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三门峡地区出土汉代错金银器物及其制作工艺分析
摘 要:两汉时期,三门峡属京畿重地,交通便利、文化发达。近年来,在考古实践中出土了精美的错金银文物,这些文物有酒器、车马器等,它们工艺精湛、制造精良、纹饰精美,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关键词:三门峡;汉代;错金银 DOI:10.20005/j....
《山子传》碑考略
摘 要:新野明清之交的布衣诗人李青曾被过继给舅舅,后又让二子和五子归宗,以致出现了两块传碑:沙堰霞雾溪碑为生圹碑,只有出生时间、立碑时间;上港果园碑为后代纪念他所立,加上了猜测的传记作者、后代子孙。文章从上港果园《山子传》入手,一窥以明代遗...
从“南海Ⅰ号”出水歙砚探讨宋至清时期瓶池砚之变迁
摘 要:“南海Ⅰ号”出水宋代瓶池砚纹饰古朴静谧,造型端庄秀丽。此类砚台寓意吉祥,其形制在历史演变中加以各时代的烙印,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宋代开瓶池砚之先河,格调高雅;元代瓶池砚工拙料粗;明清时期注重雕工,纹饰繁缛,高超技艺与审美要求支撑下,...
凉山彝族古代兵器:历史、工艺与文化内涵
摘 要:凉山彝族古代兵器承载着彝族的历史、文化与军事智慧。文章通过对凉山彝族古代兵器的分类、制作工艺、传承与演变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彝族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发现,这些兵器不仅是战争与狩猎的工具,更是彝族文化传承的物质...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汉中到广元段金牛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汉中到广元段金牛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通过对其保护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以实现金牛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并造福沿线地区民众。 关键词:...
明万历刻本《太函集》修复研究
摘 要:《太函集》是安徽省图书馆一部重要的徽州文献,因老化焦脆、掉渣缺损严重,1987年由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对其进行修复。修复措施包括采用“托”法,保留前人修补遗存,扣装旧护叶、旧书皮,留存蓝布函套等。此书是安徽省图书馆馆史上一部重要的...

文物保护

基于纸质文物保护需求的瓜尔豆胶清洁剂探索
摘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纸质文物因其材质的脆弱性和环境等外界因素的侵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污损现象,而传统的清洁方法对文物自身往往造成二次损害。瓜尔豆胶因其天然、低毒性和良好的成膜性,成为文物修复中潜在的清洁剂基质。研究基于纸质文物的保护...
古村落建筑遗产的修复与利用研究
摘 要:福建永定土楼是我国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功能享有盛誉。文章以永定土楼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发展历程、建造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构造形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文章在...
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融合研究
摘 要:邓恩铭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其故居文物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这些文物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面临自然老化、数字化挑战以及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文章旨在探讨邓恩铭烈士故居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融合策略,通过提升修复保养技术、开...
关于泰安市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新探索
摘 要: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是对文物本体的物理性修复和保养,更涉及对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地域性特色的深入挖掘与呈现。文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较高要求,既需要依托科学的保护方法对文物进行有效修复与保存,还应考虑如何在不损害文物原...
延安革命文物旧址的保护利用与时代价值研究
摘 要:延安革命文物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伟大奋斗历程,延安也因其特有的红色革命文化闻名,城市内丰富的革命旧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和学习。文章旨在通过探究延安旧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暴露出的问题,总结归纳出对旧址保护具有...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雷州石狗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
摘 要:雷州石狗是粤西地区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珍贵文物,目前的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三维扫描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给雷州石狗文物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文章通过分析三维扫描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三维扫描技术在雷州石狗数字化保护中的作用,包...
印江县木结构文物的虫害防治与保护技术研究
摘 要:印江县位于贵州省武陵山脉区域,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木结构文物众多。印江县木结构文物记录了印江县文化发展的珍贵记忆,同时也因建筑材料的特殊性和年代久远面临严重的虫害威胁。文章聚焦木结构文物的虫害防治与保护技术,通过梳理现状、分析虫害威...

