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缺什么

——《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国难当头,果断转型

邹韬奋的父亲曾经也望子成龙,希望儿子当工程师。在南洋公学时期,邹韬奋学的是机电,但他逆反,偏偏爱文。圣约翰大学期间,邹韬奋翻译发表了外国作品,为上海最大的报纸《申报》撰稿。毕业后,他到纱布交易所当英文秘书兼翻译。不久后,便到职教社的《生活》周刊做编辑,并兼职《时事新报》秘书主任。(剩余284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