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1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大观》杂志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卷首语

有趣的灵魂
我们都喜欢有趣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有趣的灵魂呢?我觉得一个有趣的人,首先要自己觉得自己有趣吧,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会感觉自己的生活有趣,活得有滋味,对生活有激情。可以独处享受自己的小世界的乐趣,也可以跟久处不厌的人分享,独乐与众乐都怡然...

醉墨艺海

燕子
不见了燕子,已是七八年的光景;我常常在城里觅寻,但每每却都失望了。商场的大厅里它自然不肯去的,那高达十几层的楼顶上,我爬上去了,也不曾见它的巢儿筑着,我也专意到公园过了一次,那水光山色里,也没它的足迹。啊,可亲的燕子,难道你是在地球上灭绝了...
明日又天涯
立春后,小区里的梅花仿佛一夜之间就开满了,好看极了,下楼取快递的时候隔老远便望见那一片桃红。突然就想到那一年的春天,坐在去重庆的火车上,那会儿的油菜花也如梅花这般开得正盛,不禁想,坐在列车上看着车窗外闪过的一片片荧黄的春景,那时的自己在想些...

绚丽画彩

北宋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摘要:本文选取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经典作品《溪山行旅图》与《雪景寒林图》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范宽在笔墨运用、构图设计、自然景观描绘、情感传达及意境构建等方面的艺术手法。范宽的笔墨雄健老辣,以“雨点皴”技法表现山石质感,构图上巧妙运用“...
中国风景油画中的传统山水意境融合路径
摘要:中国风景油画发展渐显融合传统山水意境的态势,映现出文化自觉与艺术表达的双重诉求,以东方美学为内核,融入山水画“三远法”、气韵生动及笔墨精神,风景油画在构图、技法和色彩上实现转化与创新,构建起富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视觉体系。于现代艺术语境中...
油画中色彩对情绪氛围营造的形象表达
摘要:油画艺术中的色彩语言承载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功能,通过色彩的明度、纯度与色相等形式要素构建情绪氛围,系统考查色彩形式语言的情感构成机制,梳理西方油画史中不同流派的色彩情绪表达特征,探讨油画色彩情感表达对当代艺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从现代主义到...
过程美学视域下费欣肖像画艺术的独特语境与审美建构
摘要:尼古拉·费欣作为20世纪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革新者,其肖像创作通过解构传统造型范式与重构现代视觉语言,在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之间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审美路径。本文采用图像学分析与跨学科理论整合方法,结合怀特海过程哲学与格式塔心理学,...
景泰蓝在风景油画中的运用与创新融合方式
摘要:本文聚焦于景泰蓝与风景油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深入探讨景泰蓝在风景油画中的运用及创新融合方式。通过对景泰蓝工艺与艺术特点、风景油画的发展与审美特征的分析,阐述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详细论述景泰蓝元素在风景油画构图、色彩、材质、主题...

