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是反映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50.00 ¥30.00
目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刊序言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对华夏文明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019 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
渭河流域河流潜流水交换和重金属污染对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河流潜流水交换过程对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当前河流生态水文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一级支流,渭河流域的生态状况对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研究聚焦于渭河流域,探讨潜流交换强度和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对大型...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和LMDI模型的黄河流域水足迹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水资源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而水足迹作为衡量区域水资源利用压力的关键指标,可以综合反映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因此,对黄河流域水足迹时空格局、区域间转移特征以及水足迹变化背后驱动因素的探究,可为全流域区域间协同提升水...
黄河流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推动黄河流域乡村地域多功能协同发展是实现片区乡村振兴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路径。以陕西省107个县区为研究单元,选取2010、2015和2020年3个时间节点,构建乡村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主客观赋权法与地理探测器,分析功能的时空演...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时空特征与耦合协调机制
摘要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
面向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的“三生空间”效能评价
摘要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新时期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是整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乡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镇域国土空间为对象,以陕西省潼关县太要镇为典型案例,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耦合协...
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测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摘要生态修复治理是构建生态文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作为我国重要的水源区和生态功能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黄河流域56个城市为考察样本,从水资源利用、生态...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摘要探析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Super-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78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水平,并利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T...
协作视角下黄河流域规划统筹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布以来,如何在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黄河流域九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规划词云、ROSTCM6.0等软件方法对黄河流域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梳理和规律总结,找出在协同合作...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归因
摘要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不仅是中国生态安全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亦是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在国家整体发展格局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该流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深远影响。气候变化和人...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协调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
摘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经济通过赋能、连接和共享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能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然而,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及文旅融合三者协调发展程度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尚不清晰。研究基于2013—2022年黄...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摘要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域人口聚集的主要形态,其空间布局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GIS分析技术,通过定量分析的途径,研究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乡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探索其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最后,评价该地区的居民点...
黄河流域陕西段多尺度人口收缩格局演变及机制
摘要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识别及引导人口有效收缩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要命题。该研究使用第五、六和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OLS 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从市县村3个尺度分析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陕西段人口...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质量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摘要全面科学地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质量状况对实现区域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子长市为例,从多个维度构建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最小数据集(MDS)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客观...
健康城市导向下社区生活圈重组机制与规划途径探略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社区生活圈成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与重塑健康服务供给的新途径。通过系统分析健康社区生活圈与健康城市的协同机制,运用POI数据和遥感影像图识别城市健康资源,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研究西安市高新区健康...
黄河流域特色乡村与A级景区空间组合格局及类型划分
摘要特色乡村与A级景区作为区域文旅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刻画其空间组合格局及状态,对于促进二者的要素整合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旅游资源组合理论,以黄河流域的5类国家级特色乡村与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景观空间关联指数和空间错位指...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时空特征研究
摘要提高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具体体现。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的理论框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ESDM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耦合协调的...
中国县域城镇化和乡村发展的地域差异与协同类型
摘要县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研究基于2020年全国2355个县的截面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首先在全国尺度解析城镇化和乡村发展与协同类型的地域分异,探究长江、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
摘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对立统一关系亟待地理学视角的探讨。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保存率与利用率指标,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沿“水平评价-空间特征-空间归因”主线,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① 黄河流...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杂志价格:¥3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杂志价格:¥3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