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

2023年0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农家书屋》杂志是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的综合性新闻月刊,刊号CN11-5824/Z。《农家书屋》杂志作为推...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农业乡村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20.00
目录

封面文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1月2日)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新华社2月1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当天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锚定建设...
文件起草组成员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国必先强农 农强方能国强
铆足干劲推动建设农业强国 解读人: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祝卫东 采访人:人民日报记者 朱隽 常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魅力书屋

旗山村农家书屋成为群众文化生活“加油站”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龙头镇旗山村立足广大农民群众实际需求,把农家书屋与村级办公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结合起来建设、管理,提高书屋的综合效能,有计划、有组织、有创新地开展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全民阅读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深受群众喜欢,掀起乡...
“农家书屋流动书箱”推动书香致远
2022年以来,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农家书屋流动书箱”活动,循环流动优质阅读资源,缓解农村地区看书难、好书少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长本领、增知识,激发乡村阅读热情。 ...
湖北利川:农家书屋助力乡村“全民阅读”
“胡国南82分,兑换一件饮料加一瓶洗洁精!”1月13日,利川市南坪乡南坪村农家书屋门庭若市,前来看书、借阅的群众络绎不绝,10多位村民通过阅读积分兑换到了礼品。 该农家书屋位于南坪村十三组“松林小院”一楼,100余平方米,三面采光,宽敞明亮...
沙湾市:农家书屋飘书香 全民阅读润心田
为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群众向善向美的热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四道河子镇全力打造21个农家书屋,不断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将书屋打造成孩子们课外学习的“加油站”、村民们掌握知识的“充电站”,营造“人人爱读书...
建强用好农家书屋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小镇书房——海岛书房正式启用。书房设计以海洋元素装饰为主,体现浓郁海岛文化,设置了阅读区、交流区、休闲区等,拓展渔民阅读空间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阅读服务。 近年来,高公岛街道不断拓展阅读阵地、...
殷庄村农家书屋点亮群众阅读生活
农家书屋飘书香,全民阅读润心田。走进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殷庄村农家书屋,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摆放整齐的图书,村民朋友们利用空闲时间为自己“充电”,实现了“家门口阅读”。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融媒体中心)...

美丽乡村

洛阳开展“三清两建”激活乡村振兴活力
从过去的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信访矛盾易发多发,到如今的集体资产盘活壮大,新风正气更加充盈,大事小情就地解决。这是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江左镇五里头村在“三清两建”(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强村民自治组织)工作中发生的...
自贡市:巩固创建成果 再续绚丽篇章
四川省自贡市,这座崛起的文明之城,正以实际行动巩固创建成果,再续绚丽篇章。恪守为民情怀,巩固创建成果融入日常 “刚搬到小区时,附近只有一个临时市场,又脏又乱,十分不便。”市民王盛岚说,如今新建的规范化市场,环境干净整洁,功能分区合理,犹如超...
运城开展返乡创新创业者培训实践观摩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培育成果,2月6日至9日,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返乡创新创业者培训班学员外出观摩实践学习。 学员们先后来到山西农谷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东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祁县腾达农耕文化园、寿阳县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创新中心与大寨村,听取...
手工艺品电商直播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为进一步宣传推介特色产品,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新屯子镇支持本地特色手工艺品能人积极投身互联网,凭借短视频、直播平台,扩大手工艺品的知晓率,从而进一步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郭爱玲在全镇电商直播领域做得比较出色,经过多次外出参与学习培训,她学会了...
红土乡:实干奋战“开门红”
一家招商引资回乡发展的雨伞工厂,每年创造出500多万元的产值;一场群众会,召集周边30多户土豆种植户齐聚共商共议;春耕备耕,全乡一片人勤春早的景象……小产业,大发展,说的正是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目前的发展前景。 开春以来,该乡企业、产业、项目...
望江村抢抓农时备春耕
为给新一年的增产增收打好坚实基础,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足马力开展春耕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职业农民,望江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江深知提前开展育苗工作的重要性,菜苗在春季早几天定植,上市时间就能提前,农民的收入就能增加...
共画南里渡村幸福生活“同心圆”
冬日的暖阳下,漫步在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南里渡村洋伞坝,举人湖像一个恬静的处子,走在新修的游步道,看着廉政文化广场石头上雕刻的“五子登科”的故事,让眼前村庄愈发美丽。 近年来,南里渡村坚持从村民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乡村文旅

跟着徐霞客游凤庆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最后的游历中,在云南省的凤庆县待了足足12天,写下万言日记。对于凤庆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宣传与财富。不论是茶还是核桃,不论是山川还是人文,都在他一万多字的游记里,记得一清二楚。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初五,从昌宁...

