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基因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逐渐出现了历史遗迹被毁、特色消失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现象,面临消亡的危机。同时,一些保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出现了大拆大建、趋同化建造的现象,导致村落自身空间特色消失,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为了缓解这种现象以及实现对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文章引入空间基因理论,通过对空间基因概念的详细解释,并与生物基因进行横向对比,可知生物基因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的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基因序列,从而控制生物体的不同性状,形成不同的个体,而空间基因是在自然、空间、人文三者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空间组合模式,探究的是空间形态背后空间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同时,以空间认知理论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实地调研、资料查阅以及公众调查的空间基因识别提取方法,构建空间基因识别提取的研究体系,包括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识别、通过公众调查解析空间特征到根据空间特征提取空间基因的研究过程,基于此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包括从要素到全局的整体性保护、保护与发展并存的可持续传承、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村落发展。(剩余54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