美术与设计

从线条到轮廓:色彩在绘画叙事中的进阶表意
摘要:色彩在绘画叙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仅是视觉元素之一,还是一种强大的叙事工具。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从艺术史的相关案例等方面分析,以跨学科的角度切入,探索从线条到轮廓再到色彩在绘画叙事中的功能转变和进阶表意。研究表明,线...
版画印痕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当代审视
摘要:本文以传统版画的印痕为出发点,探讨了数字技术对其美学逻辑的重构。传统印痕通过物理转印的间接性与偶然性构建艺术“灵晕”,而数字技术通过激光雕刻、算法生成等技术突破物质限制,催生“数字印痕”。本文首先界定了印痕概念及其美学特征,其次从艺科...
甘肃黄河文化的数字插画表达
摘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文化积淀贯穿华夏文明的脉络。甘肃段黄河文化因地理环境、历史演变的独特性,形成了彩陶文明、敦煌艺术、丝路文化、农耕传统等多维文化景观。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也经历着转型。数字插画凭借其较强的视...
《白光》中陈士成形象的艺术语言
摘要:贺友直的连环画作品《白光》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鲁迅笔下的陈士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本研究从笔墨运用、造型语言、构图形式、色彩表现等艺术语言切入,分析了《白光》在陈士成形象塑造中的创新表现,揭示了贺友直如何通过视觉元素的有...
基于扬雄文化的景观标识设计策略
摘要:扬雄文化研学旅游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郸都区友爱村,是专门为纪念扬雄而建的,在这片土地上,扬雄的文化基因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研学旅游作为一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喜爱。在数字化语境中,扬雄文化景观...
中国传统色彩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色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深入剖析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及其文化内涵,探讨其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与原则,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传统色彩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材料和技术相结合,为营造具有中国...
米苞叶编制在软装陈设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米苞叶是一种天然植物材料,具有独特的生态质感和手工美学,在现代软装陈设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围绕其材料特性、工艺形式、空间应用及实践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强调其在视觉表达、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多重价值,为传统工艺在当代表达中的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和实践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新兴领域,日益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驱动力。本文探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文化保护与再生中的作用,分析其如何增强文化认同、激发文化创新并拓展传播渠道,具体包括数字交互艺术设计在传统文博展示中的应用...
安塞山地腰鼓在扁平风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安塞山地腰鼓文化的深入探究,结合文化海报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安塞山地腰鼓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安塞山地腰鼓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的剖析,结合当代设计理念,提出了设计海报的创意灵感。在设计过...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聚焦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探讨了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苗族服饰传统五色和七色系、历史图腾等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苗族服饰文化、服饰创新、市场接收等方面分析了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困境;针对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
艺术设计助力乡村品牌构建的创新路径
摘要:乡村品牌是乡村文化、产业、风貌的集中体现,借助艺术设计手法对乡村文化进行视觉提炼,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品牌符号。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品牌塑造成为激活乡村发展、提升乡村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优秀的乡村品牌建设可以带动...
油画与当代艺术跨媒介融合的实践和理论探讨
摘要:油画作为西方绘画核心的关键载体,经历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至现代艺术阶段的多次革新历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视觉语言以及表现技法。在当代艺术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油画究竟如何与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成为艺术家探索美学边界时的前沿领域。...
传统漆器纹样的当代演绎与创新应用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在其广泛应用下,数字媒体衍生出具有技术性特点的数字媒体艺术,而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已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新兴议题。基于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全新挑战。创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并变革传统文...
“精研古法、博择新知”
摘要:陈缘督是民国时期的一位传统画家,他坚守保存国粹,继承、发扬传统绘画宗旨。本文通过分析陈缘督的绘画题材和表现方式,发现陈缘督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坚守既有的传统和审美方式,探索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以温和渐进的方式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为...

舞蹈与舞台

舞蹈美学视域下“力”在舞蹈创作中的意蕴表达
摘要:本文基于舞蹈美学视域,探讨了“力”在舞蹈创作中的意蕴表达。首先,从舞蹈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明确了“力”在舞蹈中的概念及其作为舞蹈美学元素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力”在舞蹈创作中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外部力与内在力,探讨了它们在舞蹈创作中...
中国古典舞道具团扇的使用与审美价值
摘要:中国扇文化历史悠久,无论团扇、折扇还是长绸扇等,扇的使用与意义远超出其实用功能。团扇作为其中的一种,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与艺术品,在古代戏剧、诗词中,还是情感传达的重要工具。团扇在自身价值方面。更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是中...
从“冲突”到“共生”:古典舞与现代舞的文化认同建构机制
摘要:作为两种重要的舞蹈艺术形式,古典舞与现代舞在发展中既存在显著的“冲突”,也蕴含着丰富的“共生”潜力。而从“冲突”到“共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两种舞蹈形式对应的不同文化的认同建构过程。本文在简单介绍古典舞与现代舞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在...
舞蹈表演美学
摘要:音乐与舞蹈作为人类艺术表达的两种重要形式,其表演美学体系既存在内在关联性,又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质。卡尔·达尔豪斯在《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中以历史维度与哲学思辨为核心,构建了音乐表演美学的诠释学框架。本文以此为理论参照,聚焦舞蹈...

