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

2024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化综合人文社科25"《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是中国目前唯...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非遗论坛

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摘要:“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是非遗人民性的理念体现,也是人民参与非遗保护的实践表述。通过这条线索,可梳理出中国非遗保护20年的一些有益经验。非遗为人民所创造、持有和传承,人民是非遗的主人和主体,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全民的责任。20年来,中国在...
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摘要: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20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仅积极履行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郑重承诺,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而且还结合本国国情创造性地开展...
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摘要:自非遗概念正式进入中国社会和学界视野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学者们的研究已几乎涵盖所有的非遗领域,体现出以“保护实践”为出发点的特殊性,形成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的“非遗学术共同体”。整体言之,这些探讨主要涉及五大方面的话题:对非遗保护工程的缘起...

民俗学史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
摘要:中国民俗学专业的教科书,对于塑造中国社会有关民俗文化的常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对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予以体系化,从而反映中国民俗学的基本面貌。在对近现代以来中国民俗学史上教科书的发展轨迹进行初步梳理,并对较具影响力的民俗学教科书...
民俗学的当代性问题:以韩国民俗学发展为例的思考
摘要:为了持续增加介入现实生活和国家事务的机会和能力,中日韩三国民俗学界都明确提出要建设一门现在学的民俗学。民俗生活是蕴含着历史文明的当下现实,而在现代性的处境下,未来已来,总是以各种预期、规划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当下。针对民俗生活的这种现实,...
世界性知识体系与日本民俗学
摘要:一直以来,诸多日本民俗学者强调日本民俗学的本土性和独特性,他们排斥外国民俗学,尤其是欧美民俗学。这种“一国民俗学”式的民族主义论调,源于柳田国男创立日本民俗学时为避免被西方知识殖民而采取的策略。柳田在创建民俗学的过程中,意识到近代世界...

民间文学

明清时期的崖山祠祀与捐粟勤王故事建构
摘要:明中叶以前,崖山尽管具有宋元海战发生地的悲壮色彩,却很少被官方所关注。随着新会周边地区盗乱频发,崖山所具备的特殊“忠义”含义才开始进入官方的视野,关于亡宋君臣的历史记忆也被仕宦唤起。自成化至万历朝,围绕正统礼制的诸多实践,一套完整的南...
祖先来历的真实与建构:鲁东南地区东海移民传说的解读
摘要:地处鲁苏两地交界的鲁东南地区,普遍流传着关于祖先自元末明初由东海一带迁入本地的移民传说。东海移民传说从口头叙述到进入族谱再到进入地方志记载的数百年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东海移民与本地社会历史的关系:一方面,与明代在该区域设置卫所有密切联系...
“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摘要:2024年初,“南北换礼”的特产交流热潮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特产摸底”的狂欢,并衍生出了言说地方特产的“特产反差叙事”。传统意义上的“特产”总是与特定地域紧密相连,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以及对于特定物产价值认知的不同,也能够在本...
19世纪以降英美民间文学的发展及转型研究
摘要:英美民间文学学科发展至今,已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是国际民间文学的重要阵地。借鉴英美民间文学的相关成果,对推进我国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9世纪以来,英美民间文学古为今用,其采录工作不仅夯实了文本基础,也推动了以动...

民俗观察

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民俗机制的惯性与能动性
摘要:在乡村社会中,民俗机制的惯性来自于人们固有的集体记忆及蕴含于其中的集体无意识。集体记忆由一代又一代的群体生活累积而成,在代际传续中对群体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以至于今天的乡村生活不能忽视过去的民俗传统。民俗机制的能动性,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对...
社区数字故事实践与文化遗产的意义建设
摘要:数字故事从社区的视角重新阐释文化遗产的意义,形成了与官方、专家讲述相对应的内部故事。经由内部故事讲述机制,文化遗产从外在于社区的间接经验转变为社区内在的直接经验。数字故事实践是丰富多样的,社区将数字故事视为拥有和生成文化遗产的途径、重...
淄博烧烤何以火爆:基于多元主体互动视角的分析
摘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流量时代。2023年淄博烧烤的火爆出圈,就是在流量时代背景下,由明星网红、淄博市政府、淄博当地民众、广大游客多元主体互动的结果。其中明星网红对景观生产的流量化带动,淄博市政府对城市治理...
贺号:乡村仪式实践与国家礼治精神
摘要:姓名称谓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且具有深厚内涵的礼仪传统,其展现了社会交往中的礼仪秩序并体现出国家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冀南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贺号习俗,源于对国家与文人礼仪的效仿,并在传承过程中与当地结社活动相融合,成为民众塑造历史感、构建社...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民俗研究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民俗研究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