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明代辽东都司《半闲亭记》碑考释
摘 要:《半闲亭记》碑文作者崔贤是明代正德年间辽东地区重要将领,曾任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辽阳副总兵等职。经考释,崔氏家族是明代辽东地区赫赫有名的高门望族,连续几代皆有正三品以上武官,镇守辽东。《半闲亭记》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的文章,崔贤以...
东平县博物馆馆藏宋代铁菩萨立像赏析
摘 要:佛教艺术中颇受关注的重要门类为菩萨造像。菩萨造像蕴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因更接近社会现实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在多元化的佛教造像中,菩萨造像的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观音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其服饰、装身具、躯体...
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功能与艺术价值研究
摘 要:春秋战国青铜器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其造型风格独特、纹饰内涵丰富、工艺水平精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体现了当时工匠丰富的创作力和想象力,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成果的见证。研究和阐释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对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
简析清末《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
摘 要:《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是在清末推行乡土教育的背景下由长沙人辜天祐编写而成的,共有5册。此书在内容划分上脱离了地方志的编排传统,采用课时划分,便于教学。句子简短易懂,知识概括精要,插图丰富多彩,注重与孩童的认知相适应以及对知识学习的引...
庄浪历代精品文物综述
摘 要:庄浪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渭河上游,陇山西麓,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到明清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延续不断,遗留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文章通过对庄浪历代精品文物的论述,力图呈现和见...

文物保护

一件蟠虺纹青铜编钟的保护修复
摘 要:在对蟠虺纹青铜编钟进行病害目检的基础上,通过基体成分测定、显微拉曼检测分析、X射线探伤观察等检测分析,确定了该文物修复前存在锈蚀、表面硬结物、点腐蚀、裂隙、缺失等较为严重的病害,针对文物保存现状,进行了机械法除锈、去除点腐蚀、缓蚀、...
黑色素缎祭孔帽的保护修复
摘 要:祭孔帽是祭孔活动中必备的服饰之一,文章记录的这次保护修复的黑色素缎祭孔帽,由于保存不善整体遍布尘土,且由于内部支撑断裂、变形,导致其整体变形严重。为使文物恢复原貌,通过前期病害调查与科学检测分析,探讨了其病害状况、形制及材质;在此基...
博兴县出土铜佛像的保护与修复
摘 要:山东博兴出土了大量北朝至隋朝时期的铜佛像,数量大,器物上有较多铭文和确切的纪年。这些佛像的面世为研究考证山东地区在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发展和佛道融合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空白。但这些铜佛像的腐蚀损坏较为严重,文...
佛山祖庙古洛芷兰牌坊修缮技术研究
摘 要:古洛芷兰牌坊始建于清代,是佛山市禅城区不可移动文物。古洛芷兰牌坊的建造方式和石材构成具有典型的岭南地方特色,残损病害情况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对古洛芷兰牌坊的病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解决各类病害的修缮技术进行深入解读和论述,为石质...
山西省革命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利用机制探究
摘 要: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太原革命文物建筑安全保护工作,了解当地有关部门对于革命文物建筑保护和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做法,掌握安全隐患问题...
浮翠流丹
摘 要:文章致力于探讨修复流程对于着色环节的几种影响因素、着色次序对最终做彩效果的影响以及调配颜色时一些因素对色彩准确度的影响及解决办法,同时分析了一些干扰做色的因素和有效避免这些干扰的方法,为陶瓷类文保修复师在做颜色的实践中提供多角度的思...
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预防性保护研究
摘 要:纸质文献是重要且珍贵的历史资料,对馆藏文献类藏品进行预防性保护,有助于保存藏品,为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提供服务。文章通过对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的保存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针对广州博物馆文献类藏品进行预防性保护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广...
数字化助力石窟文物资料保护的路径探析
摘 要:计算机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3D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物保护的数字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文物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和研究及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数字信息技术也愈加广泛运用于石窟寺文物资料保护和研究、管理工...
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预防性保护是目前国内外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主要工作方向,其主要的技术目标即是对文物保护环境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为文物创造一个相对“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具体通过监测、评估、调控等措施,人工干预抑制文物保存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减少环境...
关于做好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文物典藏与保护的论述
摘 要: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海战,这场失败的战役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军事、制度、工业等方面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彰显了中华儿女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精神。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作为该事件的文物保护机构,负责对...

