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风

雨露风

2025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雨露风》系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青海雨露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文学类期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雨...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散文天地

典籍里的雄安
当晨曦初染白洋淀,仁立于水畔,水面涟漪微动,层层荡开,发出翻动纸页般的轻响,其间字字句句,皆从泥土深处渗出,由流水承载着,缓缓诉说。雄安三县的历史,正是一册徐徐展开于燕南沃野上的无字书卷。那些飘着墨香的典故,都沉淀在雄安的泥土里,成为新城奠...
潮湿的文字
晨雾未散时,我又一次翻开外公珍藏的那本手抄诗集,泛黄的纸页渗出陈年旧雨的气味,混着老式五斗橱里淡淡的樟脑香,在鼻腔深处涸开。恍惚间,在书页翘起的缝隙中,我再次看到了那场雨,那场经久不息的雨,潮湿阴冷的气息像一根根针,刺入我的灵魂… 记忆中,...
知行合一,德法兼修
“知行合一致良知,德法兼修事上练”原是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付子堂的发言致辞,短短十四字,凝聚了一位教育者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也凝练了人生逆旅者对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我更想浅议一下“知行合一,德法兼修”这八个字。 所谓“知行合一”,便是要...
故乡的菜地,远去的时光
多年以后,我的记忆总不由自主地定格在那个秋日黄昏。余晖倾洒,乡间小道上,我与母亲各自背着一大筐冬瓜,我们的影子在夕阳下被拉得细长,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深深印记。 老家隐匿于山区,仿若被山峦温柔环抱。站在村子的任一角落,抬眸皆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诗歌展台

当代诗人小辑
洗外墙的男人/韩红军(河北) 像猿猴顺着绳索而下 风雨在耳边轰鸣 手中的锉刀在玻璃上描绘着未来 脚下的洗衣粉桶在空中歌唱 如蜘蛛侠游走在城市边缘 看惯风花雪月 尝遍人情冷暖 洗刷着墙面干净的纹路 闪耀着他们的光和勋章 在刀口上舔血,在岁月里...
早市的浪漫(外二首)
早市的浪漫 在清早七点多的路边小摊 蹲着一个南瓜,陪着一位老汉 年轻人也没问价格,干脆地带走一半 这是属于半个南瓜的浪漫 卖花的奶奶摆弄着不太浓密的花瓣 精致的阿姨说,就要选似开未开的状态 于是最不起眼的那盆,率先被搭讪 这是属于半盆雏菊的...
姜熠群诗词选
五律·“八一”颂 穿越古今史,惊心第一枪。 英才望北斗,妙策占南昌。 固守翻身志,周求革命方。 乾坤从此转,日月续华章。 七绝·“八一”抒怀 八一枪声醒九州,难明长夜委云收。 武装开辟新天地,赤子丰功青史留。 金蕉叶&#...
乡邻(组诗)
乡邻 每天的灯盏都照着乡邻 黄昏之后就有了释放的理由 围桌,把酒 星辰挂在唇缘 檐角的风铃,日复一日 山茅草,野枸杞 都是近亲 如果风,朝着意思吹 如果你,刚好也在此地 乡愁 我看见芦荻花的时候 正是它白头期 让我想到父母与众亲 这让我恍惚...
蔡黄平诗歌小辑
我在花落处等你 这个春天长得太高 越过了宫墙的红,你 欠了所有的人一个仰望 你用逃避,书写着 自以为是的孤傲,高高在上 春天,是朝天宫中的一朵玉兰 错过约期,便是一年 如不回头,便是一世 我在树梢的顶端处,寻你 六百年前的红尘花影 去解读春...
风中有两朵云(外三首)
风中有两朵云 风中有两朵云 一朵柔软,另一朵害羞 他们游荡在大街、图书馆、教室 白云下一队队少男少女 手牵着手,彼此拥抱 情话在风中悄悄飘散 哪怕是乌云,也无法驱散这暧昧 忽然,雨珠子悻悻地掉落 仿佛要把一股子羡慕嫉妒恨 全都吐出来一样 两...
口语诗·群星闪耀
春天的美好/虎子 小草忙着萌芽 花朵孕育开放 大雁已在天空排好了队 …… 人间仍然充斥 争吵、阴谋和背叛 你奔跑着 在心里将所有的仇人 挨个,原谅了一遍 她在丛中笑/游若昕 三八妇女节中午 爸爸给我发来一条 订单运输信息 显示外卖已送达 外...

