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1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大观》杂志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卷首语

以终为始
我注意到很多厉害的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其理性,比如查理·芒格、巴菲特、瑞.达利欧、段永平、张一鸣、黄铮、王兴、梁文锋。我认为是真正地冷静、客观地有逻辑地分析问题,不受情绪、偏好的影响(所以理性的对立面是感性)。史蒂芬·柯...

醉墨艺海

池塘
那时候,我很幼小,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父亲在一次运动中死了,母亲却撇下我,出门走了别家。孤零零的我,被祖母接到了乡下老家。祖母已经年迈,眼花得不能挑针,就终日忙着为人洗衣,小棒槌在捶布石上唢当唢当地捶打。我先是守在一旁,那声响太单调,再不能...
记忆深处的豆渣味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从童年时奠定的基础,少年时把这些夯实,等到青年以后大概就不容易改变了。 即便能接受不同的口味也只是适应,骨子里的东西依然执着的存在。 就像我爱喝玉米粥,但美国的棒子面太细,熬不出玉米粥应该有的香气…豆浆我也爱喝,泡了一宿的...

绚丽画彩

写意油画的绘画语言
摘要:写意油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碰撞融合的产物。它不仅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还体现了油画民族化的深刻内涵,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本研究提出写意油画的绘画语言,重点对其“写”与“意”的内...
居廉折枝花鸟画中的地域性色彩表现
摘要:本文选取岭南画派代表画家居廉创作的折枝花鸟画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其在沿袭宋代折枝构图传统且实现技法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利用“撞水撞粉”技法将岭南地区的自然生态、气候特点转变为独特的色彩语言,并通过探究其作品中的构图形式、色彩表现、技...
线描的疏密表现
摘要:艺术家通过对焦点、线条、肌理与材质密度的分析判断和有机调配的实践,将这些元素融入空间组织与构图平衡作品中,探讨了内容与特征之间的一体性问题,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感和视觉张力的画面。眼中的世界通过必不可少的重新组合活动转化为心中的世界,无...
明清书画艺术和廉洁文化精神的融合与传承
摘要:明清时期书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与廉洁理念交融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明清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明清时期巴蜀地区书画艺术代表作品,揭示了其与廉洁文化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细致探讨了两者的融合与传承过...

美术与设计

中国山水画“留白”在钢琴音色处理中的转化
摘要: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蕴含着“有无相生”的哲学观与“以虚驭实”的美学思维,其简约性张力、流动性韵律与互动性召唤的审美特征,与钢琴音色处理在艺术理念、审美追求及表现手法上存在深刻共通与互补。将“留白”理念转化至钢琴演奏中,可通过空间意识...
意象美学观下中国写意油画的研究与创作实践
摘要:油画自传入我国开始,便走上本土化之路。在这一进程中,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本土艺术家不断賡续油画艺术,使其在我国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本文结合当下的绘画语境,以意象性文化为底色,以写意油画为抓手,并通过案例的分析和个人绘画创作来对论题进行...
基于传统造园理念下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在历史上共历经3000多年的长足发展,并先后融合了儒、释、道等多元文化体系,最终逐渐形成了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的哲学造园理念。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从传统园林造景理念的设计背景出发,探讨以苏州博物馆为典型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对于复...
元绘画、多元母题、符号化
摘要:马蒂斯在现代艺术史中产生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其对艺术本质的不断追问。其作品涉及多类型媒介,包括但不限于油画、剪纸、雕塑、织物、版画等。在处理多种类艺术媒介时,马蒂斯学无常师不断探索试验,逐步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创作语言体系。其作品中多次出现“...

