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思维与智慧》是一本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益智励志类大众文化期刊。目前,杂志由上、下...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5.00
目录

卷首语

人生的“算盘”
算盘这老物件,藏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往上轻轻一拨,是为增加;往下轻轻一落,则是削减。丝毫不容含糊,上下有序,才能顺畅运转。 算盘框内,珠圆玉润,框外则空无一物。框内之珠,颗颗分明,绝不混淆;框外之物,再美也与算盘无关,此即公私分明之道。算盘框...

砥砺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
“为老党员唐连香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仪式要搞得庄重些。” “近来多雨,唐增亮家的水田地势低洼。他忘性大,记得多催他抓紧时间排水晒田。” “监测户盘伟的儿子在广东东莞找了活干,抽空做个回访,看他家还有什么困难。” ………… 深夜,村...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当代青年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齐奋斗,展现出爱国自信、拼搏进取的奋斗姿态。在科技创新最前沿贡献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主战场诠释青春担当,在绿色发展大舞台彰显青春力量...

裂痕亦是露光处
相信你一定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觉得自己不够高也不够帅,嗓音普通,且没有什么傲人的资本……然而,不是每个人生来都能完美无缺,绝大多数人先天都会带有一些“裂痕”。于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缺陷便成了人与人之间格局差异的关键。 话说在东魏时期有一位名叫...
沙粒的修行
我赤足走在沙滩上,细碎的沙粒从脚趾缝间溢出,带着阳光的温度和潮水的凉意。每一步都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随即又被涌上来的海水抚平。俯身捧起一抔沙,它们在我的掌心闪烁着微光,每一粒都呈现出独特的形状和色泽——有的棱角分明,有的圆润如珠,有的泛着石...
名声是个大负担
庞统的名声早就在外了。 昔日刘备拜会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就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凤雏,说的就是庞统。 当然了,庞统也不是徒有虚名,赤壁之战时就露了一手。若非曹操中了他的连环计,把所有战船用铁链锁在一起,诸葛亮借来再好...
眼睛有话说
1 一个人每分钟大约眨眼15次,一年平均眨眼788万次,若活到80岁,约眨眼6.3亿次。 而人长长的一生在历史看来,不过是眨了一次眼。 2 眼睛是一架最真实的照相机。每次眨眼都似一次快门的按动,都会在瞳孔里留下最清晰的底片,并储藏在心。心的...
“面子”与“里子”
人,是从何时开始变成熟的?我的答案是:把面子看轻,专心修炼里子时。电影《一代宗师》说:“人活在世上,有人活成了面子,有人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成熟的过程,就是心力强大、将注意力从外往内收的过程。一个人开始变得成熟,往...
恐惧的残留
恐惧是一种古老、原始、与生俱来的情感,且强烈、凶猛,犹如庞然巨兽。在黑暗、灾难、病魔、死亡即将发生的一刻,恐惧已经抵达极致。对恐惧的恐惧,比恐惧本身更甚。 人言,没有任何情感会比恐惧更使我们手足无措。原因在于,恐惧往往裹挟着无限的巨大的绝望...
种世衡的管理智慧
在北宋仁宗时期,西北边境形势紧张,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受到西夏党项政权的威胁。为加强防御,名将种世衡受命在靠近西夏边境的关键位置修筑了一座新城——清涧城(今陕西清涧)。然而新城初立,面临严峻考验:守军力量薄弱,粮草储备更是严重不足,城池的...
口“剑”腹“蜜”
“口蜜腹剑笑中刀”,有人口蜜腹剑,庄子却是口“剑”腹“蜜”。 战国时期,赵文王酷爱剑术,民间尚剑之风一时极为兴盛,连许多农夫也弃农学剑,成天聚在一起竞技比拼。赵文王门下就养着剑客三千多人,他每天观看剑客打斗厮杀,一天之内就有好多剑客死于剑下...
将文创杂货店打造成潮玩王国
85后王宁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一个普通经商家庭。2005年,进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王宁,开始展露他的营销天赋,组建了“Days Studio”团队,将大一新生的校园生活刻录成光盘销售,并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但很快,PC端的视频网站兴...
小小菌棒,串出循环财富链
福建宁德古田县是有名的菌菇之乡,也是重要的茶叶产地。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余海燕,从小就懂得采茶制茶。前些年,她与父亲一起承包了村里几乎废弃的老茶园,创办家庭作坊式茶叶初制厂。不过,茶园每年光化肥费用和采茶人工费就高达20万元,所以刚开始的经营举...

