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妹戚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彝族“阿妹戚托”,彝语:“戚”意为“办喜酒”,“托”意为“跳或舞”,彝族人俗称“吉巴达”,汉语意为:“姑娘出嫁舞”,最初流传于北盘江流域晴隆县境内的三宝彝族聚居村寨,是依存于当地彝族婚俗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

彝族“阿妹戚托”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起源于何时,现无文字可考,据史料记载,北盘江流域的彝族人自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 )从云南迁徙到此地时,其婚嫁习俗中就有“阿妹戚托”。(剩余80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