舞蹈与舞台

歌剧咏叹调《月亮颂》的音乐风格与演唱
摘要: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于1900年完成,是浪漫主义晚期的杰作,融合了斯拉夫民间神话与波希米亚音乐风格。其中,咏叹调《月亮颂》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悲剧性成为经典,展现了水仙女鲁萨尔卡对爱情的纯粹渴望与牺牲。本文从音乐风格、演唱技巧及...
舞踏实践对身体感知与表达的重建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5)18-0031-03 摘要:本文基于参与式观察与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分析舞踏工作坊的实践经历,探讨其对身体感知与表达的重建机制。研究发现,舞踏通过“慢行练习”“目之...
“幽默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1 摘要:在当今社会,舞蹈艺术逐渐突破传统叙事与情感表达的局限,向跨学科、多维度发展。幽默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丰富舞蹈的观赏性与互动性,让观众对舞蹈的审美需求实现从“技术性观赏”到“情感共鸣与趣味性体验”的转变。在戏剧、影视等艺...
歌舞元素对戏剧创作与表演的价值
摘要:本文以歌舞元素于戏剧创作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从戏剧创作视角切入,研讨歌舞元素在充实戏剧情节框架、营造特别戏剧氛围、提高戏剧表演感染力和推动演员与观众情感共鸣等方面起到何种作用。经对歌舞元素于戏剧创作中的运用予以剖析,本文揭示了歌舞元素...
舞蹈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摘要:舞蹈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艺术特征的艺术形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蕴含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舞蹈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舞蹈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舞蹈文...
舞台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演精髓
摘要:在人类艺术这条璀璨星河里,舞台艺术就像一颗特殊的星星,放射出无可取代的光辉。它用舞台作画布,用演员作画笔,在方寸间融合时空、情感和多元艺术元素,营造震撼心灵的审美体验。从古希腊圆形剧场戏剧演出到近代先锋派艺术勇于探索,舞台艺术一直承载...
音乐剧《致埃文·汉森》声乐表演中的“第四面墙被打破”互动式演唱
摘要:本文以音乐剧《致埃文·汉森》(Dear Evan Hansen)为例,探讨声乐表演中“打破第四面墙”的互动式演唱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传统声乐表演通常遵循“第四面墙”的舞台惯例,而当代音乐剧则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与观众互动的方式,...
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塑造与表达的策略
摘要:舞蹈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主要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艺术形象的塑造与表达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强化观众的情感体验、营造舞台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完整而生动地塑造艺术形象,成为当前...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跨媒介转化与文化传承
摘要:电影《只此青绿》的上映,使得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得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演绎与创造性发展,同时为当代文艺作品的创作与转化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思路。本文通过探讨《只此青绿》从古画《千里江山图》至舞剧、电影的跨媒介艺术探索历程,揭示了绘画、舞...
从“舞台现场”到“数字场域”:“卡拉角勒哈”数字艺术创新性创作路径
摘要:“卡拉角勒哈”作为新疆哈萨克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草原文化”为核心元素,通过独特的动作和叙事展现草原文化的审美特征,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也面临突破“舞台现场”...
现代舞台监督的多维角色与综合素养能力
摘要:舞台监督作为现代演艺体系中的关键职能角色,不仅承担着演出流程的技术统筹与现场调度,更在艺术节奏控制、舞台安全管理以及多部门协同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从舞台监督的职责定位出发,系统探讨其在组织协调、文化素养、音乐理解、视觉判断、心理应变...
表演中体验与体现的结合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摘要:在表演中,演员塑造人物,是将剧本文字转化为鲜活生命并传递情感与思想,引发观众共鸣并赋予艺术作品灵魂的重要过程。在演员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既要有真实的内心体验,还要有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塑造出真实自然、个性鲜明、...
古典舞身韵在基本功训练中的应用
摘要:古典舞在我国舞蹈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舞蹈艺术的魅力,也充分彰显了东方文化底蕴、多维美感。对于中国古典舞而言,身韵是整个古典舞体系的重要组成与关键要素,是基本功练习的精髓所在。因此,舞者应对古典舞身韵高度重视,并通过...