困境中的力量
人到中年,像是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风景渐趋复杂,脚下的路也不再平坦。去年,公司突然宣布架构调整,原本安稳的岗位面临变动,我被调往一个全新且陌生的业务领域。新工作压力如山,需要学习一堆新知识,掌握从未接触过的软件操作,还要频繁和刁钻的客户打...
心灵的勤快
朋友在美食街上开着一家小饭店,街上林立着数十家餐馆,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为了吸引顾客,这些餐馆老板想了很多办法,又是打折促销,又是请网红营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与周围热闹的“大动作”相比,朋友这边却似乎静悄悄的——对方如此勤快,自己这么...
太用力走不远
人生恰似一场漫长的行走。从幼时摇摇晃晃地蹒跚学步,到壮年时意气风发地健步如飞,再至老来依靠拐杖缓缓徐行,这是生命自然流转的轨迹,是再正常不过的人生节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忘却这一简单道理,总是固执地认为,只要走得更快、更用...
吃草与吃肉
林语堂在《吃草与吃肉》一文中,把动物分为吃草与食肉两种。吃草动物,只管自己的事,故温和善良;食肉动物,专管别人的事,故奸险且长于算计。 这说的是动物,也是人。人有“吃草”的,以草为生,只需贴近大自然,无争无斗,故大多温和善良。人也有“食肉”...
你享受过做事过程吗
做事不易,成事更难,享受做事的过程,人生便充满了意义。 在一个大合唱的表演现场,我注意到第一排有个个头儿、长相都很一般的小女孩,一张口,一挥手,一投足,一跑跳,眼里蓄满深情,脸上写满爱意,好像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享受这音乐和舞蹈韵律,享受学习...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十个文友组成了一个群,大家交往多年,彼此关系很好。最近一段时间,小飞发稿很少。 那天小飞说:“我因为工作原因,写作暂停了半年。如今再写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写了几篇都没发表,现在都不知道该咋写了,焦虑中……”这段时间我的写作状态还不错,于...
长而弗宰
“长而弗宰”出自《道德经》第十章,原文为“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长而弗宰”中的“长”指的是让事物成长或发展,“弗宰”则表示不进行过度干预或主宰。源于道家哲学的“长而弗宰”思想,强调的是顺应自然、尊崇规律、无为...
方圆之间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古人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在中华古代哲学中,“圆”是所有圆弧和曲线的概括,“方”是所有直线和角的概括,世界上任何形状和运动的轨迹,都可以概括为“圆”或“方”。 这种“天圆地方”的理念正好映照在围棋上,棋...
善意的剧场
看一位名角的戏,他在唱完快板转到有难度的嘎调时,嗓音“呲花”了,台下哄笑声顿起,有人喊了刺耳的倒好。表演失误是舞台常事,好多演员包括大师都难以幸免,而观众不管台上站的是谁,喊倒好是一贯态度。 但这次不同。被叫倒好后,这位演员面色从容,毫不慌...
多闻饭菜香
那天去看望四叔,正赶上堂妹也回娘家。堂妹结婚后一直在一家大型超市集团干财务,最近刚刚升职,被集团委派到开发区的一家新店任店长。闻此喜讯,我连忙起身拱手抱拳:“祝贺小妹加官晋爵,前途无量啊!” “哥,你先别着急祝贺,我还不知道能否继续干下去呢...
人情扣
村东头老张家的朵朵,突然不来上学了。我们六年级的教室空出个座位,就像嘴里缺了一颗牙齿。 我和朵朵同桌,她作业本上的红钩钩每次都比我多。那天放学回家,我一边放下书包,一边对母亲说:“妈,朵朵不上学了。” 母亲正往灶里添柴,听到这话,动作猛地一...
努力不是一个贬义词
最近,接连两次听到有人说“努力是个贬义词”,这真是挑战了我的认知:从小到大,老师和父母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向上,怎么现在倒成了贬义词?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是在一次心理学讲座上。我很敬佩的这位老师说:“努力其实是一个贬义词,因为...
绝不做“过度包装”的投机分子
前几天,好友突然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问我们:“你们看这个礼盒,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礼盒是深蓝色的长方形,上面闪着五彩的亮光,应该是一层彩色涂层,使整个盒子看上去高贵典雅。我心想着:能用如此漂亮典雅盒子装的东西,不是白酒,就是其他贵重的礼品...
山间听鸟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晓莺啼,三两声,便入了元人胡祗遹的小令,清雅,小令也是滴落绿窗外的鸟声,勾起慵懒的春意。去山间听鸟。 “三月景,宜醉不宜醒。”出得门来,满城烟柳,有“绝胜烟柳满皇都”之意,这样的景象适合一个人漫步,...
比别人多做一点
英特尔公司成立之初,一位22岁的青年加入了这个团队,他是第一个员工,当时包括老板伊斯在内总共只有8个人,而他只是负责底层的杂活。 一天,公司突然停电,不得不停止业务。老板伊斯接到电厂通知,由于线路突发故障,他们正在组织抢修,至少要停大半天电...
当35岁不再是职场的边界线
前段时间,有人把某科技公司“35岁优化”名单扔进了小区物业群。紧接着,某新能源车企中层需要“年轻化”的内部文件也泄露出来。当这些消息时不时冲击着群内业主脆弱的神经,我看到了当代职场人共同的焦虑。 但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从...

