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当代作家评论》创刊于1984年1月25日,是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主管的文学评论类双月期刊,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对话

作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文视野
在当下,文艺创作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处境和思想趋势?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文艺应发挥什么样的社会功能,艺术性和思想性应建立什么样的联结?为应对新技术快速迭代和媒介环境变化的挑战,作家、艺术家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文视野?针对这些文艺创作的重要命题,...

文学史视野中的新世纪文学

为什么要提及新世纪文学的历史化
一、小引或破题 为什么要提及新世纪文学的历史化?我用了“提及”,一个最低限度的词,相当于“刍议”,避免使用尺度太大。或许,已经有研究者在做历史化的工作了,但我以为即使现在做,也已经是相当滞后了,比之20世纪90年代末的几部文学史著作对于20...
切近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意识
历史著作的写作有多种形式,比如编年体如《左传》,纪传体如《史记》,纪事本末体如《剑桥中国史》等。文学史也有这些编撰方法,比如编年体有《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纪传体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提炼了现代文学史的“鲁郭茅巴...
文学史与新媒介文艺
“文学史与新媒介文艺”这个题目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学史,二是新媒介文艺。 提到文学史,往往涉及历史化策略。文学史的叙述效果是形成历史化。一部作品进入文学史,即获得历史化,亦即载入史册,意味着长存不朽,以经典形式示范后来者。这不仅是一种巨...
乡土文明的崩溃与重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资本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总体性中国叙事核心情节的乡村故事,面临着诸多挑战。新现实、新经验与新观念不断冲击着原有的文学版图,而乡村经验保有者的日渐老去,也让乡土文明崩溃的预言不绝于耳①。传统意义上的...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专栏

汪曾祺的“悔不当初”
鲁迅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谈到怎么做起小说来,他的讲述就令人惊诧:主要因为那时(1918年)住在绍兴会馆,“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原来他被“金心异”即钱玄同(还有刘半农、胡适等)...
我的写作
说实话,我并非多么热爱写作,之所以走上这条以此为生之路,多少有点迫不得已。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热席卷全国,凡是有点想法或有点野心的人,都或明或暗地琢磨着“写点东西”。我曾在饭局上见过一位工厂烧锅炉的青年,饭局过半,青年执意要先走,“回家...
葛浩文翻译莫言小说方言时的读者意识
一、方言翻译与读者意识 文学方言是作者试图再现的受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阶层的语言①。翻译作品的读者意识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感受,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方言翻译与读者意识的特殊关联可有多方面考量。 第一,翻译理论...

当代文学观察

文化品格与独立思想
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观照下,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有良好文化品格、有独立思想的英雄人物,他们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接受意识形态询唤与提升的革命英雄,是有血性、有豪气的本色英雄。本文阐述中...
华文先声与中华文化传播阵地
报刊是历史材料,也是历史建构。《文艺报》处于中国文艺批评场域中心,一直跟进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相关报道常分散在“综合新闻”“文学评论”“理论与争鸣”“作品”等板块,内容以简讯为主(会议新闻、书籍发布、作家推介),其中台湾文学资讯占比...
从何为本体到本体何为
作为富有活力的研究范式,“历史化”参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转型。新诗史研究内嵌于整个当代文学的研究体系中,其“历史化”与后者的范式转型有着某种同构性。由于文类特殊性,新诗史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迄今,...

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

20世纪50年代散文中的世界革命话语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直接作战近3年、留驻5年,表明了彼时国际秩序的不稳定。相对于抗日战争反侵略、反殖民、反压迫的被动属性,朝鲜战争无疑更具主动性。中国人民通过战争表现出的决心、勇气,以及取得...
《讲话》“有经有权”的文献史料考辨及其价值
一、《讲话》“有经有权”的来源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出版于1994年,准备工作开始于1990年,1991年6月成立编写组。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谈话录,第二部分是初拟稿,第三部分是胡乔木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涉及《讲话》①的部分主要...

《空城纪》评论小辑

《空城纪》:西域悲歌动古今
一 我对古代的西域一直有着强烈的兴趣。原因就是古代西域可能与中国文化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一些基本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有兴趣,却也一直没有下功夫研究过。邱华栋的长篇新作《空城纪》①,新近由译林出版社推出。洋洋近50万字的《空城纪》,正是以古代...
盛代元音,空城不空
多年进行城市书写、一直以为自己没有“故乡”①的邱华栋,这次为自己的故乡献上了一部宏大之书——《空城纪》②。这篇大部头的作品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实地探访,加以作家的文学想象,对西域古国进行了深度探察。这是作家多年用心累积的结果,是“千卷书”与“万...
《空城纪》:想象西域与“宅兹中国”
《空城纪》①,讲述龟兹、高昌、尼雅、楼兰、于阗和敦煌六座古城的故事,其中尼雅和楼兰已经完全湮灭,龟兹、高昌的绿洲发生转移,只有于阗与敦煌今日仍在原址。千年流转中,兵戈鼓角里,弱水逝于流沙,古城往昔的荣光亦随风而逝。如果历史是一场盛大的演出,...

