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梦想”的执念

——《都柏林人》和《小城畸人》中母亲形象对比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刻画20世纪初爱尔兰人民的“瘫痪”,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描绘了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人民的“麻痹”。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了三位母亲:《寄宿公寓》中一心想为女儿“骗婚”的穆尼太太、《一个母亲》中“只注重个人利益”的卡尼太太和《小城畸人》中“患得患失”的伊丽莎白。本文对比分析这两部同时期同结构的学作品中的三位母亲形象,发现她们都有对“梦想”的执念。(剩余429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