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避席”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在古代,避席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礼仪。古时没有椅子,人们常常席地而坐,在需要的时刻离开席子站立一边,也就是避席。

例如,《孝经·开宗明义》中有“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子赶忙离开席位站起来说:“我不够聪明,怎么能知晓其中的道理呢?”曾子通过“避席”这一动作展现出对老师孔子的尊重,也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剩余7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