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时期西域诗中自然意象芨芨草的情感内涵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引言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先秦起,中国诗歌就形成了以含蓄蕴藉为美的审美倾向,抒情表意时常以象传神、以象寓意。同一物象在诗歌中被反复书写,一些特定内涵在反复运用中,最终被人为地附着于客体之上,这一过程使物象的“意象化”「1],并为具备同样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最终演变为诗歌意象。清代文学虽以小说、戏曲等叙事性作品闻名天下,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集大成的黄金时代,亦是大量诗歌意象的成熟期。(剩余444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