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2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清张祥河《饯书图》鉴赏
摘 要:文章通过对张祥河《饯书图》的鉴赏和对黄钺门下弟子题跋的释读,分析黄钺对书籍的挚爱以及当时文人墨客对黄钺的崇敬与爱戴。画作中众多士人的题跋,是了解这幅画的文献资料,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饯书图》兼具史料和绘画艺术,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扬州博物馆馆藏黄杨木雕赏析
摘 要:黄杨木雕因其材料的珍贵性及独特性,加上匠人纯熟多样的雕刻技法,使黄杨木雕造型精巧细致,线条流畅自然,无斧凿痕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以馆藏黄杨木雕精品为例,来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关键词:黄杨木雕;摆件;馆藏 DOI:10....
庐江县临湖尉汉墓
摘 要:2006年12月,在庐江县城北发现了塔山一号汉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庐江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勘探和抢救性发掘清理。因出土一枚“临湖尉印”印章,该墓也被称为“临湖尉汉墓”。临湖尉汉墓保存完整,随葬品丰富,共清理出陶器、青铜...
虢仲钮编钟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9国君虢仲墓中出土了1组8件的虢仲钮编钟,在西周晚期诸侯墓葬中极为罕见,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与甬编钟并存成套出土的钮编钟。这套钮编钟的出土更新了人们对钮钟的认知,其早期探索不仅为后来的钮钟...
广府祠堂建筑装饰教化功能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研究广府祠堂建筑装饰教化功能,为广府祠堂建筑装饰纹样的提取与教育化传承问题提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广府祠堂;建筑装饰;教化功能;教育化传承;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
苏州何山东周墓出土青铜盉及相关问题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何山东周墓出土了苏州地区较为罕见的先秦青铜器群,其中的铜盉铭文价值突出。文章对此盉铭文的进一步分析,厘清途为盉的命名,细化墓葬年代,并进而推测墓葬可能的族属性质、历史背景,佐证春秋吴国多元融合的文化特性。 关键词:何...

文物保护

加强合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摘 要: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承载者,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生产生活与历史演进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精髓,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风貌与制度文化特质。在考古工作中充分...
国保单位胡里山炮台维修项目探究之二
摘 要:厦门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近代炮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们多方筹集经费分批次对文物进行全面修缮,笔者计划选取个别有代表性、可借鉴项目研究说明以供参考。胡里山炮台历史建筑较多,由南向北,...
芜湖市革命旧址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 要:革命旧址建筑见证了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芜湖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皖江地区抗日主战场、渡江战役第一登陆地,拥有一批革命旧址建筑。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对芜...
基于“非遗+数字藏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数字化转型研究
摘 要: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特别是数字藏品这一新兴概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其唯一性、可追...
馆藏书画的光照老化机理与防护措施研究
摘 要:书画文物在长期展陈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光照老化的威胁。光照作为主要的环境损伤因素之一,会引发书画颜料和基底材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色彩蜕变、结构脆化等不可逆的劣化。为了延缓书画的光老化进程,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世代传...
传统纺织品的现代保存:从丝绸之路到实验室
摘 要:纺织品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存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自然老化、环境变迁以及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古代纺织品的保存状况堪忧。文章首先回顾了丝绸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丝绸制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探讨了传统纺...
雪窦山石刻病害及保护利用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基于此,文章调查研究了宁波地区雪窦山石刻文物信息,通过宁波地区气候特征探讨雪窦山石刻病害特征及其病害成因,提出对于雪窦山石刻的未来保护方案以及其合理利用的建议,希望对宁波地...
九日山祈风石刻:世界遗产地位下的当代价值及保护策略的新视角
摘 要:泉州是中国宋元时期(10~14世纪)的最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在世界海洋贸易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位于泉州湾及晋江水域的历史岸线的泉州南安市九日山祈风石刻,记载了宋元时期为进行海洋贸易往来商船举行祈风仪式等内容,成为泉州作为海上丝...
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路径探究
摘 要: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物对文化传承弘扬意义重大。随着时代发展,革命文物在新的使命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时代背景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弘扬密不可分,对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

