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会转型与人物命运之间的探询

——论吴趼人《恨海》中的心理描写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引言

从清末问世时的好评如潮,到20世纪中叶的全盘否定,再到新时期以来的重新肯定,吴趼人的《恨海》被认为是“写情小说”的代表之作,开此后鸳鸯蝴蝶派先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其中的艺术技巧也成为通俗小说的师传,影响了现代言情小说的创作。因此学者对《恨海》的研究也涉及内容、手法、影响等多个方面,如《恨海》中张棣华的女性形象与车夫形象研究、吴趼人文学写情意识研究、《恨海》创作技巧与修辞手法研究、《恨海》创作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研究等方面都有诸多成就。(剩余492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