博物馆学

凸显价值和功能特性优势的博物馆文创设计
摘 要:文章分析了博物馆文创在增加创收、强化文化传播能力、满足公众需求、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研究了博物馆文创在延长推广传播作用时间、凸显宣传教育主动性、提高文化传播审美水平、强化可持续发展、促进跨界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并尝试围绕...
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摘 要:新的教育背景下,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馆校合作是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馆校合作方式下,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当下教育研究热点讨论的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博...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和现代社区“超级链接”的途径探析
摘 要:现代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它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增强,对现代社会的文明构建参与度要求越来越高。博物馆除了依靠传统的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之外,应该开拓更多的服务途径,来践行现代博物馆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引导教...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实践和反思
摘 要:《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印发,让我们重新定位和思考博物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近几年博物馆教育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现有的教育模式缺点也逐渐暴露。文章通过对山西地质博物馆青少...
建筑遗址类博物馆的建筑遗址类临展初探
摘 要:建筑遗址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青岛市于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且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开展建筑遗址临展是建筑遗址博物馆直接面向公众传播其精神文化...
新媒体语境下的“云端”博物馆研究
摘 要:如今,在公众的休闲消遣和旅游娱乐中,博物馆和纪念馆等文博场馆日益成为热门目的地。近年来,随着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号等平台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文博场馆纷纷开通新媒体账号,公众在“云端”参观展览、参加活动、品味...
地域文化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探究
摘 要:文章针对山西洪洞百家姓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市场分析、设计思路、创意运营等多个环节展开探讨与实践,对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大槐树;百家姓;根祖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新媒体 DOI:10.20005/j...
美学视角下的博物馆
摘 要:不论是中国古代先哲还是西方哲人都曾站在一定哲思角度对何为美做过精辟的阐释。18世纪美学从哲学中分离成为独立的学科,为后人以美学视角研究事物打下了基础。博物馆是知识与艺术的殿堂,其中的美彰显于文物赏析、展览陈列等多个方面,如何从人对现...
浅谈数字时代博物馆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与改革
摘 要: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能够快速地帮助游客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够从各种新的媒体平台获取时事发生的信息。在数字时代,人们想要了解当地历史和博物馆的文物等信息必须通过进馆参观才能实现的年代...
淮南地区博物馆研学旅行发展路径
摘 要: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要求凸显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依据实物史料,通俗易懂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公共职能。2014年,研学旅行概念首次提出,博物馆研学逐渐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

