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大学生的集体形象塑造

——基于他者视角的观察与建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出现,近代大学生作为非常重要的青年群体成长起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育界从育人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应钻研学术、培养人格、关注时政,为成为国之栋梁做好全面准备。社会民众则从现实关怀出发,赞扬了大学生爆发出来的抗争力量,也批评了其过分参与政治事务、眼高手低以及一些不良的爱好习惯。(剩余1151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