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中旬刊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5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教师博览》原创版(中旬刊)办刊宗旨:为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服务,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服务主张:来自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博览人语

一花一世界
周五傍晚,我独自漫游在下班的路上。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我总是把脚步放得很慢,仿佛这段路是连接工作与生活的某种缓冲地带。城市的喧嚣在这一刻被稀释,路旁的花坛、草坪、喷泉,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突然,马路中间的一棵玉兰树闯入我的视线。与周围修剪得...

记者直击

为了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大凉山,一个对于多数人来说充满好奇与神秘的地方。有人形容大凉山是“群山巍峨、民族风情浓郁、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丽之地”,但更多人是从网络、电视上了解它,知道那里仍有不少村寨分散在群山深处,那里的人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

关注

聆听塑造完美人性
以“聆听窗外声音”为主题的2024年新教育研讨会在厦门同安举行。其间,七位新教育人登台奉献了他们的精彩叙事,七个案例从不同的侧面彰显了“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魅力和意义,给人颇多启示。 一场意义非凡的教育变革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曾经说,一...

叙事

语文大先生
先生是南方人,但个子高大,最重要的是先生知识广博,见解高远。先生的身上有一种风度,一种风神,一种风骨,总之,先生真的堪称一个“大”字。我所说的先生乃陈日亮老师也。陈日亮老师真如他的名字一样,像一道明媚的日光照亮了我的内心,也照亮了我的教育之...
我的年度汉字
快过年了,要放寒假了,今天上最后一节课。一篇文章,写了一个学期了,怎么结尾呢? 课本讲完了,试卷分析完了,似乎应该画句号了。可是,这多出来的一节课,干点什么呢? 我一边冥思苦想,一边无心地浏览着网页。一个词突然就闯入了我的眼睛——年度汉字。...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从教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它让我体验到了教育的真谛,感受到了仁爱的力量。在这从教之路上,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其中有一名留守儿童小C,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的重要。 小C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平时也非常乖巧,不管老师交...
我的音乐老师是东北人
1 炎炎夏日,我在校园的廊厅内散步,婉转悠扬的乐曲飘过玻璃窗落到耳旁,内心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如今的课堂,不仅有文化科目,还有艺术素养科目。诸如美术、音乐这一类科目,不仅教学设备齐全,而且任课教师也能及时配齐。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初中上...

人物志

不断超越自我
1982年7月,从高安师范毕业后,我自愿申请到山区工作。之后,我被组织分配到家乡靖安县山区最边远的一所初中——东源中学(今中源中学)任教。 东源(今中源)位于靖安县西南部,为靖安、奉新、修水、武宁四县交界处,距靖安县城70余公里。中源境内高...

人文课

教师需要人文阅读
时下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太急功近利,许多基础教育学校成了学生争取考上好大学的竞技场,成了机器轰鸣的车间,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学生把考上好学校和谋取好工作当成了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我们的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和生命情怀。 在校园...

专访

王芳:一个教师作家的爱与诚
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毛《雨季不再来》 1. 在逃离那段迷茫、焦虑而又充满莫名力量的高三岁月将近半年之后,我的心绪终于回归一种正常的平静,我选择回母校看看,看看那里的...

课堂

从一堂“完美”公开课说起
周三下午,全市线上线下同步大教研活动即将开始。朵儿老师发来微信消息,说马上要上公开课,很紧张。我告诉她:“不要追求完美,放松;忘记观众,只想着学生和文本。” 朵儿老师年轻好学,曾与我“青蓝结对”,这次应学科基地邀请执教公开课。周一她把教学课...
这只是一节课
我当然不会认为一节课不重要。 听完课,听开课教师“说课”,才知道这节课意义之非凡,才知道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不禁为自己的分神感到羞愧。但我也感到费解:一节公开课或者所谓的“评比课”,怎么会弄得像“生死时速”,像是去爆破,去徒手格斗,“人在阵...
字课之手创世界
在生物世界里,人有很多独特性,比如双手就是。人的双手较之动物们最灵巧的前肢都要灵巧,它们像魔术师一样创造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在双手和人的肢体其他部分的配合中,我们的先民发明发现了一系列汉字。 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脑袋跟手配合,就是一个...
发光还是冒黑烟
清朝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讲了一个颇为幽默的鬼故事。 有个老学究走夜路,忽然遇见了亡友。老学究觉得自己平生行为正直,所以也不害怕鬼,而是大大方方问:“你到哪里去啊?”亡友回答:“我现在在阴司做小吏,要到南村去勾魂,正好跟你同路。”于是一人...
别让儿童大脑成为成人精神的殖民地
[一] 我的童年很贫瘠。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和电相关的一切电子产品,闻所未闻。没有动画片,没有游戏机,没有MP3,没有MP4,没有平板电脑,当然,也没有智能手机,没有QQ,没有微信,没有Facebook,没有微博,没有博客……这样单调得...
专业之上乃良知
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教育,当谈到教育人的专业与良知孰轻孰重时,大家各持己见,有的说专业重要,有的说良知重要。于是我想到美国的大陪审团制度。 众所周知,美国有一个大陪审团制度,而且这个制度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一直沿袭,巍然屹立,挺拔不倒。其中的一个...