学术研究

南京现存明代魏国公徐氏家族园林调研与保护研究
摘 要:明代南京作为陪都,遗留下诸多明代风格的私家园林。徐达作为明代开国功臣,在明朝的地位举足轻重,徐达的后代在城内营造了多处园林,成为园林发展史上明代私家园林中不可多得的资源。文章从园林造景要素的角度调研南京现存的4所徐氏家族园林,从而加...
浅谈四川地区东汉晚期崖墓出土陶俑制作工艺
摘 要:随着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大量陶俑出土面世,为考古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新的研究材料。然而就陶俑制作工艺而言,相关研究文章较少,故文章以2022年蓬溪县蛮洞山崖墓群出土陶俑为例,简单分析了四川地区东汉晚期崖墓出土陶俑制作工艺,即以...
东汉与唐代买地券比较研究
摘 要:墓葬中的买地券以文字的形式表明墓主人及墓地等重要信息,对东汉和唐代买地券的材质、内容以及反映出的丧葬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唐代买地券在材质上比东汉多,其反映的内容更加完整。买地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事死如事生”的葬仪...
蜻蜓眼式琉璃珠的制作工艺与保护
摘 要:蜻蜓眼式琉璃珠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古代我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最早出现的人工制造的琉璃珠是在古埃及,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传至我国。琉璃珠作为西方舶来品,其制造工艺被古代工匠创造性本土化,并将此烧造技术推至高峰,其做工精美,工...
壶关玉皇庙初探
摘 要: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始于对文物建筑的调查,包括文献研究和文物建筑本体的勘查,在这一过程中确定文物建筑的原状及其发展与变化的历史沿革、各建筑残损现状并对残损原因进行翔实的科学分析。文章经过实地调研壶关玉皇庙,制定了针对性的修缮保护措施,对...
从桥梁的修建看古代地方社会治理
摘 要:金鸡桥建于宋代,是泉州境内一座历史名桥。由宋至清,金鸡桥重修十余次,其修建过程被碑刻、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记录下来。金鸡桥的修建过程是古代泉州社会历史动态的缩影。文章借助金鸡桥的个案分析,探究不同时期修建中的主导力量与影响因素,从而探讨...
文物建筑博物馆化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物建筑博物馆化为近代百年来发展的主流,但在实际的博物馆化过程中存在着主题定位模糊、藏品不丰富、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等问题。文章以南充市嘉陵区七宝寺为例,对文物建筑博物馆化提出几点思考和想法。 关键词:文物建筑;博物馆化;文物保护;活...
从双鹿纹玉佩看辽金玉器的艺术特征及其应用
摘 要:辽金玉器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双鹿纹玉佩为主要研究范例,从天然特征与人文特征两方面论述辽金玉器的艺术特征,进而探求其艺术特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基础,以体现我国历史上文化交流互鉴和多元发展。最后,把研究...
焦家遗址树木形刻划符号的命名刍议
摘 要:2016—2017年,在章丘焦家遗址部分出土器物底部发现叶脉纹或印纹,以陶罐M13∶2为例,有学者认为其是木板或石板上垫有树叶形成的。文章通过对基础资料整理、陶器刻划符号制作、相似刻划符号比对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文章指出部分器物底部...
北宋书画鉴藏风尚略论
摘 要:北宋初期“崇文”政策的确立与推行壮大了文士阶层,带动了文化的繁荣,书画艺术亦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皇室和文人士大夫群体争相收藏古书名画,书画作品在藏家手中频繁流转,书画市场交易也极为活跃。从事书画创作与擅书画鉴藏逐渐成了皇室和文人士...
漳州古代石牌坊形制特征和时代背景浅析
摘 要:文章以漳州长泰区石牌坊为对象,通过对长泰牌坊的解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研究长泰明朝牌坊文化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漳州;长泰;石牌坊;武安牌坊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
契丹文化在内蒙古文创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传承千年的契丹文化代表着内蒙古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草原文明,为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文创产业是弘扬内蒙古契丹文化、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契丹文化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入手,结合调查研究分析...
敦煌飞天图像中的文化研究
摘 要: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喉咽重镇,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佛教东传,莫高窟开凿,凸显文化融合的敦煌壁画应运而生,它历经时代沧桑的变化,不断在坚硬的岩石上绽放文化之花。这其中,飞天最能够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它是佛、道、儒三者合一的产物,...
太原钟楼街旅游形象感知调查研究
摘 要:太原钟楼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同时也是一个商品集散中心。街道名称来源于明代的钟楼,后因年久失修钟楼颓废残败,遂被拆除。钟楼街不仅有极浓厚的商业氛围,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钟楼街的旅游形...
文物保护和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文物工作中存在文物保护与利用不当、过度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等问题。因此,研究文物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合理利用文物的方法势在必行。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分析,明确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同步的原...

文化遗产

昭通黑砂陶器手工艺传承与保护
摘 要:昭通黑砂陶器属低温陶,成品呈黑色,表面泛银光,可用于明火加热不易炸裂,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章分析了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昭通黑陶(砂器)烧制技艺的用料、烧制工艺与现状,以记录的方式探索其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关键词:昭通黑砂...
沂蒙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空间分布特性探析
摘 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浴血奋战、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传承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载体。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基地,沂蒙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众多,在文物分布空间上,整体地理分布呈现“一高多次”的...
革命文物助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新形势下,红色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相关景区景点正在积极建设红色旅游项目。对红色旅游而言,革命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是重要的旅游...
新媒体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路径探究
摘 要: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时效性高与互动性强等特征。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了巨大便利。文章基于对我国非遗推广现状与困境的分析,探究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非遗文化推广,旨在拓宽我国非遗的传播路...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7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8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6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4期
    ¥18.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3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11期
    ¥21.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19期
    ¥12.00
  • 文物春秋

    文物春秋

    2025年03期
    ¥3.69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2期
    ¥9.9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