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植树问题》有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新增加的核心素养“三会”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能够直观的感受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学习以学生原有的活动经验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和积累,以达到灵活应用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植树问题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例如:一条长300米的绿道,在公路的一侧从头至尾每隔15米栽一棵杨树,需要多少棵杨树苗?学生能判断出来这段公路是被平均分的,因此知道用除法解决,300÷15=20(段),有同学就会误认为需要20棵树,在教学中,我用小棒代替树苗,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作为公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植树,学生会发现实际上树是比段多1的,然后给出不同长度的公路,间隔不同的米数,让学生多次实践,最后学生就会发现一个规律:棵树=段数+1,我们在数学上可以把树看做一个点,间隔的距离看成一段,也就是说点总是比段多1个,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积累思维经验。(剩余51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