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扬州木版年画《观音像》赏析
摘 要:年画,中国民间最常见的艺术品之一,具有极高的实用、审美功能,是人们驱邪避凶、求福纳祥的文化载体。扬州木版年画《观音像》是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馆藏中的特色年画之一,画面描绘了观音、善财、龙女、韦陀、白鹦鹉等佛教人物形象,...
川渝地区商周时期尖底盏浅析
摘 要:文章对川渝地区商周时期出土的尖底盏进行梳理,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型式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该地区的尖底盏划分为四段,分别对其年代、器形演变、分布范围以及同出器物组合进行简要梳理,并尝试对其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说明。此外,对尖底...
安吉县博物馆馆藏古代投壶初探
摘 要:投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器,后演化为娱乐用具,其历史悠久,对研究古代先民精神娱乐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对安吉县博物馆馆藏古代投壶的形制介绍,对其反映的社会文化信息进行初步解读。 关键词:安吉;投壶;娱乐 DOI:10.200...
巴中西龛石窟隋唐造像题材世俗化研究
摘 要:巴中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拥有保存较好的巴中石窟群。位于西华山的巴中西龛石窟是其中的代表性石窟。巴中西龛石窟造像题材种类众多,主要有佛像类题材、弟子类题材、菩萨类题材、天王力士类题材四大类题材,还有以伎乐飞天为代表的其他类数量较少的题材...
昭通地区汉画像图像学研究
摘 要:针对滇东北昭通地域的图像学研究,对于追溯自汉代以来对西南边陲的开发、西南地区同中原汉族文化交融的进程、云南本土民族变迁历程以及“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等方面,均展现出极为关键的学术意义。文章旨在集中探讨该地区的图像分析与研究工作,深度...

文物保护

榆林市靖边清凉寺石窟3号窟壁画颜料的初步分析
摘 要:为了科学认知陕西省榆林市靖边清凉寺石窟3号窟壁画颜料的成分和工艺,为获取壁画原始信息及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3号窟壁画的27个彩绘颜料样品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除3号窟壁画右壁发现一处黄色有机染...
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在青铜器修复补配中的应用
摘 要:面对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残缺、断裂、变形、锈蚀物等病害问题,多采用传统的青铜器修复技术,若青铜器残缺面积大、纹饰精细,用传统修复方法则周期长且不易达到完美的效果。文章将传统修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三维扫描、虚拟修复、3D打印等新技...
怀仁市可移动文物价值分析与保护利用研究
摘 要:怀仁市拥有丰富的可移动文物资源,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文章首先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定义、类别及特点;其次,深入分析了怀仁市可移动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具体文物实例,展示了其在见证特...
清代坛城天花的研究性保护
摘 要:文章阐述了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佛龛坛城天花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现状,概括性总结和分析了在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流程,记录了突破难点时采取的解决措施,为日后坛城天花的保护、推广和文化传播奠定基础。 关键词:坛城天花;保护;修...
嘉峪关明长城-双井子堡现状勘查与保护研究
摘 要:双井子堡作为嘉峪关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军事价值。文章通过对双井子堡进行详细的现状勘查,分析其保存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及加固措施,旨在为双井子堡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
城市中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利用探索
摘 要:谢家洋房是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老海州城近百年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见证。文章基于谢家洋房修缮工程实践,系统阐述其修缮内容与实施过程,从修缮设计、活化利用等方面入手,探索城市中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工作思路,以期为此类文物保护...
民国纸质档案不当历史“修复”遗存形式及再修复探索
摘 要:档案文献以纸张为载体,由于纸张本身的脆弱性,在保存与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种病害。面对这些问题,藏书者由于缺乏专业的纸质档案保存修复理念以及修复技术,自发修补往往加剧损害,使病害扩大。现代化学胶水、胶带虽能暂时解决纸张撕裂问题,但这些历...
福建土楼的结构特性及其保护策略
摘 要: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齐全的功能和宏大的规模著称于世。福建土楼以“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结构为核心特征,其生土夯筑体系与“三堂两落”空间布局展现了人地协同的营建智慧。文章通过阐述福建土楼的定义与分布、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
浅述河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河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及管理现状,分析革命文物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北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物名录 DOI:10.20005/j.cnki.i...