博物馆学

博物馆家庭观众观展体验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进行家庭观众调查,从行为和语言互动两方面分析亲子家庭观众的互动模式,同时比较家长和儿童关注的展品及其观展体验差异。家长在博物馆观展过程中扮演着教师、伙伴、助理、监管...
创新实践在文物展览翻译中的应用与探索:以“片羽重辉
摘 要:博物馆展览中的英语翻译既是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开展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文章以“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文本翻译为例,对文物展览翻译中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反思与总结。熟悉展览大纲是做好英文翻译工...
年俗文化主题展览的策划实践与解读
摘 要: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孔子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依托,举办“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展览创新策展思路,系统挖掘龙文化和年俗文化,并通过精彩纷呈的配套展览、社会教育活动、非遗技艺展示、文创产品开发等共同营造“博物馆里过大年”浓厚的节日...
带着博物馆“流浪地球” 
摘 要:当今博物馆的形式与空间突破了旧有的建筑物和固定的空间模式。流动博物馆打破空间局限,用流动的形式,将博物馆文化带到公众身边,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延伸。文章总结了长沙流动博物馆近15年的实践,研究了流动博物馆流动展览、趣味课堂、手...
论图片展的展陈优化:以“龙行中华
摘 要:自2014年起,由中国文物报社、生肖文化传播联盟牵头发起,联合全国多家文博单位于每年春节期间推出生肖文物大联展。展览通过搜集全国范围内各博物馆馆藏生肖纹样文物,策划形成文物图片展,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较于有实物展品的展览,观...
通感与想象:人物类展览策展思路分析
摘 要:人物类展览通过综合展示人物故事来传递时代精神和文化传承,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式、选择什么视角去讲述,都会影响人物类展览的整体风格。策展注重“联觉”“通感”,可以扩大展览叙事趣味、激发想象力。通感与想象在策展中的应用有打开思维、拓宽空间...
探索馆校合作模式,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摘 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场馆,承载着优质的文化资源,理应发挥宝贵的文化遗产所赋予的教育功能。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中,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博物馆和学校也成为教育上的最佳合作伙伴。如何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需求,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以及当...
新形势下博物馆做好运营管理的有效举措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博物馆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全民族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使命,其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做...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摘 要: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机构,其陈列展览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陈列展览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涉及展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呈现,还包括展览设计、展示技术、受众体验等多方面的创新与提升。然而,博物馆陈列展览仍存在展览主题...
我国馆校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前瞻
摘 要:回顾我国馆校合作发展历程,可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以简单参观访问、资源外借等形式为主的萌芽期(1905—1949年);以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为核心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博物馆资源进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变革阶段(1978...
提高博物馆讲解工作质量的路径探索
摘 要:博物馆属于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浓缩的展示区,而讲解则是博物馆与观众建立有效沟通的桥梁,因此讲解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质量,如何有效加强讲解工作质量也成为当前博物馆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博物馆讲解工作价值,从博...
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跨文化视角下的博物馆实践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博物馆实践中的重要议题。文章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博物馆如何在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文章分析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实践,凸显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浅析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摘 要:随着文旅融合实践的不断深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场所,如今已经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之一。这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梳理近年来博物馆...

