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之学重在工夫
引言
工夫论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尤其是内圣的方法,工夫问题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重大问题。没有工夫论就不会有中国哲学,离开工夫论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哲学。儒家学问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成德之教,绝不是泛泛的知识思辨,而是一种注重体证、关乎身心转化的工夫学问。研究儒家学问,应从工夫开始,脱离工夫去研究儒学哲学及儒家思想,将会使工夫之学成为口耳之学、记问之学,犹如纸上谈兵、梦中吃食,终于身心无涉[1]
王阳明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可谓将儒家工夫之学发挥到了极致,史称“真三不朽”。(剩余52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