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共党史研究》(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机关刊物。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免费
目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洞察我国发展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重要讲话、...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踏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此后,党的二十大把新征程写进了大会报告和党章,新时代新征程成...

本刊专稿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在改革开放46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上册出版发行。2024年12月31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出版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
党员干部要从新时期党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丰富智慧和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①《党史》三卷上册通过记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这段历史,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对学好党史、用好党史的重要意义
《党史》三卷上册出版是一件大事,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工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提供了权威教材。 学好党史、用好党史,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的历史...
一部高水平的党史学术著作和权威的党史学习教材
编写《党史》三卷是党中央交办给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重要政治任务。我还记得,在《党史》二卷出版前后,当时分管党研室的习近平同志就多次敦促继续编写好《党史》三卷,原党研室由此调集力量成立编写组,启动《党史》三卷的编写工作。...
永远的铭记和坚守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无论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上,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都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在这一页党史上,写着10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三卷上册记录的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真实进程。...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的主要内容、编写过程和特点
编写《党史》三卷是继《党史》一卷、二卷之后,党中央交给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编写方案,《党史》三卷主要反映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这34年的历史,分为上、中...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跨根据地”视野
“中国抗战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笔谈(二) 一切历史研究都是在不断拓展的认识维度中获得推进的。对抗日根据地史而言,“跨根据地”视野或许就有此等意义。 “跨根据地”之说,始于笔者参加的一次学术会议。2022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
关注抗战时期的战地军政关系
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持续深人,“战时军队”逐渐成为研究者重点考察的对象。八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单辟一卷专论战时国民党部队和中共武装,涉及战时军队的组织架构、官兵人事、武器装备、军需后勤、政工党务等基本问题①,可以视作对这个热点的积...
日常生活史视野下的抗日战争研究
对于抗日战争研究而言,战争无疑是最重要的主题,无论是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进行的军事抵抗,还是围绕战争进行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动员,都是一种非常态的历史。学界对于抗日战争研究曾有一种反思,认为其经常是一种泛化的对抗战时期历史的研究,而非...
从战后日本学界的侵华战争史研究中发现问题
抗战胜利80年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发展,离不开与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海外学界的交流。中国学界吸收了日本学界在该领域的部分方法与概念,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野。但是,任何国家的研究都有其自身的学术发展脉络和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任何学者的成...

专题研究

“胜利在脚”:红军山地夜路行军力研究
[摘要]行军力是反映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红军的行军力独特且罕见。这是中共基于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主动适应山地夜战环境,将快速持久的行军速度内嵌于游击战略战术,并以灵敏的“耳目”、细致的政治工作、坚强的后勤保障以及严密的组织纪律为基础练就...
“人民阵线”论说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表述的形成
[摘要]20世纪30年代,为抵制法西斯势力,法国、西班牙等国兴起人民阵线运动。共产国际七大召开后,中共呼吁建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的人民阵线”,并援引法国、西班牙人民阵线的胜利作为参照。各地救国会亦纷纷成立,以抗日救国为号召。西安事变...
中共对于国民党军事统帅部改组的因应 (1944—1946)
[摘要]抗战时期,围绕国民党军事统帅部改组的争论是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中共认为,军委会对于抗战局势恶化难辞其咎,必须改组,并成立联合统帅部。国民党则反复强调军令统一,拒绝对一党包办的军委会进行改组。抗战胜利后,中共联合各党派要求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的开设与调整
[摘要]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全面学习苏联,在全国范围设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为了适应中国实际,思想理论界对课程作出有限调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自身也开始调整马列主义基础课程。苏共二十大对《联共党史》的批评,使课程的整体方向发生转变。中国...
高层互访与中德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初步形成(1972—1984)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联邦德国政府和经济界将同中国建立全面经济关系视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策略。他们通过推动工业品出口、获取工业原材料,并将生产外包给劳动力廉价的中国,力求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优势地位。中国大规模引...

学科建设

从典范化党史研究中汲取学科建设资源
[摘要]中共党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锤炼应该立足于数十年来的党史研究实践。以《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为代表的典范化党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的学科特殊性、学术意识的开放性以及学术路径的多元化等方面提出并践行了极具前瞻性的理念。这...

青年论坛论文选登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挺进东北的决策与实施
[摘要]全民族抗战胜利后,中共确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重中之重是发展东北。围绕进军东北的主力之一新四军第3师,中共中央与华中局、东北局、山东分局就部队动向、作战重点等问题多次沟通。面对进入东北后的困难处境,该师又在中共中央领导...

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中共抗战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中共积极倡导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等人民军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抵抗日军侵略,在党的自身建设和根据地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新世纪以来,...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总论 基层传播的历史条件与双向运动(张慧瑜)东方学刊2024.4 目标引领发展百年:1949-2050(徐现祥)中山大学学报2024.6 新中国75年跨...
相关杂志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共党史研究

杂志价格:¥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共党史研究

杂志价格:¥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