好书荐读

百年风华 呼啸而过
2023年1月27日晚,104岁的翻译家杨苡,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走完了她传奇而精彩的一生。她将呼啸山庄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将自己的人生谱写得跌宕起伏。她渴望自由,在山河破碎时,不做金丝雀,大呼“我要做觉慧”;她乐观豁达,在四海无恙...
以史家眼光为大师立传
由于工作的缘故,笔者参与了《白寿彝评传:成一家之言》出版的前期工作。书稿完稿后,我又担任了审读工作,是真正的先睹为快。感谢两位作者,凭借他们各自的优势,以史家眼光写出了白先生阅历丰富、成就巨大的一生,对读者特别是学术界了解白先生提供了资料翔...
革命历史书写的生动与机趣
长期以来,作家刘华始终扎根于红土地,在对历史记忆和革命传统怀抱敬畏的同时,也对民间大地和日常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共情。无论是叙写“铁路传奇”的《车头爹车厢娘》,还是演绎“红军秘史”的《红罪》,抑或是重构“乡愁记忆”的《大地耳目》,刘华始终以...
《柏杨版资治通鉴》:人人都可读可有的枕边书
古人言“人不可不读书”,而“读书不可不读史”。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读史当选编年体,而编年体首荐便是《资治通鉴》。因为它囊括了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共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最具有价值的史书之一,是展现中国古代政治运行规律的历...
《历史的微声》:我的听书故事
我的新书《历史的微声》不久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有读者问我,你写这么多书,要看多少书啊,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呢?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我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做家务、工作、上下班,所剩时间就非常有限了。大家都有多读书的愿望,但无奈时间不...
《孙子兵法》的精髓是战略思维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共十三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近期热播电视剧《狂飙》意外带火了一本书——《孙子兵法》,听说都卖断货了。《孙子兵法》是中国...
《坪上村传》:描摹一个村庄的时代变迁
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湖南省作协主办的彭东明长篇小说《坪上村传》研讨会举行。《坪上村传》是作家彭东明献给故乡的一部作品。在外漂泊38年后,作家因回乡修缮老屋,重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新农村新气象更吸引作家重新打量这片久违的故土。 中国作协副...
大地之上的诗与思
读完刘江滨散文集《大地烟雨》(花山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掩卷抬眼,面前似乎幻化出一幅画面,若隐若现。一方陡峭矗立的岩石,粗粝而坚硬,但岩壁湿润阴凉,有丛草附壁而生。忽然一缕阳光照射过来,草叶间便有水雾氤氲,时或闪烁出悦目的光彩。...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年的成长与蜕变
《少年奔跑在田间》是青年作家陈伟军新近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小说紧扣时代脉搏,直击社会热点,既关乎少年的成长与蜕变,亦关乎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山溪淙流般的行文,鲜活又诗意的语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令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后又栖身于乡村中学以...