博物馆学

创新视角下的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
摘 要:随着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知识教育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传统的文物陈列展览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亟须创新展览设计,以提升观众的体验。文章分析了传统展览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通过创新设计原则,如故事化叙事、主题化布局、跨学科融合、情境化...
革命类旧址纪念馆陈列展览的空间利用和展陈设计
摘 要:文章以邓小平故居“蚕房院子”作为研究对象,阐述革命类旧址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有效策略,提出革命类旧址纪念馆空间利用方法以及展陈设计路径,包括空间布局、展览参观路线规划、展陈风格和形式等,在保护旧址风貌前提下,通过展览的形式更好地发挥爱国...
区域协同发展框架下的南通地区博物馆发展
摘 要: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中小规模博物馆的发展常常受限于资源匮乏、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在这一背景下,南通地区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为当地博物馆的发...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中的VR技术应用研究
摘 要: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在数字化时代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分析VR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文章明确了VR设备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其在博物馆策展中的多样化应用,如沉浸式展览体验、虚拟展览导览和互动式学习体验等...
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光照管理与损害评估
摘 要:文章以贵州省思南乌江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展厅光照环境展开全面监测与数据分析。通过构建光化学损害评估模型,量化不同区域文物的光照暴露风险,揭示展柜内外光照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展厅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强度存在显著差异,自然...
元宇宙背景下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元宇宙是基于扩展现实技术上所形成的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造空间,其内部拥有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用户可在该空间内进行社交、经济等多样化活动。自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博物馆热”现象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话题。如何有效缓解博...
文商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讲解服务优化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博物馆运营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阐述‌了综合性博物馆在文商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职能拓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当下讲解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祖庙博物馆等实践案例,提出讲解服务需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分众讲解内容...
中小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博物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占我国博物馆总数大比重的中小博物馆由于受到条件制约,存在诸多短板,面临发展乏力的问题。如何提升中小博物馆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
从“物”到“数”的智慧化转型:邵武市博物馆数字化技术赋能文物保护的成效与反思
摘 要: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文章以邵武市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分析县级博物馆实施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数字化技术在提升文物保护科学性与精准性、优化馆藏资源管理与调度效率、拓展文物展示与教育传播...
红色故事讲解艺术初探
摘 要:红色故事凝结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历程中孕育的优秀文化、铸就的革命精神,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讲好红色故事不仅直接关系到其传播效果,更是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探讨红色故事讲解方法的同时,还需做好前期创作工作...
公共博物馆服务均等化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关乎国家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诸多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彰显。因此,面对公共博物馆服务均等化的诸多现实挑战,应当提升公共博物馆收藏、展览和数字...
浅谈网络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升级
摘 要: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行业的资源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转型,博物馆能够提升管理能力、丰富传播方式、...
跨学科教学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调研报告
摘 要: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建设“文博+教育”教联体,拓宽教育维度,实施跨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肇庆市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教育项目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跨学科教学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优势与面临的...