不送不迎不问
十六岁那年,我背着行囊,第一次离开生养我的村庄,踏上了前往陌生县城求学的旅程。晨光初露,天地微亮,父亲只将我送到门口,然后便扛起锄头走向了田间,他要去下地干活了。 我独自走到镇上的车站,紧紧捂着缝在内衣里的学费,生怕弄丢了。在车站,我遇到了...
父母赠予我的
一转眼,已经两年了。远离故乡,求职千里之外,我像年少时梦想的那样,不用“啃”父母,自给自足地生活着。 更确切地说,是不再“啃”父亲。 毕业那年,正逢母亲去世十周年。青春凋谢后,母亲也将永远埋葬在这段岁月中。她给我留下的东西不多,最重要的是两...
不见,也许藏着最深的想念
心心念念的十一假期就在眼前了,全家的假期计划早已安排好:陪孩子上课、写作业,郊游,朋友小聚,收拾家务……当然前两日是最重头的安排——回老家看望父母。 父母如今都七十多岁,在离我所在小城两百里之外的老家。周末每次打电话,母亲总是说:“我们都很...
翻红逐浪岁月香
读白居易的诗《闲坐》,其中有句“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让我想起年少时母亲在老家晒红枣的场景。 秋高气爽季,万里无云时。热情的太阳将一支支金箭射向大地,有无穷的穿透力。这时的天气,最适合农家晾晒。我们村里晒得最多的,是红枣。秋收的时候,我...
父亲树
父亲打电话说桃树结果了!在他兴奋的描述里,我仿佛闻到了桃子的香味。迫不及待,趁着周末放假,带着孩子回了趟老家。 到家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活,一桌子我爱吃的饭菜。屋前屋后转了一圈,没看到父亲的身影。想来,他又是去后山打理他的树了。 后山原本是...
日子悠长
麦子在田野中兴奋地抽着穗,尚未成熟的油菜荚,迟迟不肯成熟,仿佛是在等待着日子,等待着布谷远一声近一声鸣叫,直到它叫得不依不饶。也就是这个时节,白天的时光一再悠长,在过去农村孩子的眼里,它似乎是延长了日子,延长着一种饥饿与无奈。儿时,面对拮据...
绣线菊的智慧
在我工作单位的广场前,摆放着四个石瓮,说是石瓮,其实只是从外形尺寸上看。但这并不重要,我之所以关注它们,是因为里面生长着一簇簇的花精灵,它是我今年结识的一位新朋友,名字叫绣线菊。但在绣线菊的眼里,或许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甚至还有些势利眼...
找到生命的蓬勃之力
我曾目睹一只蝉异常短暂的一生,那只小蝉从出壳、倒悬再到展翼的过程颇为顺利,然而,这只蝉在展开双翼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场暴雨的侵扰,注定无法飞行,仅短短几个小时,这只蝉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感慨大自然中的生物无一幸免,越发觉得生命值得敬畏。 木心写...