农家特品

镇湖苏绣:绣出苏式生活的精细雅洁
一块丝绸,稍加裁剪便可穿可用,我们的先民却想到要在丝绸上“添花”。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各类绣种。作为四大绣种之首的苏绣,在时间的长河里绽放得格外灿烂。 追溯刺绣的源头,就不得不提丝绸。传说中,嫘祖开始养蚕缫丝。在纺织界,这也被认...
徐集花生糖:传承百年的风味
百年徐集,糖香百年。徐集花生糖原产地是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现在已经从小乡镇走向大城市,以六安市这个新兴的国家园林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是著名的六安特产,美味无比的健康美食。徐集花生糖采取祖传制作工艺,精选优质花生米、纯正麦芽糖精制而...
新马江村:又到糖蔗丰收时 红糖熬制香飘飘
“红糖是个宝,补气又养颜”,在“以食养气”的名单里永远都有红糖的位置。又到了一年红糖熬制时节,走进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大忠桥镇新马江村,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甜蜜的香气,闻香而来的客商与当地村民正沉浸在熬制红糖的“甜蜜忙碌”中。 在新马江村的糖蔗地...
松烟香、桂圆味:它来自桐木村,已风靡四百年
正山小种的传奇在于,作为中国年代悠久的传统红茶,早早便已成为英国皇室的御前珍饮,进而风靡世界,而很长时期内,在国内却鲜为人知。对应当地流行的说法:“武夷山一怪,正山小种国外买。” 桐木村在武夷山保护区内,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加起来总共17...
佳县古枣:古韵沧桑更香甜
陕西佳县古枣园,是以黄土高原景观及“铁杆庄稼”红枣栽培利用为特色的农业文化系统。核心保护区位于佳县泥河沟村,栽培面积36亩,古枣树1100余株。佳县是中国红枣名乡之一,枣树栽培历史有3000多年。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在《诗经》中就有...
林西县:小小玉米皮编成工艺美术精品
“过去遍地乱扔的玉米皮,经过这么一捣弄,就变成这么好看适用的小花篮、小拎包、小坐垫。这个技术学到手可真不赖,我们妇女在家就能赚个零花钱。”代云平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玉米皮高兴地说。半个小时不到,一个精致的小花瓶编织品就呈现在眼前。 代云平是内...
应州牛腰
雁门关外的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到清代中期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
金口玉芽芹菜
金口芹菜主产在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的海堤村,海堤村位于金口镇政府驻地南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就有种芹菜的传统。这里产出的芹菜,以香气浓郁、口感清脆、青玉品质、营养价值高而广为人知。古有“后花园芹菜”之称的“金口玉芽”,则是盛名于300多年...
巩店香椿
巩店香椿,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各地。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有黑油椿、红油椿和青油椿120万棵,有香椿路20多千米,香椿园200个,香椿基地250亩,年创产值900多万元。腌制的“女儿红”盒装特贡椿芽,以其色鲜、味美、脆嫩、无丝且可治疗伤风感...
敖汉小米:满园米相似,唯我香不同
内蒙古敖汉旗地处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是燕山山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老哈河、孟克河、叫来河三大河流纵贯南北,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在这里,产生了已知的世界第一粒小米。 2002—2003年期间,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法治乡村

“小院说事"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
村里如何发展产业?邻里矛盾如何化解?——这些事务必须要让群众说了算,群众共参与。 近年来,湖北利川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进“平安建设+小院说事”治理模式,引导群众通过“小院说事”平台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协调理事,真...
小曲珍与“警察阿爸们”的藏历新年
“扎西阿爸,你和彭杰阿爸还有多久能到我家,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准备好吃的等着你们呢!”2月19日,西藏朗县金东乡西日卡村达瓦旺秋的女儿曲珍,藏历二十九一大早就打电话给林芝边境管理支队金东边境派出所的民警“阿爸们”,邀请他们到家里一起过新年。 曲...
心中始终装着群众
吉林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勇化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李俊华,十年来默默无闻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没有收到过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没有擒凶除险时的凛然和无畏,但他有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和一片对辖区群众的赤子之情。 他常说:“只有发自内心把老百姓当...
有事儿找“小朱”
驻村4年时间,朱国庆帮助村民解决大小困难80余件,调解邻里纠纷30余起,村民对他的称呼也从“那个谁”,变成了亲切的“小朱”。 1990年出生的朱国庆是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河边境管理支队金平城关边境派出所的一名辅警。2019年以来,随着“...
“四步工作法”推动纠纷化解
2022年12月,张某到李某家中修缮屋顶,更换瓦片,张某在铺设屋顶瓦片时不慎摔落,造成右侧大腿处骨折,关于张某人身损害赔偿由谁来承担,双方产生争议,遂申请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求双方同意后,开展调解。...