学术研究

金文名物巿及时代特征
摘 要:衣饰是册命赏赐中重要的象征名物,巿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巿最早用来遮蔽前体,后才逐渐演化为命服。巿或写作韨,熟皮制成,颜色、形制、花纹因身份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单就巿而言,不同级别、不同时间,出现的频率亦有所区别。 关键词:金文;巿...
试论宁夏黄河文化的内涵标识
摘 要:黄河所经各省区在地域上均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识。文章通过梳理宁夏黄河文化的区位优势、主要的历史文化内涵,最终归结出西夏文化可作为宁夏黄河文化标识性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对认识和研究宁夏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宁夏黄河文化;...
试论凉山彝族传承千年的“三色”文化
摘 要:颜色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简单反映,更是文化认同和精神表达的重要载体。对于彝族这样历史悠久的民族而言,红色、黄色和黑色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色彩,更深植于彝族人民的信仰和哲学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火的力量,象征着生...
浅议东北地区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摘 要:鄂伦春族萨满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观念、精神建设意识及文艺创作资源等,影响着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但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击,鄂伦春族萨满文化正在加速流失。文章从保护东北地区鄂伦春族萨满...
南阳夏饷铺墓地出土鄂国青铜器整理与研究
摘 要:鄂国是商周重要诸侯国之一,但传世文献对于鄂国的记载仅寥寥数语,近年来河南南阳夏饷铺墓地的发现,让鄂国的历史展现了全新的面貌。文章针对夏饷铺鄂国墓地出土有铭青铜器进行整理,梳理南阳夏饷铺墓地鄂国历史源流,探究鄂国族姓问题及其变化原因。...
章怀太子墓壁画
摘 要:“事死如事生”这一观念,一直以来都对人们的丧葬习俗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唐朝时期,社会开放包容、经济繁荣发展,人们对丧葬事宜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贵族阶层尤甚。墓室壁画宛如献给墓主的“厚礼”,生动描绘了墓主生前的生活场景。章怀太子墓中的壁...
揭阳孔庙与高校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
摘 要:揭阳孔庙被誉为“岭东古建筑的明珠”,有丰富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为让地方文化滋养高校立德树人,揭阳开放大学师生到孔庙研学,基于OBE理念,创建有故事、有主题的浸润式实践教学,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把孔庙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起来,...
克孜尔石窟第38窟造型特征探索
摘 要:克孜尔石窟第38窟建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之间,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石窟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克孜尔石窟第38窟正是这一时期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其精美的壁画和雄伟的规模,展示了当时...
濂溪书院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
摘 要:周敦颐“开湖湘之学统”,其倡导的濂溪文化代表了湖湘文化在中古以后发展的制高点。因周敦颐“三仕郴阳”,郴州建有多所濂溪书院。濂溪书院是郴州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但其文化传播面临困境。濂溪书院文化传播应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推动文化资...
探析明代古籍版本鉴定 
摘 要:古籍是古代书籍的简称,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宋雕版盛行,版本二字合为一名,初始“版本”一词仅指雕版书籍,后期则形成了包含刻本、写本、石印本等在内的版本范畴。由于宋元古籍存世凤毛麟角,明代古籍相对存世量...
浅谈甘谷大像山殿宇的山门
摘 要:大像山是渭河流域古丝绸之路上一处融石窟与古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宗教活动场所。修建于古建殿宇前的几处山门,从外形来看,形式多样,建筑结构灵活。山门上的门额题字和门联,内容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文章通过介绍大像山殿宇的山门、山门的...
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与实践
摘 要: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物,不仅体现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创作和推广的过程中,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长期突出。文章对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

文化遗产

互动体验视域下节气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摘 要: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其中蕴含的哲学、科学等诸多内涵对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帮助。文章从互动体验的视角出发,分析当代文化消费的互动体验需求、节气文化...
贵州威宁“撮泰吉”文化的保护与推广研究
摘 要:撮泰吉是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价值。作者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实地考察,全面探讨了贵州威宁地区“撮泰吉”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文章旨在挖掘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
泉州洪四影剧院的建筑特征及其文物价值
摘 要:洪四影剧院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典型苏式风格建筑,是一份珍贵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文章分析了洪四影剧院的时代背景、发展变迁、建筑特征和文物价值,提出保护再利用的建议,以期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苏式建筑;文物价...

资讯

第三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
11月24日至25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论坛以“鼓浪和鸣:文化遗产保护新力量”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在实...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8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9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8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6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3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歌海

    歌海

    2025年03期
    ¥6.00
  • 收藏·拍卖

    收藏·拍卖

    2025年03期
    ¥28.89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5期
    ¥9.9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15期
    ¥21.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