通透
很喜欢的两个汉字,是通透,意思是通达透彻,活得通透就是明白事理,看透本质,不争不抢,不骄不躁,问心无愧。 人生当从容。我喜欢从容地读书写字。寒夜里,身居乡下,四下里是如此宁静,若有若无的,你听到有火炉里劈柴燃烧的“噼啪”声,老者细碎的说话声...
做心有晴窗的人
读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字字生香,淡雅如幽菊。没有澎湃的起伏,没有煽情的引导,更没有任何语言雕琢的渲染,如涓涓溪流,润泽入心。哲理和禅意共生,让人心起旖旎,但又不迷失自己。阅读先生的《晴窗一扇》,便是如此。 晴,晴朗,多指天空无云,纯净明亮。一...
提刀“宰”西瓜
苦夏之“苦”,是没有几块儿西瓜排遣不了的。如果还排遣不了,那就再多来几块儿,直至那红艳艳的瓜瓤、甜爽爽的汁液将扰心的汗津津、黏糊糊暂时驱散,撑得肚皮滚圆,被撂倒在沙发里,乐享凉意悠然。 西瓜是夏天的标配,没了西瓜,夏天就没了灵魂;且只有在夏...
时光本味
西北人爱喝粥,他们把粥称作“米汤”。当晨曦如灵动的画师,用金黄的画笔刺破夜的帷幕,西北的村落便在鸡鸣犬吠的交响乐中渐渐苏醒。炊烟袅袅升起,似轻柔的纱幔,缠绕着家家户户的厨房,而粥的香气,便如精灵般,在这纱幔间穿梭、弥漫。 捧起一碗热气腾腾的...
小镇白铁铺
时光的岔路口总是充满意外,若不是因省道施工而绕行,我可能永远错过了与这座小镇的重逢。多年前,小镇曾是回老家的必经之地,它虽小,却因一条贯穿两乡的县道而热闹非凡,父母的自行车在小镇那条窄窄的道路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辙印。随着省道的竣工,旧县道的车...
母亲的妆盒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物件宛如明珠,承载着悠悠岁月的痕迹,沉淀着深沉的情感,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忘却的珍贵记忆。于我而言,母亲那深枣红色的妆盒,便是这样一个满溢故事与温情的存在。 母亲的妆盒是外祖母在母亲出嫁时精心准备的陪嫁物件。木质的盒子...
花开如玉
也是这样清和微淡的天气,微淡的清愁,莫名的惆怅,心思敏感又华丽飞扬的青春,喜欢坐在窗边,喜欢对着窗子读诗,喜欢读席慕蓉的《盼望》。一遍遍徘徊在唇边心底的是这几句:“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
谁人年少不轻狂
老同学大伟说:“我那儿子简直无法无天,要跟同学一起徒步旅行,怎么说都不听,他说年满十八岁了,有权利自己做主!”看着大伟抓狂又无奈的样子,我不由想起他学生时代的事。 那时我们上初二,大伟迷上了武侠。从电影《少林寺》到电视剧《霍元甲》,再到金庸...