博物馆学

特殊群体共享博物馆文化服务的途径与策略
摘 要:博物馆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文化机构,承担着延续历史文脉、保存社会记忆、促进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应该惠及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泛社会公众,这是践行共享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文章在...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空间服务设计策略
摘 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虚拟空间服务设计对于博物馆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当前相关服务设计及博物馆旅游理论前沿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游客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讨将服务设计理论、工具...
博物馆常态化延时开放服务现状及相关建议
摘 要:博物馆常态化延时开放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公众多样化参观需求、促进文化消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探索初期仍存在着安全隐患多、运营成本高、活动安排同质化强等具体情况。探索形成政府、博物馆、社会公众协同治理的服务模式,有助于破...
现代博物馆陶瓷类文物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摘 要:烟台市博物馆馆藏陶瓷类文物涵盖新石器时代至民国各个历史阶段,种类多样,包括青瓷、白瓷等。这些陶瓷类文物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反映不同时期社会文化与审美观念。文章旨在介绍烟台市博物馆陶瓷类文物的特色与价值,阐述其在保护、利用方面的策略,包...
多媒体互动装置在博物馆陈列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在数字科技的推动下,多媒体互动装置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文章以广西横州市博物馆为例,对多媒体互动装置在博物馆陈列中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虚拟导览、场景复原技术如何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以及互动游...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时代梅州市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探究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梅州市非国有博物馆获得蓬勃发展,数量上得到显著提升。然而,相对新时代高质发展而言,其整体质量有待提升。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梅州市非国有博物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突破固有思维,加强博物馆法人结构治理,建立...
数字人文视域下周敦颐理学文献档案育人路径研究
摘 要:周敦颐纪念馆文献档案涵盖古籍刻本、古籍写本、拓片、图片、视频等资料,既是进行周敦颐研究的物质文本,又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赓续文脉、以文育人的作用。加强数字人文视域下周敦颐纪念馆文献档案育人路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动手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麦积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影响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积极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教育活动,让青少年通过动手实践,在活动中亲...
运城博物馆志愿者激励因素研究
摘 要:我国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迅速扩张,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同时也给公共运营和服务带来了挑战。博物馆志愿服务解决了人员短缺的问题,志愿者成为支持博物馆的重要力量。因此,博物馆普遍将志愿服务作为重点工作,并逐步规范管理。但志愿服...
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探究
摘 要: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宝库,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新乡市博物馆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联系,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结合教学实践案例,阐述博物馆资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理解能力、...
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对策性思考
摘 要:博物馆具有收藏、保护、研究、教育等功能,是各地文化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县级博物馆能够展示地方特色文物、显示地域文化特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和省级、市级博物馆相对比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的发展上都比较落后。沁阳市博物馆作为一座综合性...

