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不孝有三”与曾子“孝有三”是一体两面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孝有本义延义仿义,本义的孝是善待父母。周公倡尊尊亲亲。孔子批评(五不孝之类的)世俗孝道观之关注赡养几个事,他超越个事思维,开创类事分级思维;孔子三孝观高低序列是敬——爱(喜欢)——赡养。曾子有发展,“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此亲指父亲母亲;敬是尊而恭诚,属积极的尊;弗辱应该指弗玷辱即防止连累;孟子发展养论),这是位势高低的视角(身份高位论尊,人际论防连累,情势弱位论养);广义三级孝序一体两面,反面为“不孝有三:大不孝不尊亲,其次玷辱即不防连累,其下不养”。(剩余713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