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诗学的本土化:中国民间文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
关键词:口头诗学;本土化;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经验
口头诗学是在米尔曼·帕里和阿尔伯特·洛德创立的口头程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口头文学的理论①,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系统地引入国内。这与当时民俗学、民间文学领域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学术对话、反思和批评有着紧密关联。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中国学者自觉对国内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以往的概念、问题和方法以一种历史的和批判的方式展开学术反思②,使我们认清20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它明显的困境,并且普遍意识到:“我国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成果多是运用书面文学的研究方法来解析民间口传文学,难免削足适履,难以鞭辟入里,因为在这些研究中,民间口头叙事与它赖以存活的背景和环境常常被剥离开来,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情态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它与消费和接受它的社会民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被遮蔽和消解,它的主要社会文化功能和其他功用也得不到恰如其分的认识,等等。(剩余1572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