网络媒介文艺批评研究小辑

当情感遭遇算法:互联网文艺评论的“自发性”难题
“批评”(criticism)与“评论”(review)在很多语境下被混同使用,但若加以区分,“批评”更多指向文学艺术层面的严肃判断。根据蒂博代的说法,“真正的和完整的批评”诞生于19世纪,“在一百年里,始终是教授职业的延长”,同时“也是记...
新现场的对话:朝向数字空间的文学批评生态
当我们今天提起“浏览”,紧随其后的目光往往不是移向叙述凝固瞬间的书页,而是接入充满动态时间经验的网页,选择“打开”的也不是封闭的线性叙事文本,而是通向链接着无限复合空间的超文本,尽管它们的命名暗示着相互之间有着切近的关联,却潜藏着基于数字性...
保卫自由人本主义或是走向“后人类”
网络媒介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两种变化。一种是类似文化产品互动性增强,媒介语言的变化等能够被既有的知识结构容纳的变化;另一种悄然发生的变化是网络媒介让“人”的许多特性,继而是“文艺”的特性发生改变。既有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媒介文艺之间产生...
倒退着前进
在当下文坛,“批评”的用法逐渐被“评论”替代,消除了可能由“顾名思义”产生的价值判断色彩。不管这种替代是意味着文学生态意义上的平和或犬儒,还是呈现了更为学理化、客观化的知识生产,“批评”的本义正面临着被消解的危险。而“新媒体”的概念自20世...

“十七年”诗歌研究小辑

社会主义高潮中的身份书写
一、为“青年读者”的“诗的增产” 1955年10月,刚调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郭小川,以“马铁丁”之名在《人民文学》发表长诗《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并献给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马铁丁”本是郭小川和陈笑雨、张铁夫自1950年...
革命肃剧
一、为什么要写“革命家的悲剧” 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一个和八个》是一部命运奇特的作品:一部尚未发表却已遭批判的作品,一部改编后成为第五代导演力作的作品,一部很容易被主观移情的作品。无论如何,它不仅标示出郭小川在某一特殊时刻(“百花时期”)...
“国之大事”:作为国家祭祀和人民颂歌的《雷锋之歌》
一、革命礼乐与人民追悼制度 当代新诗研究有待突破,学界通常认为“十七年”政治抒情诗“远离心灵”,抒情过于直白,或认为诗歌与政治的联系过于紧密,缺乏文学性。从文体分用的角度看,我们不能把赋类诗中作为修辞方式的“虚写”完全批评为空洞。洪子诚在讨...
政治抒情诗:双重话语下的嬗变、渊源与问题
政治抒情诗是一种诗歌样式,也是一种诗歌现象,更是一种文艺景观。作为一种诗歌样式,它以大众的名义对政治进行文艺评述和情感表达,既有辉煌成就,也有明显弊端;作为一种诗歌现象,它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话语,反映了时代征候,且在当代文坛绵延近半个世纪...

作家作品评论

岭南与江南的“互文”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存在着“两个”叶灵凤,即作为现代小说家的叶灵凤与作为散文随笔家的叶灵凤。有意味的是,当我们恢复叶灵凤的另外一面,即还原作为散文家的叶灵凤时,我们会发现:不仅存在文体意义上的“两个”叶灵凤,而且从生活的...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
苏炜是出色的文学家(小说、散文、诗词皆有代表作)、书画家、音乐家,也是重要的学者、师者,诸艺皆得心应手、颇有成就。苏炜的长篇小说《迷谷》,“以怪力乱神之奇幻,续接《山海经》之神话,再现屈赋之南方雄奇浪漫。《迷谷》创造无与伦比的感觉及审美世界...
重塑词与物的关系
李洱认为:“小说家就是在处理词与物的关系。”①这种观点颇为独特。因为从“人的文学”“人民文艺”及“文学的主体性”这三个与现代文学转型密切相关的话题中可见:中国现代小说的重心一直是处理“人的问题”。李洱却主张小说家注重语言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不...
“才子佳人”叙事的升格、活化与裂解
“才子佳人”向来是中国作家钟爱的叙事模式,其影响经久不衰,至今仍广泛活跃于各种文学创作之中。围绕“才子佳人”这一文学母题的研究不在少数,但针对传统“才子佳人”模式在当代文学中的转型,相关研究尚显不足。现有的转型研究大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
相关杂志
  • 读者

    读者

    2025年09期
    ¥7.00
  • 意林

    意林

    2025年02期
    ¥3.69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5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2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2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4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4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07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4期
    ¥4.29
  • 北方人

    北方人

    2025年04期
    ¥4.89
  • 扬子江文学评论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5年02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当代作家评论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当代作家评论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