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仪器》征稿简则
    网络投稿请登录《光学仪器》编辑部网站(http://joi.usst.edu.cn)。(2)来稿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言简意明,一般在5000 字左右。不存在一稿多投和抄袭现象,并且不存在泄密问题。
  • 传统计量光学仪器拓展应用探讨
    因此,为了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必须对传统计量光学仪器进行拓展与创新,开发出更加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新型光学仪器。
    殷国恩
  • 数字化转型中光学仪器制造企业的管理新路径
    这种数字化驱动的管理创新,不仅重构了传统生产模式,更推动光学仪器制造企业向更高效、更敏捷的运营模式转变。作者单位:嘉兴市金三塔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项国军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路径探索
    在学生短暂思考后,教师引入成功的简易光学仪器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与光的折射原理的应用方式.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确定自己要制作的光学仪器类型
    陶蕾
  • 基于Pb-MOF的钙钛矿量子点 CsPbI3 的稳定性改善
    [6]范成,徐公杰,蔡斌.基于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复合材 料微球发光特性的研究[J].光学仪器,2020,42(6): 42-48.
    高小华 徐公杰
  • 皮秒脉冲隐形切割碳化硅晶圆实验研究
    关键词:光纤激光器;高能量皮秒脉冲;隐形切割;4H-SiC 晶圆引言近年来,碳化硅(SiC)衬底芯片凭借耐高压、耐高温、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快等诸多特点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领域发展迅速。在半导体器件封测环节中,晶圆衬底切割的效率和良率是影响芯片质量和性价比的重要因素。目前,晶圆衬底的切割技术主要分为机械切割和激光切割两大类。SiC 的莫氏硬度为9.2~9.8,仅次于金刚石。当使用机械切割SiC 晶圆时,切割速度慢(2~10 mm/s)、
    宋燕国 郭旭 王嫣鸾 郝强
  • 用于电晕检测的日盲紫外光学系统设计
    关键词:日盲紫外;光学设计;Zemax;公差分析中图分类号:TN 23 文献标志码:A引言当带电体表面的电场强度高于其附近气体介质的游离强度时,介质分子会被激发、电离,出现一种自持放电现象,俗称电晕放电,常发生在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中[1]。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会对附近的无线信号造成干扰,长期放电会造成电力系统巨大的能量损耗,对电站设备与输电线路的绝缘性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有必要对高压线路进行大范围、多
    沈亮 朱世鸿 梁秀玲
  • 基于SPR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重金属离子浓度的检测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与其它离子检测方法相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具有无标记,灵敏度高和检测限低等优点,为重金属离子监测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SPR传感技术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技术进展。首先介绍了SPR传感的技术原理;然后在传感材料的选择以及表面修饰等方面,针对铅、汞等有害重金属离子,重点阐述了对灵敏度、线性
    刘小锐 邱娉 刘倩 陈嘉杰 王雪亮 戴小祺 黄松锋 邵永红
  • 融合CNN和Transformer的建筑风格分类算法
    文章编号:1005-5630(2024)05-0001-08 DOI:10.3969/j.issn.1005-5630.202308160108摘要:建筑风格的准确分类对研究建筑文化和人类历史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模型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建筑风格分类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CNN模型只提取了建筑的局部特征,而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在注意力机制的作用下,可以提取建筑的全局特征。为了提高建筑风格
    刘东 张荣福 秦俊祥 龚俊哲 曹志彬
  • 基于单模光纤分束器的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校准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TH741文献标志码:AAbstract: A calibration method of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based on single-mode fiber beam splitt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arallel beam and sensor were precisely aligned through single-mode fiber coupling to make the standard centroids of spot array closer to the physical posi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micro-lenses. The calibration setup and calib
    刘佩杰 周文豪 曾茜 尚昆 郭世俊 周传清
  • 应用多个非球面优化鱼眼镜头的方法
    关键词:非球面优化;光学设计;波像差;鱼眼镜头;平面对称光学系统
    高冰冰 吕丽军 曾涛
  • 面向光学装调微小距离测量的系统设计
    [12]石文渊,隋成华,王河林.自动验光仪中调焦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光学仪器,2011,33(5):42 - 47.
