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拉》人物命运之狂欢化理论新解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第二部长篇小说《秀拉》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北部小镇的一个黑人社区为背景,探究美国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的男权社会里超越磨难、追寻自我的艰难成长历程。本文立足巴赫金关于狂欢化诗学理论的论述,结合小说中不同角色身上出现的登高与坠落的意象以及崇高与卑鄙、善良与罪恶、正确与错误这些对立的特征在角色身上交替轮转的描述,梳理小说中两位黑人女性角色的成长遭遇和心路历程,揭示美国黑人女性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经历的外在与内在的考验,探究小说家对狂欢化文学中最重要的脱冕与加冕仪式的实践。(剩余564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