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

2024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化综合人文社科25"《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是中国目前唯...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学术争鸣

“礼俗互动”概念的学术价值及献疑
张士闪等人提倡“礼俗互动”概念并加以推广,可以纠正中国民俗学、社会史研究等领域的一些偏颇认识,体现出当代学者在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方面的自觉和努力。不过民俗学者所言“礼俗互动”,对“俗”的重要性的强调要远高于“礼”,更多呈现的是“俗”对...
也谈“礼俗互动”及相关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礼俗互动”说引发了中国思想史研究者和民俗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然而学者们在“礼”“俗”二者之间关系的描述上,以及“礼俗”概念的范畴与性质界定上,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
文本还是实践?
礼俗互动是跨学科的学术论题。回应潘斌教授对礼的历史性与中国特殊性的强调,期望有助于在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今天,探讨礼俗作为一对理论范畴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理论潜力与价值。礼的历史性并不是固定化礼,相反,承认礼的历史性不仅意味着承认它与过去的联系,...
反思“礼俗互动”概念的生成及其研究实践
“礼俗互动”概念的生成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阐释拓展、广泛运用三个阶段。这一概念较早在我国民俗学研究领域使用,认为它先由历史学提出、后被民俗学继承和发扬的看法并不准确。从民俗学对“礼俗互动”的研究实践来看,目前相关探讨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其中...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专题

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文艺
民间文学概论体系中一向包含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但在实际研究中这两类却鲜有问津,如此反差显示出民间文学学科建设尚未完善。现代学术史告诉我们,这两类从一开始就处于多学科之间,并非民间文学所专有。1949年之后,随着国家文艺政策的变动,它们在内涵...
资料之学与方法之学: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知识生产理路及检视
百余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学人立足浩瀚的典籍文献、鲜活的口头传统和多元一体的文化底色,在以西释中、中西对话、古今互通的知识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历史演进法、三重证据法、类型文化学、民间叙事生命树、全观诗学、神话主义、传说动力学等研究范式,夯实了中国民...
口头诗学的本土化:中国民间文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
自口头诗学引入中国以来,构建本土化的口头诗学知识体系成为为数众多的中国学者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他们将田野调查、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结合起来,基于中国经验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口头诗学的标识性概念、工作模型、理论创获等,展现中国学者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口...
社会动员及文化建设中文艺和学术的整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不同学术取向的民间文艺观逐步整合到以解放区文艺思想为主导的人民文艺实践;同时,民间文学在社会动员及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呈现出新样态及学术新趋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新局面中,民间文学不...

民俗史

“乡饮酒礼”与早期新年节日的仪俗形态
“腊”或“蜡”被普遍认为是早期新年节日的原始形态。根据礼学文献,岁末“蜡祭”是“乡饮酒礼”的四种应用场景之一。在“蜡祭”之时举行的“乡饮酒礼”中,乡党范围内的“序齿”仪规,具有明显的表演性质与化俗意义。《仪礼·乡饮酒礼》内容并非传...
丧中行冠与因丧而冠:朝鲜时期的《家礼》实践及其特征
《家礼》传入朝鲜半岛后,朝鲜时期士大夫致力于《家礼》的实践。在冠礼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超出《家礼》规定以外的情况,所以变礼应运而生。冠变礼围绕丧中行冠与因丧而冠展开,栗谷学派的礼书体现了较为开放的礼学立场,退溪学派的礼书则表现出较为保守...

民俗观察

唐诗记忆的城市衍生:济宁杜甫景观生成与文学书写变迁
从历史原型与地域渊源来看,东郡之游在杜甫人生中的特殊意义、李杜遗迹的相邻而居、运河治理与位置条件等因素共同促成南池承载的杜甫元素被当地接纳、包容和重塑,南池最终由一处自然水域发展为重要的文学地理景观。沈廷芳对杜文贞公祠的营建,彰显了杜甫的文...
仪式、文本与叙事:鲁迅小说《祝福》的民俗书写与再造
年节是中华民族的时空坐标,年节仪式及其民间叙事承载着神圣化的生活文化和情感价值。鲁迅故乡浙江绍兴有关年节的习俗,最初仅在地方志文献中记录为“年纸”。明代万历年间以后,“年纸”在方志中逐渐被“作年福”“作冬福”“作福”“谢年”“请年菩萨”等词...
民族还是迷信?
民国时期《火烧红莲寺》不仅是一部民俗内容丰富的影片,而且其兴衰过程也被卷入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民俗的话语漩涡中,既出现了“民族”与“迷信”两种矛盾性话语异化,也表现为民俗本位下集体无意识对“话语”的反干预,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俗认知与实践...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民俗研究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民俗研究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