称是研究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样本。...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