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问人不问马”之争议解读

——从“怵惕之心、恻隐之情”谈起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论语·乡党》中孔子“问人不问马”一直备受争议,对于它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中主要以朱熹为代表的“贵人贱畜”一说法较为普遍,然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贵人贱畜”这一说法不妥,不符合儒家的“咸慈万物”思想,因此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先后之别,无贵贱之分”的说法,并从人作为“类”的情感角度上来解释,借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所说“怵惕之心、恻隐之情”这一角度来阐述孔子为何“问人不问马”这一行为。(剩余725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