文学评论

诠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对“美国梦”的追寻与幻灭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正值经济繁荣、社会财富增长的黄金时代,同时也面临着传统价值观不断遭受冲击的困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信仰几近崩塌,精神世界面临重重危机。菲茨杰拉德通过塑造一个看似了不...
时间的艺术
自远古社会以来,人只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就会对其快乐、悲伤的情绪加以分享和传播,并将其特定的情感需求通过外在的符号形式表现出来,艺术也就应运而生。无论处在哪种环境之中,人类的行为都源自客观因素的影响,上至宗教巫术仪式,下到日常生活用...
真情假戏,假戏真情
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是文学与电影融合的桥梁,通过这一手段,读者与观众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电影《色·戒》基本忠实于原著,其上映不仅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小说的兴趣,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经典。小说保持了张爱玲作品中特有的“苍凉”基...
散文到影视短剧:《我的阿勒泰》跨媒介叙事研究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之间的跨媒介叙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散文《我的阿勒泰》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展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电视剧版的《我的阿勒泰》则进一步将这种文学...
清代西域文学中的赛里木湖书写
赛里木湖因其明净澄澈的自然风光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被称为天山明珠。自清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人骚客进入西域,这颗耀眼的明珠被更多人发现、记载、传颂。本文即从自然风光、文化意蕴、情感寄托等方面对清代西域文学中的赛里木湖书写进行解析。 一...
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的象征意义与主题内涵
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借助多重意象构建与哲学思辨,引发观众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文章从象征理论视角切入,聚焦苍鹭、鹦鹉、积木、母亲、舅公等视觉符号及其象征隐喻,解析作品中战争反思、成长探索、亲情羁绊等多维主题。通过解读现实维...
浅谈叙述学视角下肖勤《隐秘的船》
肖勤的小说《隐秘的船》叙述视角多样,在已知与未知的协调中塑造了更立体完整的人;其叙述时间安排巧妙,形成适合情节展开的内部叙述节奏,共同助力塑造人物形象;其叙述结构有主有次,以船写人,将“船与人”的关系显现于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同时,小说中大量...
浅析高濂《玉簪记》中陈妙常的人物形象
高濂创作的传奇剧本《玉簪记》被誉为传统的十大喜剧之一。高濂在《玉簪记》中塑造了陈妙常这样一位丰满的人物形象。陈妙常是一位高贵聪慧的俊美人,出身官宦之家,才华横溢;陈妙常被迫为尼,但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陈妙常在面对爱情时性格多变,总是内心充满...
作为技艺的诗歌
阿甘本在《宁芙》一书中提出了“宁芙学”,宁芙本是希腊神话中次要的女神,阿甘本关注的是她们独特的生存状态,介于人和动物之间的宁芙需要与人媾合才能得到上帝的恩泽,而影像的特点正是介于死气沉沉的物与鲜活的生命之间,因此,宁芙是影像的隐喻,它不属于...
生命美学视域下韩延“生命三部曲”中的疾病叙事
近年来国产电影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通过真实再现社会现象、人物命运和生活状态,引发观众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并产生情感共鸣,这与生命美学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生命美学是“基于生命”“因生命”的美学,它以“生命”作为本体性的、根本性的视界,涵盖生物生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史诗互文性研究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影响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其作为重要主线贯穿于国家各项工作之中。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格萨尔》史诗作...
论《诗经》中的动物意象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诗经》中包含着后世多种文学表现手法的雏形,其中意象手法后成为东西方文学批评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文本的阐释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对《诗经》中的意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传统伦理与现代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揭示了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展现了封建家族制度对人性的桎梏异化,更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价值体系的深层裂变。当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对伦理困境的呈现是多维度的,既包含对传统伦理规训的批判性解构,也暗...
从郁达夫的“文”与“志” 来解读《故都的秋》中的雅俗
《故都的秋》作为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之一。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秋景或秋意的赏析上,忽略了语言及人的感受。因此,笔者从郁达夫的“文”与“志”分析其语言的雅俗交融,以及文章内容背后作者独特的心理状态。从士风...

历史文化

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对叙事风格与意境的影响分析
叙事风格和意境是汉语言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精髓,而汉语言文学中又常常出现茶文化,作者利用茶文化的清雅脱俗以及蕴含的丰富韵味,可以创新叙事风格,提升意境美学。文章从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概念人手,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叙事风格,在此基础上从茶文化元...

教育艺术

AI语境下民族民间音乐创新探析
AI(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和自动化执行能力,深刻影响着音乐创作的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是人类文化的珍贵宝藏,记录并承载着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情感。在多元化生活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如何借...
孙绍振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文本细读法起源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它强调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细致分析,专注于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修辞等内部要素,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来挖掘其深层意义,不依赖于作者生平、社会背景等外部因素,主张从文本内部寻找意义的来源。 语文作为一门基...
《外婆的澎湖湾》歌词解析与情感表达教学
在华语乐坛的浩瀚星空中,《外婆的澎湖湾》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自问世以来,凭借其悠扬旋律与质朴歌词,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记忆深处。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那些关于童年、亲情与故乡的美好画面便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本文聚焦于歌词解析与情感表达教学,旨在通过...
传统文化美育资源开发及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3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虽然“美育”概念源于西方,但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
符号的逃逸与重建:胡安·米罗艺术语言的存在论启示
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现代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哲学深度与形式革新。超现实主义运动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潮,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更通过对潜意识的探索,为人类精神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觉解决方案。胡安·米罗...
南疆石刻与多民族审美共构
广西美育资源丰富,从文字与石刻文化资源来看,以贵港、武鸣、合浦、崇左等地为中心的骆越文化区,已发现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系列刻画符号,呈现文字萌芽阶段的典型特征。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群,以赭红色彩绘和独特人像构图著称,兼具艺术审美与考古科研价值...
品意象之美,悟诗者之情
诗的基础是意象,有人借物以达意,有人借景以抒情,意象构成意境,意境又体现诗情。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善于捕捉意象与意境的关系,重视意象、意境及诗情三者的关系,在意象营造出的浑然境界中品读诗味,感受情感,使学生既能在品读过程中把握诗词主旨,又能拥...
析《侍坐》妙境:赏孔门弟子志向,探孔子教育理念
《论语》中《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以对话勾勒出孔门师生论道的经典场景,不仅凸显了四位弟子不同的人生抱负,还反映了孔子深邃幽微的教育理念。本文试图透过孔门弟子之志探寻孔子如何在对话中实现知识的渗透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为当代教育实...
千古兴亡事,帐然抒己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收录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其所在单元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因此,落实新课标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教学目标...