音乐律动

潮语歌曲《回》的艺术性
摘要:潮语歌曲《回》是知名歌唱家龚琳娜2024年全新单曲,一经上线,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首歌曲不仅是一曲动人的旋律,更是一次对尘封侨批文化的“唤醒”。它承载着海外华侨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仿佛一盏明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引领我们重温那段不朽的...
钢琴艺术指导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
摘要:钢琴艺术指导在器乐演奏中发挥多维度的核心作用。演奏前的准备阶段,钢琴艺术指导通过作品分析、技巧指导与风格把控,为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演奏中的现场配合环节,钢琴艺术指导精准调控节奏速度、构建和声织体支撑,并实现情感互动,保障音乐呈现的流畅...
钢琴调律技术数字化前景
摘要:钢琴调律专业是对钢琴进行调律、维修、整音及乐器维护的一种专业技术。钢琴调律是将钢琴内部的琴弦按照一定规律进行调整,使音准符合要求。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声学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钢琴调律技术正经历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的...
中国鼓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创新发展
摘要:中国鼓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如文化差异、传播局限以及创新不足等多重挑战。通过创新鼓乐演奏的形式及内容,融入现代艺术,强化国际合作,探索新媒体传播、特色展示及品牌化建设等策略,以此推动鼓文化与国际...
钢琴演奏中的舞台心理素质培养策略及实践应用
摘要:钢琴演奏不仅是技术与音乐的融合,更是舞台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本文深入剖析舞台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从技术稳定发挥与艺术情感表达双维度展开分析。针对演奏者面临的心理压力,提出日常心理训练、模拟实战演练等系统培养策略,并结合音乐会筹...
钢琴演奏中踏板运用的细节处理
摘要:本研究聚焦钢琴演奏中踏板运用的细节处理,深入剖析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并探寻有效运用踏板的细节策略,以提升演奏质量。通过文献研究,本文梳理了踏板的类型、功能等基础理论,并结合大量经典钢琴作品的演奏实例分析以及借鉴专业演奏家的实践经验...
皮埃特·斯沃茨《克洛诺斯》的曲式和困难片段赏析
摘要:自从阿道夫·萨克斯(Adolph Sax)于1840年发明后萨克斯管以来,这一乐器长期处于古典音乐的边缘,直至20世纪后期才因现代作曲家的介入而焕发新生。比利时作曲家皮埃特·斯沃茨的创作延续了这一革新脉络,创作出了...
托卡塔的发展与演变
摘要:托卡塔作为西方的一种体裁形式,自出现以来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讲述托卡塔作为体裁形式和演奏技巧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以及托卡塔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音乐元素的融合发展和创新。...
古典时期钢琴装饰音的演奏技法
摘要:古典时期是钢琴音乐发展的关键阶段,装饰音作为旋律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旋律线条优美性、丰富和声层次及突出情感表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倚音强调动态平衡与节奏流动性,回音要求快速交替的音符清晰连贯,震音则需精准触键以增强戏剧效果。巴赫的...
“声”“音”“乐”及其相关词汇辨析
摘要:本文从语言学与文字学视角,结合历时考辨与共时比较,系统解析“声”“音”“乐”的古今概念流变及其关系。通过梳理《礼记·乐记》与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差异,指出《乐记》构建了从“声”到“音”再到“乐”的礼乐生成逻辑,强调音乐的政治...
钢琴作品时代特征与演奏风格的比较
摘要: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刻反映了人类审美观念的变革。本文以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0世纪近现代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钢琴艺术的时代特征与演奏风格的互动关系;研究构建了涵盖社会文化语境、乐器制造革新、音乐本体特征及演奏实践的四维框架,揭...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作品构建与演奏要点
一 摘要:古曲《渔舟唱晚》,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渔舟唱晚”四个字而得名,乐曲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忙碌了一天的渔舟归航时,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景...
古筝筝曲《懷》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法
摘要:本文聚焦于陕西筝曲《缀》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法,通过深入探究作品的曲式结构、声腔化表现、陕西地方传统特色音阶如欢音与苦音的运用,以及内在旋法的发展逻辑,探讨作品在音乐创作层面的表现特点与艺术特征;同时,结合个人演奏实践与心得对具体演奏技...
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及演奏技巧
摘要:海顿作为古典乐派的奠基人,素有“交响乐之父”的称号,而《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为古典主义时期器乐作品的杰出代表,运用了大量高难度指法与运弓技法,表现了作曲家卓越的音乐才能。这首作品沿用了古典乐派三乐章曲式架构,运用奏鸣曲式、三部曲式、...
中国传统器乐“韵”味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转化
摘要:中国传统器乐中的“韵”味,是声音背后所承载的气息、意境与情感的综合体现,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钢琴作为舶来乐器,虽已在中国广泛传播,但在表达“韵”味时仍存在结构性限制。如何将传统“韵”味融入钢琴演奏,既是一次语言重构,也是一种文化转换。...
从“西声”到“中韵”
摘要:西洋声乐唱法在传入中国并应用于汉语演唱过程中,因语言结构与审美取向的差异,长期存在“违和感”等适配性问题。本文从语言适配的核心矛盾出发,系统分析西洋唱法在汉语演唱中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与文化张力,结合意大利语和汉语语音的特点、母语文化认同...

