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父母善意的“纠正”,成为孩子的枷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时针即将指向夜晚十二点,灯光映照出书桌前那略显凌乱的场景。我望着书桌上的橡皮碎屑,还有作业本上那个被橡皮反复擦拭后留下的触目惊心的窟窿,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我的儿子欢欢,此刻正坐在书桌前,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却仍固执地用修正带反复涂抹着一道数学应用题。这道题原本只需将误写的“35”改成“32”即可,可他觉得这样留有印子,已经折腾了快10分钟。(剩余259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