学术研究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寿县抬阁传承研究
摘 要: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危机,尤其是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传承研究尤为重要。基于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理论,以寿县抬阁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其传承现状。研究发现,寿县抬阁的形成与其自然、历史情境密切...
清宫御用工匠奖惩制度研究
摘 要:《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对工匠奖惩制度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较为完整的奖惩制度依据与措施。在皇室御用的管理制度中,以工匠作为研究对象,对工匠奖惩制度进行探讨。以技艺优劣和经验多少来决定待遇,以活计质量和是否逾期来决定奖惩。这些既符合人事...
文化传承视野下碑刻拓片的价值研究
摘 要:自先秦时期以来,碑刻记录了无数重大事件和人物事迹,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碑刻拓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碑刻拓片面临诸多挑战,不仅威胁到碑刻拓片的长久保存,也阻碍了其文...
湘南勾蓝瑶寨壁画空间叙事结构与数智化修复路径研究
摘 要:湘南勾蓝瑶寨壁画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文章以位于水龙祠内的壁画为重点研究对象,以空间叙事结构为切入点,从壁画的观看秩序、构图形式、视觉指向方面探讨其民族文化特征,并针对壁画建筑和局部图像残损问题,提出了数智化修复路径。研究表明,勾蓝...
闽南地区传统妆阁技艺研究
摘 要:闽南妆阁历史悠久,与闽南历史民俗风情及多元文化氛围紧密相连,是民俗活动壮大而发展的一个游艺项目。其形式多样,以蜈蚣阁、铁枝阁和水车阁等为代表,不仅盛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还广泛流传于台湾地区。妆阁制作技艺具有工艺、美术、音...
多源数据联合建模在岭南地区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岭南地区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面临种种挑战。技术的革新为古建筑不同尺度的三维数据采集提供了多样的解决方案。文章基于现有的技术与研究基础,以陈家祠为案例,分析地面激光扫描数据、地面近景摄影数据和无人机摄影数据的融合构...
“十四五”以来泰安文物安全管理研究
摘 要:“十四五”时期,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泰安市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管理难度大。近年来,泰安市多措并举,筑牢文物安全保护墙,并针对不同问题调整保护措施,守好文物安全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关键词:“十四五”;文物安全;田野文物;事前预...
探讨礼制性建筑的展览设计实践路径
摘 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推进,礼制建筑的活化利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展览利用是主要形式之一。虽然展览实践层出不穷,但针对其特性的研究探讨却相对匮乏,尤其在展览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仍参考古建筑空间的一般性理论,缺乏对礼制性建筑特殊性和系...
汉代陶俑的艺术特征与社会文化内涵研究
摘 要:汉代陶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艺术成就以及文化底蕴。陕西咸阳出土的陶俑,因其做工精细、主题内容丰富,是研究汉代文化的珍贵材料。通过对陕西咸阳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种类的整理及其艺术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表现形式上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动...
清代官帽研究
摘 要:清代官帽是中国古代冠帽中的独特篇章,是清代服饰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鲜明反映了清代的时代风貌。文章通过多重证据、比较研究等方法,基于对清代官帽相关文献、实物、图片的整理研究,从清代冠帽的材质、形制及其发展变迁等方面研究、分析了清代官帽...
山东济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的文化特征研究
摘 要:山东济南地区的青铜器在文字、纹饰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体现了商晚期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文章从青铜器铭文的内容、装饰与艺术风格等方面,阐述了铭文在家族象征、社会结构和地域交往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济南金文的研究,发现其文字与...
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表达及文化内涵刍议
摘 要:文章立足学界现有科研成果,以近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分析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音乐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感表达的呈现方式,梳理和挖掘其独特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
基于山西红色文旅的创新空间设计与文化传播
摘 要: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旅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展示方式和传播手段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本文从山西红色文旅资源现状出发,探讨了空间设计与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与融合模式,并分析了红色主题展厅、餐厅、...

文化遗产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路径研究
摘 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并且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数字化保护理论,研究了北洸乡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应用方向,从历史资料整理、图像修复与数字化复原、建筑修缮方案模拟,以及智能传感动态监测的数字化保护,到基于...
周文化东渐背景下胶东地区炉上村遗址的文化互动研究
摘 要:文章聚焦周文化东渐背景下胶东地区炉上村遗址,深入剖析其蕴含的文化互动现象。通过对遗址考古资料的系统分析,从物质文化与社会组织层面探究互动表现,并阐述其对胶东地区文化发展、文明进程及文化传承交流的影响,为理解古代区域文化交流与华夏文明...
云南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摘 要: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多样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它们不仅镌刻着云南农耕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承载着古老民居、精湛手作、特色民俗节庆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亦珍...
渐进式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的大规模更新模式虽然促进了区域的现代化,但往往忽视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导致了历史建筑损毁、文化特色丧失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对此,“有机微更新”模式更具有...
绵阳市仙海区接龙垭石龙清理简报
摘 要:2025年3月,绵阳市博物馆(绵阳市考古研究所)对仙海区石河堰村接龙垭石龙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石龙长8.8米,头宽0.63米,身最细处0.15米,造型雄伟壮观,雕刻技艺高超,相关传说多样,具有较高历史、艺术、民俗研究价值,是国...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墓葬人骨研究
摘 要:文章对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汉代墓葬出土的两具人骨进行了研究,包括颅骨的观察与测量、病理学观察。研究显示,人骨的体质特征与中原移民人群关系最为密切,且该墓葬表现出的埋葬习俗与中原文化一致,二者可相互认证。 关键词:上海庙汉代墓葬...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9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9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8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8期
    ¥18.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理财·经济版

    理财·经济版

    2025年10期
    ¥12.00
  • 当代音乐

    当代音乐

    2025年10期
    ¥21.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6期
    ¥12.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8期
    ¥9.9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