影视与数字化

苏珊·朗格哲学理论下的虚拟现实影像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5)18-0115-03摘,要:19世纪的纸质西洋镜引领了人们对空间艺术的探索,使艺术与物质空间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领域。直到今天,虚拟现实影像的生成技术,使艺术彻底脱离...
AI技术赋能影视制作的新路径
摘要:在影视工业面临降本增效与内容创新的双重挑战下,AI技术正成为重塑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从前期开发的智能剧本评估系统,到拍摄阶段的虚拟制片与动态捕捉优化,再到后期制作中的智能剪辑与音效合成,AI已渗透至影视生产全链路。多模态大模型推动文本...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广播电视艺术中的创造性转化
摘要:本文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广播电视艺术中的创造性转化,深入分析了在实际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深入且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转化过于商业化以及文化表达与受众需求不符。通过各种策略的实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

文化保护

全媒体时代下川剧艺术资源整合与传播
摘要:川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全媒体时代传播生态的深刻变革。本文从资源整合与传播策略的双重视角,分析川剧在数字化、社交化、跨界化趋势下的创新路径,结合四川省川剧院、抖音平台案例及元宇宙技术实践,提出以“内容活化—渠道融合—产业联动”...
中国音乐剧的未来 传承民族地域文化
摘要:在当前文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多种艺术形式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音乐剧便是融合音乐、舞蹈、戏剧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艺术,在新时期文化传播、艺术创新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中国音乐剧的历史与现状做简单概述,然后探讨民...
AIGC视域下壮族非遗绘本的叙事美学与视觉创新
摘要:本研究聚焦AIGC技术对壮族非遗绘本艺术创作的赋能作用和在叙事美学与视觉创新中的突破。研究讨论分析了壮族非遗绘本活化中面临的挑战,发现AIGC存在相关研究不足。基于此,从艺术学、设计学及媒介美学视角,剖析AIGC在壮族非遗绘本叙事构建...
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与传承路径
摘要:传统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四个方面探讨了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并提出了创新传承模式、拓宽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发展等传承发...
书法的当代发展与应用
1 摘要:书法艺术是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我国的书法艺术兴起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
中国传统啖电窗的形制下移与现代传承
摘要: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开始实施,古建筑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啖电窗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窗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演变的内容值得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啖电窗这一建筑构件,揭示了传统建筑构件在礼制约束与民...
沈阳锡伯族灯官秧歌的传承现状及保护途径
摘要:锡伯族灯官秧歌是沈阳地区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本文聚焦沈阳地区锡伯族灯官秧歌的传承现状,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出多维度的保护与传承途径。通过综合性的保护体系,有效激发沈...