视点

学习型教师:在学习力的输入与输出中持久前行
有一句话,很有趣味:“真正会上班的人,是带薪养生。” 什么是“真正会上班”呢?当然不是指按时上班、准时下班,既不占单位的便宜,又不让单位揩自己的油;也不是指用最少的智力或体力消耗换来最大的物质回报或职务升迁;而是指能够利用“上班”这个行为最...
教师本色:追求纯净的职业灵魂
在谈论“教师本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曾经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老教师是如何做的。他们甘做“红烛”,如同“钉子”一样坚守在岗位上。老师们奉献而不讲回报,钻研而不会敷衍,社会对老师也很尊重,家长更是很配合。正如一句话所言:“一位...
让教育成为文明对话的棱镜
晨雾中的郎朗书声穿过群山,彝族少年站在校门口领诵《玛牧特依》的身影,总让我想起七年前初遇的那些躲闪眼神。当新时代教育面临均衡化与特色化发展的双重命题时,我们在这片被云雾包裹的土地上,正在探索一条教育新路——不是简单移植外来教育模式,而是让教...

征文

蓝色的记忆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三年困难时期那艰难的岁月,义父——也是我的表姨父万般无奈,把我从吃居民粮的小镇送回老家井湾里。 井湾里有我的亲生父母和同胞兄弟,还有一位老祖母。老祖母虽已风烛残年,但手脚总不肯闲着,房前屋后,都有她遍种的瓜菜。就是...

亲历

一切为了学生成长
2024年9月,笔者有幸到加拿大魁北克城开展了为期3周的教育考察。魁北克城是魁北克省的首府,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的交汇处,也是一座重要的海岸港口城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亲历了北美国家的教育场景,我们产生了关于教育的许多思考。 一、重视...

家校通

新时期家校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品质教育的诉求也越发强烈。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大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学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真实状况并不乐观。面对广大家长...

书话

如此丰富,如此独特,如此安静
三本不算太厚的书《梦华录》《归去来》《少年游》,我陆陆续续读了两个月。这文字,耐得住品。这三本书有个共同的名字——《非一般的古文课》,作者是蔡朝阳。 最早听到蔡老师的名字是一篇《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那些石破天惊的话击中了我隐...

艺品

《破·地狱》:生死隐喻与父权反思
2024年,一部中国香港的电影创造了香港地区票房史上的新纪录。影片《破·地狱》破了“纪录”,观者如潮,似乎真的验证了影片里魏道生的一句话:“活人,也是有很多地狱要破的。” “破地狱”,是香港本地盛行的道教传统法事活动。主持“破地狱...

文苑

用写作抵抗岁月的可疑
我将写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放进抽屉的那一年的暮春,某个黄昏,暮色从村庄里茂密的西瓜藤上浮起。那位会用《易经》卜卦的老人抓了三个铜钱,坐在老家朝南摆着的八仙桌旁,一脸严肃地丢了6次。每丢一次,就用笔记录着图形。沉思良久后,他皱着眉头,意味深长地...
一碗红薯粉,一缕悠悠的乡愁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味道,深深地烙印在记忆的深处,成为我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宿。对于我来说,那一碗红薯粉,便是承载着浓浓乡愁的珍贵符号。 红薯粉,那是家乡红土地里最朴实的馈赠。在我的家乡,红薯是家家户户都会种的农作物。每到秋天,红薯成熟...

随笔

像晒蜡僧一样“简单”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称为“洗晒节”,我想起了一个晒蜡僧的故事。 “晒蜡僧”是近代一个僧人的绰号,他是个寺院香灯师,负责给大殿里的佛像点灯和上香。但他似乎有点愚钝,以至于寺院里其他僧人常常捉弄他。六月六,其他僧人翻晒书籍和衣物,看到傻乎乎的他,...
如何说学生才会听呢?
之前我担任政教处主任时,学校与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来学校参观的幼儿园小朋友有几百号人。根据安排,我要给这些小朋友上一节课。给幼儿园小朋友上大课,这是非常考验老师技术的。当我上完这节课时,时任校长周其对我说了一句话:“让这么多小朋友安静听...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