语言研究

浅析网络流行语 “掌管×的神”
《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根据使用频率、创造性、语用价值等因素,推出2024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掌管 × 的神”位列其中。“古希腊掌管 × 的神”原为古希腊神话体系中的一种表述,是对古希腊神话中众神所掌管领域的客观描述...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随着我国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流行语已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凭借其简洁易懂、方便高效、趣味性强等特点,在社会中迅速传播流行。2024年12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语,包括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
论新兴网络构式“包×的”
“包 × 的”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新兴流行语,具有不可预测性、高频性及能产性,进而演变为一种构式。本文主要从其构件、构式义及语用功能方面展开探析。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变项“ × ”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短语等,且“包 &...
《遥远的向日葵地》英译本的叙事重构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李娟所著的一部长篇非虚构散文集,细腻描绘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乌伦古河畔种植向日葵的生活经历。该作品的英文版DistantSunflowerFields,经由克里斯托弗·佩恩(ChristopherP...
构式语法框架下新疆汉语方言“××得很”句法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包括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其词汇主要由西北各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方言词语构成,也有借自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的词语,还有自创词语。新疆汉语方言体现了当地独特的语言文化,拥有诸多特色名词,如“海娜”(凤仙花)、“...
翻译能力视域下中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研究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文化影响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中原地区所孕育的文化体系不仅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更展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质与时代价值。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方面发挥着...
语言交融中的 “镶言文”多维透视
“镶言文”作为新疆多民族语言交融的典型产物,其网络爆红不仅是语言交流融合的结果,更是数字时代催生的产物。2025年2月,新疆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创作引发广泛关注,他将汉语与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法结合,形成“喝酒,车子...
现代汉语量词“条”“根”“枝”的对比分析
现代汉语量词“条”“根”“枝”可以用于表示长条物体,但是一般不能通用。“条”用于具备长条状、线形特征,柔软和延伸感特点的物体,以及那些内蕴长度和宽度的抽象长条物;“根”适用那些纤细的、根毛状或者圆柱形的实物体,具象化、能弯曲的根状物件;“枝...
“屯”字探源
“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它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透过地名的宏观文化考察,人们能获得丰富的历史背景信息。”“屯”字作为军事历史类地名的常用字,不仅多见于东三省,也存在于西北部分地区。在东北官话中,“屯子”指由多人组成的村庄,其起源与演变反映了...
概念隐喻下重庆方言词的语义理解机制研究
重庆方言,属汉语官话方言区中的西南官话分支,与其他官话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存在同源性特征,但也独具特色,其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可独立成篇,是内部一致性较高的西南官话的代表方言。 当下,重庆方言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语音、词汇、...

作品展台

陕西关中地区方言小称研究
小称是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法范畴,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指称幼小或形体小的人或事物,且常附带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它不仅用于名词,还可用于量词、形容词、动词等,在语言的多个层面发挥作用。在陕西方言中,小称同样承载着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
岁月里的无声史官
在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博物馆,踏入其中,便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灯光柔和地洒落在一件件文物之上,它们安静地陈列着,却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这些文物,是历史的幸存者,是岁月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虽没有言语,却又似乎在向每一...
陈州颂歌
作品介绍:《陈州颂歌》是一首以河南省周口市(古称陈州)为创作核心的原创音乐作品,由刘宸伊作词作曲,以中板旋律深情讴歌周口这片土地。周口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承载着伏羲文化、老子故里等深厚的历史沉淀。歌曲以“陈州”为名,既是对这片土地...
针扎子
作者简介:(1984一),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研究。现为文博馆员。...
相关杂志
  • 读者

    读者

    2025年20期
    ¥7.00
  • 意林

    意林

    2025年14期
    ¥3.69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11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4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8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10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10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19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9期
    ¥5.00
  • 雨露风

    雨露风

    2025年08期
    ¥12.00
  • 北方人

    北方人

    2025年10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雨露风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雨露风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