音乐律动

《凤求凰》古诗词音乐中的传统美学意蕴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古诗词的一种传播形式,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造诣。本文以李砚作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为例,深入剖析其蕴含的传统美学意蕴,并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歌词内涵、演唱表现等多方面的...
民族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的实现路径
摘要:民族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的艺术呈现,需以技术、情感与文化审美的深度融合为支撑。本文旨在从声乐基础训练入手,探究呼吸控制、发声咬字、共鸣运用的系统化训练方法,通过解析作品的历史语境与音乐文本,阐释如何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内核;...
竹笛演奏技巧及音乐情感表达
摘要:竹笛是我国传统乐器中具有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之一,其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在吹奏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竹笛的演奏技巧主要分为气、指、舌三类。三类技巧始终贯穿着竹笛的演奏过程,对作品的风格特点、思想内涵以及音乐表...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复调织体的结构功能
摘要: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创作于其中期风格逐步成熟之际,该乐章在快速奏鸣曲式结构中大量融入复调织体技术,展现出极强的动机统一性与结构张力。本文聚焦复调织体在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及尾声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模仿、对位、卡农等手法如何参...
舒曼艺术歌曲中音乐语汇与诗歌意境的融合
2 摘要:本文研究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巅峰——舒曼如何将诗歌意境融进音乐创作当中,使艺术歌曲能够予人美感,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带来诗意的审美体验。文章通过对音乐语汇与诗歌意境的多种融合路径进行分析,对诗歌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涵展开阐述,并以作品...
交响乐队中圆号的声部演奏问题及策略
摘要:目前,对于圆号的研究多集中在独奏技巧或乐器改良方面,对交响乐队中声部协作问题的系统性探讨不足。本文从圆号的声部特性出发,对演奏中常见的技术难点和艺术表达困境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剖析音准稳定性等核心问题的成因,并从训练方法等维度提出针对性...
钢琴艺术与戏曲元素的融合路径
摘要: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戏曲深受人们喜爱。而钢琴则是源自西方的乐器,在我国已经传播百余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国艺术家持续强化对钢琴艺术的学习,并注重将其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多蕴含本土文化特点的作品,推动我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而且...
数字技术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影响
摘要: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音乐艺术表演中的价值,参考虚拟演唱会、智能音乐设备应用等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表演形式创新、表演传播拓展、观众体验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依托数字技术,突破以往音乐艺术表演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全息...
跨文化表达中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本研究对山西民歌文化价值和艺术特征进行总结,主要从历史渊源、音乐特征及传承现状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从钢琴伴奏对民族音乐整合的影响、钢琴艺术指导训练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论述了钢琴艺术指导的跨文化潜力和实践特征;对钢琴和民族音乐整合实...
数字化音乐新媒体对音乐艺术传播形式的影响
摘要:在数字化背景下,音乐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并对音乐艺术的传播形式产生了不同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数字化背景下音乐新媒体对音乐艺术传播形式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音乐新媒体可以从即时传播、形式创新、互动增强等方面正向影响音乐艺术的传播形式...
和声技巧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和声的内涵、功能性、色彩性、连接性、类型以及和声的支撑音乐结构、塑造情感表达、丰富音乐层次、体现风格特征等作用,进一步围绕古典音乐、爵士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探讨了和声技巧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要点,以期提供一些参考启发。...
价值论视野下的音乐作品审美判断方式
摘要:音乐的价值意指音乐作品具备着满足审美主体需要的功能属性。此种审美需求通过相关的功能属性对应性,蕴藏在作曲家所创作的乐音游戏当中。审美主体逐渐在乐音的运动形式中获取审美愉悦,并试图切中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意图。在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音...

影视与数字化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策略
摘要:演员在表演中,可借助核心功能维度丰富肢体语言,强化系统训练以精准塑造角色,通过跨文化语境进行创新表达,助力演员不断突破传统表演的限制,用更有想象力与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形式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本研究探索了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媒介融合背景下慢综艺《我在岛屿读书》的传播策略
摘要:本文从我国慢综艺节目的概念和发展入手,在媒介融合理论基础上,对节目《我在岛屿读书》采用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其他慢综艺提供参考帮助,提高慢综艺的传播效果。...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当代国产动画电影IP设计
摘要:国产动画IP设计承载着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使命。本文从皮尔斯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聚焦动画IP的像似性、指示性、规约性及隐喻性四重维度,分析了国产动画角色造型、服饰、形体、面部与物象等,解读了符号化在当代国产动画电影动画人物中的应用,阐...
公众文化需求变化下艺术语言与形式创新实践
摘要:新时期以来,社会转型与科技进步深刻影响着公众的文化需求,个性化、互动性、体验性成为公众文化需求的新趋势,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单一化、程式化的文化产品,而是期待更加多元、丰富、贴近生活的艺术体验。他们渴望在艺术欣赏中找到情感共鸣,彰显...
“超接触性”时代的地方文化传播与认同转化路径
摘要:在“超接触性”传播逻辑主导的数字媒介环境中,地方曲艺的文化触达与认同转化路径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幺儿嘲(四川清音版)》在抖音平台的传播过程为个案,结合“超接触性理论”“文化传播理论”“文化教育理论”与AI推荐机制分...
AIGC技术在动漫游戏文创产品定制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生成(AIGC)技术在动漫游戏文创产品定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其在设计流程中所引发的创作范式变革、平台治理机制重塑及内容生产逻辑。在分析动漫游戏文创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分析AIGC如何凭借其生成效...