艺教论坛

美育视國下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高校艺术教育不断深化,美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的重要引导方向。本文聚焦美育视阈下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改革,分析了其在拓展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审美维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以及推动教学目标向素养培养转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
核心素养导向下美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范式
摘要:本文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美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范式构建。美术项目式学习具有多重价值,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等项目中,锻炼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问题解决及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多学科知识整合,培育全面发展人才;还能...
教育戏剧跨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及其育人导向
摘要:教育戏剧的跨学科融合特性植根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与具身认知理论内核,其核心机制在于通过角色扮演触发视角切换,从而革新实践理路:一是突破学科思维定式,建构多维度多学科认知视角;二是弥合学校场域与社会实践的时空区隔,实现知识的情境化迁移;三...
基于具身认知的沉浸式教学在高校琵琶演奏中的应用
摘要: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对认知的塑造作用,这一理念为突破高校琵琶教学长期存在的困境提供了新路径。当前,高校传统的琵琶演奏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枯燥、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提高音...
多风格曲自驱动下中职声乐综合表现能力提升路径实践
摘要:随着声乐在中职院校中的普及,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多风格曲目的应用,凭借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为学生的声乐技巧、情感表达及舞台表现提供了多层次的训练途径。本文重点探讨了多风格曲目在中职声乐活动中的应...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效果提升的路径选择
摘要:若要使学生通过探索民族器乐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创造性地将其个体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则学校的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现如今,高校民族器乐主要以教师口授相传为主要教学方式。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效率提高...

佳作赏析

《残荷水韵》水彩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常德415000)...
《迟到的潮声》插画
作品尺寸:100cm × 69cm作品介绍:《迟到的潮声》描绘的是女孩怀抱着一个巨大的钳子,钳内的小鱼闪烁微光。背景中朦胧的城市与奇异“钳子”形成强烈反差,作者希望借此画来表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担忧。迟到的潮声,既是对失衡自然的温柔...
《迟到的潮声》插画
作品尺寸:220cm × 180cm 作品介绍:《绘影寻境》意图捕捉现代社会中人们观赏展览时的互动瞬间,以此表达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思考。画面中的人物或拍照或驻足或匆匆路过这些细节反映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身处同一空间,却往往沉浸在...
《雪拥蓝关》舞美设计
音乐剧《雪拥蓝关》舞美设计效果图 戏曲题材音乐剧《雪拥蓝关》改编自作家“的灰”同名长篇小说,以民国北平广盛楼喜成社师徒三人的命运为主线,融合京剧唱腔与音乐剧形式。该剧于2024年6月21日在天桥剧场首演,获2023年度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笔者...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灯光设计
原创音乐剧《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灯光设计效果图原创音乐剧《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该剧于2020年首演。这是一部交错时空,在遗憾与拯救遗憾中反复挑起观众泪腺的音乐剧,讲述了跨越时代,平凡而不平淡的...
《稽山印象》国画
作品尺寸:69cm×69cm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作品介绍:《稽山印象》是以会稽山为原型创作。会稽山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与自然之美的名山,一直在我心中萦绕。画面以黑白水墨为载体,将对会稽山的深刻感悟倾注笔端。画中...
《时光褶皱里的寻常》国画
作品介绍:《时光褶皱里的寻常》这组作品以生活中的寻常物象为载体,借用色彩碰撞的独特语言,将电线杆、晾衣、草帽这些日常片段,融入“时光褶皱”的意象中。斑驳的色彩如岁月蚀刻的痕迹,轻柔铺陈间,把平凡场景晕染出怀旧温度,让观者于熟悉的生活碎片里,...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9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9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8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6期
    ¥18.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6期
    ¥12.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8期
    ¥9.90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8期
    ¥28.89
  • 剧作家

    剧作家

    2025年05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