学术研究

江西汉墓出土模型明器分期及形制演变研究
摘 要:江西境内汉墓的发掘数量众多,出土了大量的模型明器。文章通过研究区域内汉墓出土的仓、井、灶等部分典型模型明器,尝试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初步分期,并对其特征演变进行分析,揭示其各自所隐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广泛的历史信息,从中了解汉代各个时期...
云冈石窟造像风格中的犍陀罗艺术影响
摘 要:云冈石窟是佛教石窟艺术的典范,其位于山西大同市,开凿于北魏时期。其规模宏大、造像精美,是中外多种艺术风格的体现,其中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尤为明显。犍陀罗艺术起源于古印度西北部,其以写实的雕刻技法、独特的造像风格著称。云冈石窟的造像在明...
商人“軷祭”考
摘 要:文章以殷墟刘家庄北地L10两侧祭祀遗存为中心,通过分析考古资料并结合古文献记载,认为该祭祀遗存应属“軷祭”,即古代祭祀道路神的仪式。其功能包括祈求出行平安、军事顺利及维护社会秩序,并进一步推测“軷祭”在商代还被作为丧礼使用。 关键词...
北魏解兴石堂研究
摘 要:解兴石堂营建于北魏太安四年(458),是平城时期葬具建筑的典型代表。该石堂由30余块石板拼接而成,其建筑形制融合汉晋传统与北朝创新,彩绘图像涵盖礼乐、武士、帷帐及人物衣饰等多元主题。文章以解兴石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筑结构、装...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物价值传播及成果转化效能提升研究
摘 要:少数民族文物价值传播及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对于促进文物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研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可以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物的保护、传承和文物价值传播及成果转化效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少...
不可移动文物的“智慧化+网格化”安全管理
摘 要:文章基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制度性困境与实践性挑战,论述文物安全监管层面中治理效能提升的难题。通过引入智慧化与网格化的双重治理模式,结合南京市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监管的实际应用案例,系统阐释“智慧化+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
论古陶瓷鉴定之方法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生活与文化需求的追求不断提升。近年来,“国潮热”兴起,越来越多人对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但需注意,若仅凭一腔热血贸然进入收藏圈,往往会“有去无回”。文章着重介绍科学学习古陶瓷鉴定的方法,以及学...
吕梁红色资源赋能地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
摘 要:吕梁地区的红色资源丰富多样,这些资源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还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吕梁红色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资源整合不足导致各学段课程内容缺乏连贯性,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学生对红色文化...
文物主题游径:基于空间叙事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活化研究
摘 要:文章聚焦于基于空间叙事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活化研究。空间叙事理论和文物主题游径设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共通性决定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活化的可行性。以韶关小岛片区主题游径为例,从以时空解析构建叙事认知、以萃取主题完善叙事体系、以优化布局整合叙...
甘肃临夏地区史前文化青铜器赏析
摘 要: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继新石器时代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时代,以使用青铜器为典型标志。临夏地区出土的史前文化青铜器,无论在历史、艺术还是科技层面,都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与历史价值。这些青铜器中绝大多数为国宝级文物,在中国青铜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
84版与09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之比较
摘 要:《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最早颁布于1984年。为适应近20年来考古学学科环境的客观改变,21世纪初,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其组织修订。两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在制定背景和内容方面均存在一些差异。相比于84版,09版更为完善...
跨媒介叙事视域下的非遗文化传播研究
摘 要:数字传播时代下的媒介融合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跨媒介叙事的可能。非遗文化作为多元文明交流的桥梁,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底蕴,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跨媒介叙事理论,深入探讨了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播路径与...

文化遗产

潮汕版画的历史传承、艺术特色与当代发展浅析
摘 要:文章旨在梳理潮汕版画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梳理潮汕版画历史脉络,分析传统版画技艺到现代创新的实践,揭示其在地域文化和中国版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探讨如何在现代语境下...
文化遗产视域下陆浑灌区工程价值分析
摘 要:陆浑灌区工程是人民水利的产物,铭刻着特定时期全民兴建水利的历史记忆,浸透着建设大军勠力同心、百折不挠的智慧与勇气,是豫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精神丰碑,饱含丰富多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文章立足黄河流...
泰宁乡土建筑遗产分类及价值探究
摘 要:乡土建筑遗产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乡村风貌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泰宁县153处乡土建筑遗产进行分类,并系统归纳其遗产价值,以期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土建筑遗产内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

考古研究

济南千佛崖K19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摘 要:济南市千佛崖摩崖造像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K19龛共有佛造像14尊,保存完好。其对于研究山东地区隋唐时期造像发展演变序列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在2024年修缮过程中,K19龛新发现2处题记,进一步补充了供养人身份信息,对于...

资讯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京举行
9月18日至1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俄罗斯等22个国家和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年会上,我国代表团提出的《壁画病害分类》《丝织品文物病害分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北京颁发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
9月19日下午,《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在正阳门箭楼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北京颁发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申遗成功以来,北京持续加强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一步带动老城整体保护,推动“古都之脊”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联合国教科文...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9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9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8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8期
    ¥18.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理财·经济版

    理财·经济版

    2025年10期
    ¥12.00
  • 当代音乐

    当代音乐

    2025年10期
    ¥21.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6期
    ¥12.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8期
    ¥9.9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