乡土文化

中国春社·雎水踩桥
莺飞三月,菜花金黄,又是一年春社日,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即社日,又叫“逢社”,也是每年雎水踩桥时间。素有“民俗活化石”之称的川西北一年一度民俗盛会——“中国春社·雎水踩桥”,如约来到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 “踩桥驱邪”“拜干爹”...
二月二“赛土地”
赛土地是潜江市“二月二”期间的传统习俗,以祭拜土地神,祈求生育繁衍、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自古传承至今。 潜江市土地庙分布十分密集,“赛土地”习俗主要集中在潜江境内西南部区域。盛行并流传于龙湾、张金、熊口等乡镇。 “赛土地”的习俗,起源于古代...
绍兴霉豆腐
传说清朝时,不少衙门都有绍兴师爷。当时也有不少外乡人想当绍兴师爷。一次,有位太守要招聘绍兴师爷。许多外乡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应试。为了找出地地道道的绍兴师爷,太守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试。 考试那天,应考者一大早就等在门口,可是考场里丝毫没有动静。...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
榆林唢呐
如春风拂面,如夏荷映日,如秋月临窗,如冬雪铺地。陕北的唢呐,不论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日子从土窑洞里迸出来,都给人无限的喜,无限的忧,令人欢乐与忧伤交织在一起,幸福和痛苦合为一体。只要一户农家院里有一班唢呐的吹打,不用问,不是有人在嚎哭,就是有...
彝族“阿妹戚托”
彝族“阿妹戚托”,彝语:“戚”意为“办喜酒”,“托”意为“跳或舞”,彝族人俗称“吉巴达”,汉语意为:“姑娘出嫁舞”,最初流传于北盘江流域晴隆县境内的三宝彝族聚居村寨,是依存于当地彝族婚俗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 彝族“阿妹戚托”源远流长,文化底...
巴中爨坛戏
“爨”(音cuàn)字在古代为表演小戏,可见“爨坛”一词的实质含义应为表演与宗主神有关的民间地方戏,学名为“傩戏”。“傩”是指“行步有节奏的样子”,端公班子称“禹步”或“罡步”,为此“傩”是指表演这种民间小戏的步法。古人讲的“傩戏...
徽州宅居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
开莲花的千古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梵净山脚下,有一块很大的坝子,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因坝子形如葫芦,取名叫做葫芦坝。坝子四周青山环抱,溪流潺潺,一条河流由南往北穿坝而过,河的两岸散居着不同姓氏的山民。这里的山民刀耕火种,纺棉织布,寨邻之间阡陌交通,鸡犬相...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
浏阳文庙坐落在市区的圭斋东路,青砖黛瓦,曲径回廊,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观看祭孔仪式,听浏阳古乐,你会产生一种恍惚感,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尘埃,回到了千年前的时光。 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革鼓如骤雨般响起,划破一方寂静的天...
千朵莲花山的传说
千山,又名千朵莲花山。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代,辽东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太子海。海上有一座宝岛,名曰积翠岛。岛上有一座高山,叫积翠山,山中居住着美丽善良的积翠仙子。仙子施展神力,使宝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从遥远的东...
桃林坪花脸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
石牌豆制品制作技艺
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因其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加之土质好,非常适合黄豆等农作物生长。黄豆产出率高,口感好,且壳薄、渣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当地人制作豆制品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杂志
  •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

    2025年05期
    ¥20.00
  • 新农业

    新农业

    2025年02期
    ¥3.69
  • 农村百事通

    农村百事通

    2025年07期
    ¥6.00
  • 中国瓜菜

    中国瓜菜

    2025年06期
    ¥3.00
  • 农村·农业·农民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06期
    ¥6.00
  • 农民科技培训

    农民科技培训

    2025年07期
    ¥4.29
  • 农民致富之友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18期
    ¥12.00
  • 当代农村财经

    当代农村财经

    2025年07期
    ¥4.29
  • 村委主任

    村委主任

    2025年09期
    ¥2.00
  • 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市场

    2025年13期
    ¥6.00
  • 落叶果树

    落叶果树

    2025年03期
    ¥2.00
  • 寒旱农业科学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06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农家书屋

杂志价格:¥2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农家书屋

杂志价格:¥2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