月光如洗
朗朗明月夜。 浩瀚天穹之上,那轮玉盘似的明月,让自己皎洁的月光,清泉一般,汩汩倾泻而下,洗濯着大地和万物…… 月光如洗。 月光,一点一点地,洗去白昼的喧嚣。茫茫世界,各种声响沉淀于时间之下,一切都渐渐归于宁静。 远处的群山,呈现一种安详的睡...
无声之韵
水盂,古称“水丞”“水盛”,是文人案头不可或缺的雅器,常配精巧小勺,专为研墨蓄水而设。南宋龙大渊在《古玉图谱·文房部》中记载:“水丞,贮砚水的小盂。亦名水中丞。”此物虽小,却凝聚着匠人的万千巧思:或摹莲瓣以喻高洁,或塑蟾蜍以寄福运...
小小的慈悲
柒柒是一只在我们家被圈养了一年多的小土猫,在被我们宠物猫般的喂养与照料之下,柒柒变得温良胆怯又怕生,而我们似乎也已经忘记了一只小土猫的天职便是看家捕鼠。 星期天的早上起床,阳光从窗户里斜斜地射进客厅的白色地板砖上,亮茫茫地在眼前跳着舞。小猫...
走吧,去秋天
夏日炎炎,有荷花出水,茉莉飘香,但温度愈来愈高,蝉声愈来愈噪,当暑气升至顶点,久违的秋,也终于悄然而至。 走吧,去秋天。 记忆中的夏末秋初,往往天气更热,日头也毒。此时,父亲总是摇着扇子,笑着说:“不要怕,秋老虎蹦不了几天了。等到白露、秋分...
鸟雀呼晴
夏天,雨总是一阵一阵地下,下一阵停一阵。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样的天气,但至少是不太讨厌的。下雨前,天空一片灰暗,能看见云层压得很低,盖住了山顶,遮住了山腰,好像就停在眼前那株高大的枫杨树上。“白云出远岫”,是夏日山间散淡的云,像是隐居山...
最后一只蝉
一只蝉爬上树,这是它蜕壳后的第一天。这只蝉在树上鸣叫,试图呼唤它的同类。秋风寒凉,裹挟着枯叶落地的绝唱,没有蝉声回应的枯叶林似乎在传递一个信息,它可能是今年这片林子里最后一只蝉。 爬上树的蝉继续聒噪,蝉声吸引了几个路人,他们以为误听,炎夏已...
清雅菖蒲
菖蒲,这种生在老家沟塘、池溪边的水草,在端午节,是被当作“青剑”挂在门楣上的;民间的说法是,它能避五毒,斩妖邪。 这说法听起来有点神秘兮兮。 不过,菖蒲与兰花、水仙和菊并称四雅,还是令我惊讶。因为那三者,都是仙姿玉质的花卉,而菖蒲却是平实常...
程门立雪背后的同窗情谊
世人皆知“程门立雪”的故事,却鲜少有人知道,一起站立在那场大雪中的,不止杨时一人,还有他的挚友游酢。这个流传千年的尊师故事,背后藏着的,是一段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谊。 杨时和游酢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福建人,少时皆有“神童”之称。不过,游...
蟋蟀的歌吟
晋人崔豹在《古今注》里说:“谓其声如急织也。”那意思是说,蟋蟀的叫声,仿佛织女在飞梭忙碌,让织布机发出了密集不断的声响,催促而鸣唱。有的地方,把蟋蟀也叫成趋织、催织、纺纱娘等。北朝《木兰辞》里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正是此意。在中国古...
古代名医巧治“怪病”
我国古代的医学虽然没有现代医学那样发达,但许多名医依靠他们的智慧与经验,成功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和所谓的“怪病”。 据清代魏之琇编著的《续名医类案》一书里记载:明末清初奇人傅青,曾治疗过一位因家庭琐事与丈夫斗嘴吵架,郁怒过分而致眩晕卧床,难以...
一叶障目的鸡
小伙子去某地旅游,见大山连绵不绝,好不壮观,感叹之余突发奇想:“在这里养鸡应该不错。”于是,他经过实地考察后,放弃了在城里的工作,在大山下租了一片树林,专门养鸡。 小伙子眼光果然不错,此树林有条小河从中穿过,小河里有小鱼小虾螃蟹;树林里灌木...
取笑鞋子的帽子
高居头顶的帽子低头看着脚下急匆匆赶路的鞋子,“关切”地说:“喂——鞋子老弟,你整天被人踩在脚下,风尘仆仆,而我却被人高抬高搁,受人仰视,你难道心里就不妒忌,不羡慕?换作我,心里早就一百个一千个不平衡了!” 鞋子听出了帽子的自高自大,微微笑了...
《皇帝的新装》外传
《皇帝的新装》中那个愚蠢的皇帝,上了两个骗子的当,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走着,被人们嘲笑。皇帝知道自己受了骗,非常生气,回来后就把两个骗子杀了。 吃一堑,长一智。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皇帝决定做一件世界上最好的衣服。谁能做出这样的衣服,将得到最高的...
相关杂志
  • 意林

    意林

    2025年12期
    ¥3.69
  • 读者

    读者

    2025年17期
    ¥7.00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9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4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6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8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8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16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9期
    ¥5.00
  • 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5年24期
    ¥28.89
  • 现代阅读

    现代阅读

    2025年16期
    ¥12.5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2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杂志价格:¥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杂志价格:¥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