    邹甜妹 韦晓孝 吕元 万新军 李雪宸 张昊
  • 基于Trans-MIR模型的多模态图像重建
    文章编号:1005-5630(2024)05-0051-07 DOI:10.3969/j.issn.1005-5630.202303300078摘要:图像重建是光学计算成像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主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或生成对抗网络等模型。大多数研究仅通过单一模态的数据训练模型,难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又具备不同场景的泛化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块的多模态图像重建模型(multi-modal image reconstruction model
    李一鸣 王昊 李然 陈泉 卢海军 杨晖
  • 介质透镜操控光电导天线辐射太赫兹波的研究
    摘要:飞秒激光驱动的太赫兹(terahertz, THz)光电导天线是 THz 时域谱系统中常用的 THz 源,受全向辐射模式的影响,该光电导天线的天线主瓣小,方向性差。对波束的有效操控将有助于提高光电导天线的发射效率。以低温生长的砷化镓(LT-GaAs)作为天线基底材料,通过电磁仿真软件 CST对蝶形天线辐射 THz 波的电磁分布特性进行仿真,研究了介质透镜对蝶形天线辐射出的 THz 波的操控。通过对透镜扩展厚度的理论与数值分析,得出一定频
    李党党 郭旭光
  • 基于单层二硫化钼和金纳米柱的可见光波段宽带吸收器
    中图分类号:O436.2文献标志码:AVisible-light broadband absorber based on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gold nanopillarsFAN Peng,TANG Zhihang,WANG Qi (School of Optical-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oo93,China)Abstract:The study proposes a broadband absorber for visible band that is designed based on local surface plasmo
    樊鹏 唐之杭 王琦
  • 基于RGB颜色信息聚类的光谱反射率重建
    关键词:聚类分析;光谱反射率重建;BP 神经网络;颜色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颜色精确复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目前使用较多的颜色复制的方法是通过多光谱成像系统以及分光光度计,测出训练样本在各个波段的响应值以及不受其他条件干扰的光谱反射率,从而进行光谱反射率重建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完成颜色重建工作。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伪逆法[1]、多项式扩展法[2]、主成分分析法(PCA 法)[3-4]、BP 神经网络[5] 等,其
    程青彪 陈广云 王大文 李欣庭 冯洁
  • 基于波像差理论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优化XUV 光学系统
    [12]徐挺 , 朱国强.基于波像差理论的光学系统评价函数[J].光学仪器, 2010, 32(3):55–59.
    曾涛 吕丽军
  • 矩形阵列磁悬浮热解石墨片光驱转动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悬浮在矩形永磁铁阵列上方的圆形热解石墨片的光驱转动。结合理论公式,用MATLAB计算得到永磁铁阵列在悬浮高度为1 mm处的磁场分布。热解石墨片的扭矩随激光照射点旋转角度、沿半径不同距离和激光功率发生变化。用808 nm的激光照射热解石墨片,当激光照射x=0,y=0,y=x和y=−x分界线时,热解石墨片不转动。当激光照射Ⅰ,Ⅲ,Ⅴ,Ⅶ或Ⅱ,Ⅳ,Ⅵ,Ⅷ区域时,热解石墨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热解石墨片的转速随激光照射点沿
    黄晓杰 余明芯 张大伟 李建郎
  • 基于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465 nm发光研究
    [27]范成,徐公杰,蔡斌.基于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复合材料微球发光特性的研究[J].光学仪器,2020,42(6):42–48.
    许理云 徐公杰
  • 基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菲涅耳透镜设计
    摘要:二维材料具有高折射率和高透光率等优异光学特性,利用激光加工氧化石墨烯材料,会发生还原反应并生成具有类石墨烯材料特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这使得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设计菲涅耳透镜成为可能。相较于传统的光学透镜及微型光学透镜,这一设计将透镜的尺寸从厘米级缩减到纳米级。针对工作波长532 nm设计了基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菲涅耳透镜,通过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及电磁场数值仿真测试了菲涅耳透镜的聚焦效果,并且通过滴铸法
    郁子恩 蔚浩义 张启明
加载中...
相关推荐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