文化保护

河南北宋杂剧砖雕中副净色与副末色首服的研究
摘要:河南的北宋杂剧雕砖为北宋杂剧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现有研究在区域化与类型化分析方面尚存不足。本文结合河南一带出土的北宋杂剧砖雕与文献史料,研究了副净色、副末色这对滑稽角色的首服特征及其流行成因。研究发现,副净色与副末色的首服主要呈现...
彝族铜铃音乐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摘要:本文依据文化符号学这一理论架构,对彝族铜铃音乐的文化逻辑与实践运作机理进行考察,通过对其物质形态的变化情况、历史流传线路以及民俗应用的具体场景进行细致梳理,来展现铜铃音乐在节庆展示表演、劳动安排组织、娱乐交流往来等方面所具备的多方面功...
民歌《茉莉花》文献与声像资料的资产价值
摘要:《茉莉花》是一首风靡大江南北、唱响国际乐坛的中国民歌,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形象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资料分类法和价值评估法对《茉莉花》的研究文献进行学术史分期,对其声像资料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三...
晋剧音乐“戏曲原声” 音高组织交响化现象论
摘要:从沿袭传承到多面变迁,戏曲器乐的文、武场音乐创作实用性与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二元要素相互影响,逐渐呈现对“戏曲原声”开放性、多视角的创作新要求。以晋剧音高组织交响化研究创作为例,新整编与编纂的传统配器剧目随着观念变革,其传统创作思路面临急...
少儿花鼓灯舞蹈创作中非遗传承与当下表达的结合
一 摘要:少儿花鼓灯舞蹈创作需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当代表达和重构。本文对少儿舞蹈创作的选题、构思和编舞技法动作语汇转译、民俗情境更新和教学机制融合等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展现地方特色、弘扬民族文化,让民间舞蹈花...
非遗音乐在高职校园文化中的活态传承路径
摘要:非遗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将非遗音乐引入高职校园,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然而当前非遗音乐在高职校园传承中面临诸多困境,如传承理念和方法不够科学系统、...
音乐与文学的“对话”
摘要:广西天峨县壮族唢呐由来已久,长期活跃在婚俗、进新房、白事等民俗事项中,是当地民俗文化与乡土交融的产物,唢呐曲衍生的大量古歌,构成了音乐实践与文学传统的动态互文网络。本文从音乐形态、文学韵律以及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三个方面阐释天峨壮族唢呐...

艺教论坛

音乐信息化教学新样态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开始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并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中职音乐课程中,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了教学新样态,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升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AI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式学习实践
摘要:本文聚焦AI(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式学习实践。开篇阐述其价值,AI能激发学生兴趣,借图像识别与生成技术展示多样艺术作品,拓展创作视野;丰富教学资源,带来全球艺术展览虚拟参观等,创新教学形式;助力个性化教学,依学生差异精...
赏石文化与视觉传达的融合
摘要:随着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文化课程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收藏石鉴赏》课程通过引入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并利用数字化展示与互动体验等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了传统赏石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的有机融合。这种教学模式不...
技术赋能与课程重构:高校和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音乐教学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新契机。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的和声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技术赋能背景下该课程体系的重构路径与实践成效。通过融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教育云...

佳作赏析

《铁轨上的工业赞歌:高铁整备》丝网版画
《铁轨上的工业赞歌:高铁整备》丝网版画...
《光蕴》色彩
《光蕴》色彩...
《海蚀》水彩
《海蚀》水彩...
《银滩》水彩
《银滩》水彩...
《织网》水彩
《织网》水彩...
《牛气冲天》沥粉贴金装饰画
作品尺寸:60cm×60cm沥粉贴金技法: 沥粉贴金是中国传统装饰画的代表性工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宋代达到技艺巅峰,明清时期逐渐融入民间艺术。其核心步骤包括: 1.沥粉:以胶调和矿物颜料,用毛笔或刀具在底板上堆塑出浮雕线条,形...
《白河戏水》沥粉贴金装饰画
作品尺寸:60cm×80cm...
《采茶姑娘》沥粉贴金装饰画
《采茶姑娘》沥粉贴金装饰画 作品尺寸:60cm×80cm...
《前程似锦》沥粉贴金装饰画
尺寸:60cm×60cm《前程似锦》沥粉贴金装饰画...
《前程似锦》沥粉贴金装饰画
《艾叶飘香》沥粉贴金装饰画 尺寸:60cm×60cm...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9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10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9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5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5年07期
    ¥9.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19期
    ¥21.00
  • 曲艺

    曲艺

    2025年10期
    ¥7.69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9期
    ¥9.9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