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2025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共党史研究》(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机关刊物。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免费
目录

本刊专稿

坚持历史思维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2025年4月23日至24日,与在山东济南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委书记分别致...
深耕红色文化沃土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到山东视察,去年5月再次亲临我省,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
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进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把党校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1933 年创办于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前身),便把党史列为重点课程之一,张闻天同志曾负责相关课程教学。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开始在党员干部中相对...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力量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
“第二个结合”提出的重大意义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了深入阐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概念,并就“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全面系统论述。在这个过程中,...
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英雄军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后,军队及时出台工作措施,有力推进全军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为有着90多年辉煌历史的最高军事学府,以史铸魂育人、鉴今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概念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研究宣传阐释,做了大量工作。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承担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下面谈谈对中国共产党...
沂蒙精神铸就历程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下面以沂蒙精神的铸就历程为切入口,谈谈沂蒙精神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
中共党史党建学视域下红色文献研究的深化
红色文献作为极具价值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学科纷纷加入,研究成果颇具规模,但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与不足。比如,对何为红色文献,相关说法很多,有的说法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界定红色文献的内涵和进一步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贡献和鲜明特质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以来,学界从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然而目前在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全面梳理,深...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其中“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之一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是坚持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牢牢守住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文化根基、精神命脉。2023...

专题研究

国际共运视域下中共旅欧组织对无政府主义者的争取与斗争
[摘要]中共旅欧组织与工余社围绕苏俄时局和无产阶级政党作用的论战,是在国际社会主义思潮中展开的,与共产国际构建工人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工余社受欧洲无政府主义者影响,积极宣扬“俄国革命失败论”,认为这是所谓“政党专政”的结果,主张工会...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对英国的认识、政策及其影响(1937—1940)
[摘要]七七事变前,中共将共产国际的方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主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联合英、法、美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苏德缔约后,英苏关系恶化。中共认为,英国有可能联日反苏,胁迫中国停战,缔造“远东慕尼黑”...
“群众性”武器:敌后抗日根据地手榴弹的制造
[摘要]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历经四年多的探索,确定兵工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大量生产手榴弹、地雷等“群众性”武器。随后,中共广泛发动群众,建立与军区、军分区、县三级武装力量体系相匹配的手榴弹三级制造体系,并以后两级为重点,发动民间能工巧匠加入制...
上海基本建设用地检查中的退地问题(1959—1963)
[摘要]在初步纠“左”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历史背景下,1959年至1963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基本建设用地检查,目的在于让用地单位退出多征、早征的土地,以支援农业战线、度过困难时期。上海按照中央的要求和规定,开展多轮用地检查及处理,政府、企业、...

改革开放史研究

国际货市基金组织中的中国代表权问题(1971—1980)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与绝大多数国际组织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存在特殊的法律和金融问题为由,拖延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其背后是美国刻意设置障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要求落实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呼声以及对中国诉求的...

地方党史研究

陕北地方政府财政危机与苏维埃革命
[摘要]民国初期,陕北社会元气疲敝,但依靠皮毛和鸦片贸易,尚可弥补财政赤字。1927年前后,驻军军费逐渐成为地方负担,形成财政积弊。军政当局成立地方银行,依靠强力手段募集股本、发行货币。然而军队给养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滥发纸币的行为无异于...

学科建设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事”与“理”
在中共党史上,“事”和“理”的关系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其实,无论自然史或人类史,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存在。人们不能制造它、改变它或者消灭它,而只能去发现它、认识它和利用它。从表面上看,历史现象是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

青年论坛论文选登

中共上海区委与一九二六年夏季内外棉纱厂罢工
[摘要]1926年夏季,中共上海区委发动五卅运动一周年纪念活动,重新燃起了工人运动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沪西小沙渡地区的日本内外棉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斗争陷入僵局时,中共上海区委及时介入,引导工人与厂方谈判,并通过工会动员社会各界给予救济。第一...

党史资料

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历史考察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以下简称“青军会”)是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以黄埔军校内的共产党员为主体,由各方革命力量共同倡议组织的革命军人团体。对于青军会这一中共早期统战工作的典型实例,既有论著多围绕其与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展开介绍和研究①,...
相关杂志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共党史研究

杂志价格:¥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共党史研究

杂志价格:¥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